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粘型止水带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4094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自粘型止水带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施工缝的防水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自粘型止水带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由于施工工艺的需要须留设施工缝,包括纵向水平施工缝与环向垂直施工缝。结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及工程实践,在施工缝中部设置中埋式止水带效果较好。现有的中埋式止水带主要有钢板止水带和橡胶止水带,二者在工程实施和止水效果方面差别较大。钢板止水带易于安装,但止水效果及耐久性能稍欠理想;橡胶类止水带止水效果及耐久性较好,但不易安装。本发明止水带能同时弥补上述两种止水带的缺陷,且兼具二者的优点。

现有地下工程中常用的施工缝用止水带有钢板止水带或镀锌钢板止水带。但在现实应用中存在下列问题:

钢板止水带或镀锌钢板止水带材质刚性较大,施工中便于就位和安装,但由于其和现浇混凝土之间易形成较大宽度的干缩裂缝从而导致渗漏水,止水效果不太理想。

钢板止水带在接触带有腐蚀性地下水时,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导致钢板产生锈蚀,严重的数年时间即可锈穿腐烂,失去止水效果。镀锌钢板止水带虽在表面镀锌层保护本体钢板,但由于现场试验手段有限,锌层厚度难以检测,且存在若镀锌不均匀或有漏镀点,本体钢板会加速腐蚀,反而会适得其反。

钢板止水带或镀锌钢板止水带现场搭接需满焊,焊接质量易受人为操作因素影响,且焊接易损伤镀锌钢板止水带表面镀锌层,搭接质量不稳定。

现有地下工程中常用的施工缝用止水带有橡胶止水带或钢边橡胶止水带。但在现实应用中存在下列问题:

橡胶止水带与钢边橡胶止水带为弹性体材料,柔性较大,其和现浇混凝土之间形成的干缩裂缝较小,理想状态下止水效果较为优良;然而由于柔性材料施工过程中不便安装,接头现场难以热硫化对接处理,往往形成错位、扭曲、倒伏现象,接头处理不善,从而导致渗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粘型止水带,以有效提高止水带安装施工效率和防水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自粘型止水带,包括止水带基材,止水带基材的横向两端为止水段,其特征是:所述止水段的上表面、下表面涂覆热熔压敏胶形成防水胶层,防水胶层外覆盖与之形成粘结的隔离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自粘型止水带的生产方法,以大幅度地提高防水胶层与混凝土剥离强度、持粘性,确保止水带的防水性能。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定止水带基材;将止水带基材在80~100℃的干燥箱中预热5~10分钟,将热熔压敏胶加热至160~180℃,待其完全熔融后将其涂覆在止水带基材止水段的上表面、下表面上形成防水胶层;待防水胶层表面温度降低至80℃~室温,于防水胶层外覆盖与之形成粘结的隔离层。

所述热熔压敏胶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聚异丁烯100份,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70~100份,c5石油树脂110份,钛白粉3.0份或者碳黑3.0份,抗氧剂1.0份,光稳定剂0.5份,紫外线吸收剂0.5份。

所述热熔压敏胶按如下方法制备:将热熔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分批次加入捏合机中,并将其加热融化和搅拌均匀,搅拌转速控制在100~150转/分钟;待各组分完全熔融后,继续搅拌1.5~2小时,并将温度保持在160~180℃;最后出料待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提高止水带安装施工效率和防水性能,可与现浇混凝土之间形成满粘,阻断渗水通道;减小腐蚀性地下水与止水带接触面积,提高止水带的耐久性;止水带本体为刚性较好的材料,在施工中便于安装就位,解决橡胶止水带与钢边橡胶止水带安装过程中错位、扭曲、倒伏的问题;易于现场搭接,不需焊接或现场热硫化对接,只需撕掉接头部位隔离膜,粘接即可;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采用热风机稍稍烘烤即可粘接,搭接质量可靠;所制备和采用的热熔压敏胶的与混凝土剥离强度、持粘性远大于现有热熔压敏胶,可与新浇筑混凝土结构形成牢固粘结,确保止水带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能和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自粘型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粘型止水带中止水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基材1,止水段l,防水胶层2,隔离层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的自粘型止水带,包括止水带基材1,止水带基材1的横向两端为止水段l。参照图2,所述止水段l的上表面、下表面涂覆热熔压敏胶形成防水胶层2,防水胶层2外覆盖与之形成粘结的隔离层3。安装止水带时,只需撕掉隔离层3,防水胶层2与安装部位的混凝土结构粘接即可,有效提高止水带安装施工效率。

所述止水带基材1为橡胶基材止水带、塑料基材止水带、热塑性弹性体基材止水带、刚边橡胶基材止水带、刚边塑料基材止水带或刚边热塑性弹性体基材止水带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隔离层3可采用热塑性聚合薄膜,单面或者双面涂硅,优选采用双面涂硅热塑性聚合薄膜,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且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从止水区上的热熔压敏胶表面剥开,可长时间保持使用。

本发明的自粘型止水带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选定止水带基材1;

