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足人工施工混凝土挤压边墙的简易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37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满足人工施工混凝土挤压边墙的简易模具,适用于机械无法就位、需有人工完成的混凝土挤压边墙施工。



背景技术:

面板堆石坝边坡混凝土挤压边墙主要采用挤压机施工,但是受某些因素影响,局部有可能出现设备无法就位、挤压边墙需由人工捣实的情况。从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出现这种情况时,往往是采用木板和木条在现场临时拼接模具,模具支撑、加固随意,使得成型后的混凝土挤压边墙密实性差、变形严重,这样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而且增加后续施工的混凝土面板工程量,加大成本投入。

针对上述不足,我们研究出了一种操作简便、又能保证质量的满足人工施工凝土挤压边墙的简易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满足人工施工混凝土挤压边墙的简易模具,简易模具提高了作业效率,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而且结构简单可靠,保证了施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满足人工施工混凝土挤压边墙的简易模具,它包括挡板,挡板的外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焊接有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的末端通过螺栓铰接有样架,所述样架通过水泥钉倾斜固定在已浇筑混凝土的坡面上,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加工有楔形尖锥部,楔形尖锥部插入到已浇筑混凝土内部。

所述挡板采用木板材料,其长度和混凝土挤压边墙高度相等。

所述支撑架采用角钢材料加工,所述水平支撑杆的长度和混凝土挤压边墙上口宽度相等。

所述样架的长度大于已浇筑混凝土的长度25cm。

所述楔形尖锥部插入到垫层料内部的深度为30cm。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在已浇筑混凝土上通过水泥钉固定样架进而提高形成倾斜的挤压边墙结构,通过将样架铰接在水平支撑杆的末端,方便样架适应不同倾斜角度的边坡结构,通过水平支撑杆能够形成水平挤压边墙结构,通过支撑架能够形成竖直挤压边墙结构,上述框架结构搭建制造过程简单,而且成本较低,操作简单,而且还有效的保证了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挡板1、支撑架2、螺钉3、水平支撑杆4、螺栓5、样架6、水泥钉7、已浇筑混凝土8、楔形尖锥部9、垫层料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满足人工施工混凝土挤压边墙的简易模具,它包括挡板1,挡板1的外侧通过螺钉3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焊接有水平支撑杆4,所述水平支撑杆4的末端通过螺栓5铰接有样架6,所述样架6通过水泥钉7倾斜固定在已浇筑混凝土8的坡面上,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加工有楔形尖锥部9,楔形尖锥部9插入到已浇筑混凝土8内部。通过上述的模具结构能够提高提施工的灵活性,增加模具安装的便捷性,而且此模具可靠性高,采用三角形结构设计保证了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最终保证了施工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1采用木板材料,其长度和混凝土挤压边墙高度相等。通过挡板1能够方便支撑架2的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2采用角钢材料加工,所述水平支撑杆4的长度和混凝土挤压边墙上口宽度相等。通过角钢材料能够提高支撑架2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样架6的长度大于已浇筑混凝土8的长度25cm。通过采用较长的长度能够保证浇筑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尖锥部9插入到垫层料10内部的深度为30cm。通过插入一定的深度能够提高其稳定性。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