一种逆作施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5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逆作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设计基坑:设计地下M(M≥2,自然数)层基坑的形状大小,并在基坑四周设立围护结构(1),同时设立钢立柱(2);

B、土方明挖:从土层顶部明挖出盆腔(3),土方顶部开口与围护结构之间留有一段平整的土体(31);开挖时,采用留坡式挖掘,边坡(32)的斜度根据侧土压力确定,开挖深度为地下N层(M≥N≥2),N的实际数字根据盆腔(3)底部必要工作平面的大小以及边坡(32)的斜度综合计算确定;

C、架设地下一层中心底板:依靠钢立柱(2)作支撑,悬空架设地下一层中心底板(41),并浇筑;

D、浇筑地下一层顶层结构混凝土:依靠边坡(32)以及钢立柱(2)作为支撑,浇筑地下一层顶层(5);

E、地下一层边坡的抽条开挖:在地下一层部分的边坡(32)上分设若干相互间隔的挖土点,对边坡(32)进行抽条开挖,对挖出的立槽底部进行浇筑形成地下一层连接板(42),使其与地下一层中心底板(41)以及围护结构(1)相互连接,待混凝土固化后,挖去剩余边坡(32),对地下一层连接板(42)的间隙进行浇筑,形成完整的地下一层底板(4);

F、当M=N时,架设地下二层中心底板并浇筑,采用E步骤的方式对地下二层的边坡(32)部分抽条开挖,形成地下二层底板;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地下N层的施工;

当M>N时,地下一层至地下N层的施工同上,地下N+1层起至地下M层,逐层施工,暗挖出每一层的盆腔(6),然后对浇筑该层中心底板,最后采用抽条开挖的方式完成该层底板施工,直到地下M层全部完成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作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完成后对边坡(32)喷射混凝土或采用土钉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逆作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地下一层中心底板(41)采用叠合板架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作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F中的地下N层均采用叠合板拼接浇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逆作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围护结构(1)采用地下连续墙,双排桩或围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作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对钢立柱(2)外浇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逆作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悬空架设地下一层中心底板(41)前在钢立柱(2)上设置牛腿(7)。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作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当基坑宽度较大时,步骤B中的明挖出多个并排的盆腔(3)。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