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场地型雨水集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9531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碎石场地型雨水集水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换流站户外场地排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碎石场地型雨水集水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变电站、换流站碎石场地雨水集水井的井顶标高与碎石场地上表面一致,由于碎石铺设厚度为100mm,这就导致场地碎石内100mm厚的积水无法顺利排出,淤积在雨水井四周,久而久之雨水井四周会因为积水浸泡发生塌陷,从而导致站内排水系统瘫痪,给变电站及换流站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用、开启方便、便于检修和维护、绝缘性高、内腐蚀、碰撞不产生火花、能将积水彻底排除的碎石场地型雨水集水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碎石场地型雨水集水井包括井篦子、集水井井身、井圈,集水井井身包括砖砌墙体和涂抹在砖砌墙体内壁防水砂浆层,其特征在于:井圈和井篦子都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井圈的下部采用细石混泥土与集水井井身固定,井圈侧壁设置泄水孔。

优选的,井圈和井篦子的复合材料为树脂、玻璃纤维、重钙、聚氯乙烯及添加剂组成,且在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模压成型,分子结构致密,强度及承载力高,从而具有使井圈及井篦子使用寿命达到20年以上;采用上述复合材料制作的井篦子具有自重轻的特点,开启时省力、方便,便于检修、维护;同时具有绝缘性高,耐腐蚀性强,提高变电站或换流站运行安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碰撞也不产生火花,能够起到防范火灾的作用。

优选的,井圈总高度15cm,井圈中间5cm侧壁设计成为网眼状泄水孔结构,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碎石场地后,布置于井圈之侧壁上最低处的泄水孔低于碎石场地的灰土封闭地面。

优选的,井篦子厚度为5c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将碎石场地雨水井四周积水清除,并能避免塌陷,使用寿命长;开启省力、便于检修、维护;同时具有绝缘性高,耐腐蚀性强,提高变电站或换流站运行安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碰撞也不产生火花,能够起到防范火灾的作用;兼顾实用与美观,提高场地整地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之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之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降雨量较大时的排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降雨量较小时或没有降雨时的排水示意图。

图中:井篦子1、集水井井身2、井圈3、砖砌墙体21、防水砂浆层22、泄水孔31、碎石场地10、封闭地面20、地面积水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至图3,碎石场地型雨水集水井包括井篦子1、集水井井身2、井圈3,集水井井身2包括砖砌墙体21和涂抹在砖砌墙体内壁防水砂浆层22,其特征在于:井圈3和井篦子1都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井圈3的下部采用细石混泥土与集水井井身固定,井圈3侧壁设置泄水孔31。

上述所述的井圈3和井篦子1的复合材料为树脂、玻璃纤维、重钙、聚氯乙烯及添加剂组成,且在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模压成型,分子结构致密,强度及承载力高,从而具有使井圈及井篦子使用寿命达到20年以上;采用上述复合材料制作的井篦子1具有自重轻的特点,开启时省力、方便,便于检修、维护;同时具有绝缘性高,耐腐蚀性强,提高变电站或换流站运行安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碰撞也不产生火花,能够起到防范火灾的作用。

参阅图2至图5,井圈3总高度为15cm,井圈3中间5cm处的侧壁设置网眼状泄水孔31结构,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碎石场地10后,布置于井圈3侧壁上最低处的泄水孔31低于碎石场地10的灰土封闭地面20,参阅图4,当降雨量较大时,地面积水30通过井篦子1和井圈3四周的泄水孔31流入井内,参阅图5,当降雨量较小时或没有降雨的情况下,地面积水30通过井圈3四周的泄水孔31流入井内,从而能将碎石场地10的积水及时的清理,避免了积水长时间的渗漏于集水井井身2四周而导致碎石场地型雨水集水井塌陷。上述所述的井篦子厚度为5c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