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水口隔臭防蚊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9512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水口隔臭防蚊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及排水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进水口隔臭防蚊虫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地区合流制排水系统中,雨水与污水合流,普遍采用普通的雨水进水口,当不下雨时,排水干管中的臭气、臭味吸引蚊蝇滋生,不仅污染了空气,而且为病菌繁殖传播提供了一条途径。

目前,市场上公开号为CN20112023631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隔臭防蚊蝇雨水进水口,包括雨水进水口与排水干管,其技术要点在于:雨水进水口设有一座小检查井,雨水进水口与小检查井之间用S型连接管连接,小检查井下部安装一条雨水连接管,雨水口连接管另一端连接于排水干管。

通过设置小检查井,将雨水进水口与小检查井用S型连接管相连,使得雨水进水口与排水干管之间形成水封,有效阻止排水干管中的臭气、蚊虫散发出来,但是此种方案需要在在原来的雨水进水口和排水干道进行改造,加设小检查井和S型连接管,且S型连接管中没有水时或者因为长时间不下雨S型水管中的水散发掉部分后,无法实现液封进水口,这时候进水后和外部空气相通,恶臭依然能够散发出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水口的全天候隔臭防蚊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进水口隔臭防蚊虫装置,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用于遮挡进水口的遮板,所述遮板上连有能漂浮于水面的浮台,所述遮板与进水口滑动连接,且所述浮台能带动遮板沿进水口在竖直方向上滑动。

如此设置,在没有雨水的时候,遮板能够把进水口遮住;但下雨时,地表雨水会汇集在一起流向进水口,进水口被遮板遮住了,被阻挡在进水口外的雨水水位会升高,而浮台因为雨水水位升高受到浮力作用会推动遮板竖直向上随水位上升,但是遮板会将水面以上部分遮住,达到全天候隔臭防蚊蝇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水口两边竖直方向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凹型的导轨且导轨上的凹槽与遮板厚度相匹配,所述遮板卡在两个导轨之间沿竖直方向滑动。

如此设置,设置导轨引导遮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同时也是限制了遮板的位置,使遮板遮住进水口已达到隔臭防蚊蝇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水口两边竖直方向上设有配合遮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凹槽滑轮。

如此设置,一方面引导遮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另一方面通过滑轮将滑动摩擦改滚动摩擦,减小摩擦阻力,使遮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更加容易,达到有效隔臭防蚊蝇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遮板为PE材料,且遮板背离进水口一面设有水平向的加强筋。

如此设置,PE材料质量轻,还具有抗老化和抗腐蚀性,而加强筋能够让在同样机械强度下减轻遮板的重量,延长遮板的使用寿命,使得隔臭防蚊蝇作用更长久。

进一步设置:所述浮台位设置多个,分别位于遮板的两侧对称分布。

如此设置,浮台设置多个,防止因为意外而导致浮台未能浮起引起进水口被遮板遮住进水管堵塞,但是设置多个浮台且对称分布能够有效避免此类事故产生,使得隔臭防蚊蝇作用跟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水口下方设有积水槽,进水口、遮板和积水槽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如此设置,地表雨水汇集下来不会直接与浮台和遮板冲击,而是经积水槽缓冲后减小水势,避免水势过大直接冲击浮台和遮板使其失效,同时积水槽还能够沉积随雨水汇聚在一起的垃圾,改善垃圾堵塞雨水连接管道的情况。

进一步设置:当水位上升时,浮台向上推动遮板且遮板底部与水面接触。

如此设置,水位上升时,遮板底部与水面接触达到液封的效果,使隔臭防蚊蝇效果更佳。

进一步设置:所述浮台底面与水平面有夹角。

如此设置,经过一段时间后积水槽中会沉积许多淤泥,而浮台产生浮力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浮台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的水压不同构成了压力差,将浮台底部表面设置和水平面呈角度能够有效防止下浮台表面与淤泥完全接触而导致不受水压,浮台只受上表面水压作用会被压在积水槽淤泥之中,这样就无法推动遮板,会造成进水口被遮板堵塞,若浮台底面与水平面有夹角或者浮台底面为曲面就可以避免此类情况,提高隔臭防蚊蝇作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浮台上方设有用于阻挡落物的挡板,挡板连接在进水口两侧。

如此设置,此挡板能有效地防止碎石、硬币等密度较大的物体落在浮台上压住浮台,同时防止浮台受到落物的冲击,能有效地防护浮台,保障其正常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进水口上加设遮板,同时遮板上设有能带动遮板沿进水口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浮台。在没有雨水的时候,遮板能够把进水口遮住;但下雨时,地表雨水会汇集在一起流向进水口,进水口被遮板遮住了,被阻挡在进水口外的雨水水位会升高,而浮台因为雨水水位升高受到浮力作用会推动遮板竖直向上随水位上升,但是遮板会将水面以上部分遮住,达到全天候隔臭防蚊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位图2中B出的局部分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一进水口的正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进水口正视图;

图6位实施例二的进水口排水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遮板;21、导轨;22、凹槽滑轮;23、凸块;24、加强筋;3、浮台;31、挡板;4、积水槽;5、液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一种进水口隔臭防蚊虫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进水口隔臭防蚊虫装置,包括进水口1,进水口1上设有遮挡进水口1的遮板2,遮板2位PE材料且遮板2背离进水口一面设有水平向的加强筋24,进水口1上位于遮板2的两边竖直方向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凹型的导轨21且导轨21上的凹槽与遮板2厚度相匹配,遮板2卡在两个导轨21之间沿竖直方向滑动,遮板2上连有能漂浮于水面的浮台3,浮台3设有多个且浮台3分别位于遮板2的两边,浮台3底面与水平面有倾角或者浮台3的底面为曲面,所述遮板2与进水口1通过导轨21滑动连接,且所述浮台3能带动遮板2沿进水口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

进水口1的下方设有积水槽4且进水口1、遮板2和积水槽4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浮台3上方设有用于阻挡落物的挡板31,挡板31连接在进水口1两侧;遮板2上端位于和导轨接触部设有用于防止遮板2滑落的凸块23,凸块23也可以设置在进水口1的底部,遮板2完全遮住进水口1后会被凸块23挡住停止下滑。

实施例2:如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遮板2和进水口1具体的连接方式,其余部件和部件的位置关系相通。在实施例2中,进水口1两边竖直方向上设有配合遮板2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凹槽滑轮22,凹槽滑轮22引导遮板2在进水口1竖直方向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实施例1和实施例2仅遮板2和进水口1的滑动连接方式不同,具体使用过程相同,因此不再做相同的叙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没有雨水的时候,遮板2因为与进水口1滑动连接,遮板2会因为重力下滑将整个进水口1遮住达到隔臭防蚊蝇的作用,同时凸块23阻止遮板2从进水口1上滑落掉下;当雨水来临,水流经过积水槽4缓冲后汇聚在积水槽4中,液面5会缓缓上升,浮台3浸在水中产生浮力推动遮板2在竖直方向上沿导轨21中的凹槽滑动或者在竖直方向上与凹槽滑轮22配合滑动,且遮板2底部与液面5接触,达到隔臭防蚊蝇的作用,而挡板31能够防止垃圾、石块硬币等物被雨水冲刷下来冲击浮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