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水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927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水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流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水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电站进水口通常用隔敦分割成多个流道,水流受水渠固体边壁、进水口体型和尺寸及水流自身动力条件的影响,通过每个流道的流量是不相等的,分流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断面流速分布不均匀。一种调整电站进出谁口流道分流比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水电站进出水口隔敦的上游区段或下游区段设置有分流器。其虽然可以起到分流均化的作用,但是对流速的调节作用贡献并不大。

有鉴于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的水电站进水口水流控制装置,其可以控制进水口的水流和流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水流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水流控制装置,包括进水口装置本体,所述进水口装置本体上方中间设置有机电房,所述机电房两侧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进水口装置本体中间设置有钢架,所述钢架下方设置有细钢丝绳,所述钢架通过细钢丝绳与挂钩固定连接,所述挂钩下方通过焊接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活动挡水板,所述活动挡水板左侧通过间隙连接有隔水敦,所述隔水敦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钢架上方伸缩连接有粗钢丝绳,所述转动轴通过粗钢丝绳与钢架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挡水板两侧安装有定位板,所述活动挡水板前方设置有固定挡块。

优选的,所述隔水敦后方下端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设置有两条,分别位于隔水敦两侧,和前方安装有固定挡块。

优选的,所述机电房内部设置有电机、水流控制器、水流量显示屏,且水流控制器与水流量显示屏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机通过导线与水流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挡水板设置有两条细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粗钢丝绳设置有四条。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水电站进水口水流控制装置通过在活动挡水板两侧安装有定位板,且活动挡水板前方设置有固定挡块,使活动挡水板在封闭时能够有更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通过在隔水敦后方下端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设置有两条,分别位于隔水敦两侧,和前方安装有固定挡块,达到隔水敦有很好的抗水压能力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的目的;通过粗钢丝绳设置有四条和活动挡水板设置有两条细钢丝绳,达到对水流控制装置提供很强的拉力支撑和结构的牢固性,该种水电站进水口水流控制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以有效控制水电站进水口水流情况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活动挡水板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装置本体、2隔水敦、3活动挡水板、4滑轨、5细钢丝绳、6钢架、7粗钢丝绳、8固定挡块、9定位板、10连接杆、11挂钩、12转动轴、13机电房、14凹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水电站进水口水流控制装置,包括进水口装置本体1,所述进水口装置本体1上方中间设置有机电房13,所述机电房13内部设置有电机、水流控制器、水流量显示屏,且水流控制器与水流量显示屏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机通过导线与水流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机电房13两侧安装有转动轴12,所述进水口装置本体1中间设置有钢架6,所述活动挡水板3设置有两条细钢丝绳5,所述钢架6下方设置有细钢丝绳5,所述钢架6通过细钢丝绳5与挂钩11固定连接,所述挂钩11下方通过焊接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活动挡水板3,所述活动挡水板3两侧安装有定位板9,所述活动挡水板3前方设置有固定挡块8,所述活动挡水板3左侧通过间隙连接有隔水敦2,所述隔水敦2后方下端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设置有两条,分别位于隔水敦2两侧,和前方安装有固定挡块8,所述隔水敦2两侧设置有滑轨4,所述钢架6上方伸缩连接有粗钢丝绳7,所述粗钢丝绳7设置有四条,所述转动轴12通过粗钢丝绳7与钢架6旋转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根据水电站进水口水流的需求,通过控制机电房13内的机械,使转动轴12顺时针旋转来达到粗钢丝绳7缩短的目的,通过粗钢丝绳7缩短实现钢架6向上提升,通过钢架6向上,达到活动挡水板3通过滑轨4完成整体提升,最后,实现对水流的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