②将止水带基材1在80~100℃的干燥箱中预热5~10分钟,将热熔压敏胶加热至160~180℃,待其完全熔融后将其涂覆在止水带基材1止水段l的上表面、下表面上形成防水胶层2;

③待防水胶层2表面温度降低至80℃~室温,于防水胶层2外覆盖与之形成粘结的隔离层3。

所述热熔压敏胶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聚异丁烯100份,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70~100份,c5石油树脂110份,钛白粉3.0份或者碳黑3.0份,抗氧剂1.0份,光稳定剂0.5份,紫外线吸收剂0.5份。

所述热熔压敏胶按如下方法制备:将热熔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分批次加入捏合机中,并将其加热融化和搅拌均匀,搅拌转速控制在100~150转/分钟;待各组分完全熔融后,继续搅拌1.5~2小时,并将温度保持在160~180℃;最后出料待用。

实施例1

热熔压敏胶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聚异丁烯100,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70,c5石油树脂110,钛白粉3.0,抗氧剂1.0,光稳定剂0.5,紫外线吸收剂0.5。

将制备原料分批次加入捏合机中,并将其加热融化和搅拌均匀,搅拌转速控制在100~150转/分钟;待各组分完全熔融后,继续搅拌1.5~2小时,并将温度保持在160~180℃;最后出料待用。

将止水带基材1在80~100℃的干燥箱中预热5~10分钟,然后将热熔压敏胶加热至160~180℃,待其完全熔融后将其涂覆在止水带基材1止水段l的上表面、下表面上形成防水胶层2,厚度为1.0mm。再待热熔压敏待防水胶层2表面温度降低至80℃,于防水胶层2外覆盖与之形成粘结的隔离层3。

用40~55牛顿的压力擀在隔离层3上擀压至隔离层3与防水胶层2贴合均匀,带产品完全冷却后进行打包存储。

实施例2

热熔压敏胶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聚异丁烯100,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80,c5石油树脂110,碳黑3.0,抗氧剂1.0,光稳定剂0.5,紫外线吸收剂0.5。

将制备原料分批次加入捏合机中,并将其加热融化和搅拌均匀,搅拌转速控制在100~150转/分钟;待各组分完全熔融后,继续搅拌1.5~2小时,并将温度保持在160~180℃;最后出料待用。

将止水带基材1在80~100℃的干燥箱中预热5~10分钟,然后将热熔压敏胶加热至160~180℃,待其完全熔融后将其涂覆在止水带基材1止水段l的上表面、下表面上形成防水胶层2,厚度为1.0mm。再待热熔压敏待防水胶层2表面温度降低至60℃,于防水胶层2外覆盖与之形成粘结的隔离层3。

用40~55牛顿的压力擀在隔离层3上擀压至隔离层3与防水胶层2贴合均匀,带产品完全冷却后进行打包存储。

实施例3

热熔压敏胶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聚异丁烯100,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80,c9石油树脂110,钛白粉3.0,抗氧剂1.0,光稳定剂0.5,紫外线吸收剂0.5。

将制备原料分批次加入捏合机中,并将其加热融化和搅拌均匀,搅拌转速控制在100~150转/分钟;待各组分完全熔融后,继续搅拌1.5~2小时,并将温度保持在160~180℃;最后出料待用。

将止水带基材1在80~100℃的干燥箱中预热5~10分钟,然后将热熔压敏胶加热至160~180℃,待其完全熔融后将其涂覆在止水带基材1止水段l的上表面、下表面上形成防水胶层2,厚度为1.0mm。再待热熔压敏待防水胶层2表面温度降低至50℃,于防水胶层2外覆盖与之形成粘结的隔离层3。

用40~55牛顿的压力擀在隔离层3上擀压至隔离层3与防水胶层2贴合均匀,带产品完全冷却后进行打包存储。

实施例4.

热熔压敏胶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聚异丁烯100,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100,c9石油树脂110,钛白粉3.0,抗氧剂1.0,光稳定剂0.5,紫外线吸收剂0.5。

将制备原料分批次加入捏合机中,并将其加热融化和搅拌均匀,搅拌转速控制在100~150转/分钟;待各组分完全熔融后,继续搅拌1.5~2小时,并将温度保持在160~180℃;最后出料待用。

将止水带基材1在80~100℃的干燥箱中预热5~10分钟,然后将热熔压敏胶加热至160~180℃,待其完全熔融后将其涂覆在止水带基材1止水段l的上表面、下表面上形成防水胶层2,厚度为1.0mm。再待热熔压敏待防水胶层2表面温度降低至70℃,于防水胶层2外覆盖与之形成粘结的隔离层3。

用40~55牛顿的压力擀在隔离层3上擀压至隔离层3与防水胶层2贴合均匀,带产品完全冷却后进行打包存储。

各实施例测试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见,本发明所制备和采用的热熔压敏胶的与混凝土剥离强度、持粘性远大于现有热熔压敏胶,可与新浇筑混凝土结构形成牢固粘结,可确保止水带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能和防水性能。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