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钢板桩施工的新型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板桩的施工必须使用导向装置进行导向施工,保证钢板桩施工的精度,现有技术的钢板桩施工通常使用滚轮或者其他结构组合形成一组导向组,可以固定一次导向架进行多根钢板桩的插打施工。
如专利号为“CN103103987A”的名为“一种组合钢板桩施工导向架及其组合钢板桩施工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组合钢板桩的导向装置,该装置的导向架上安装有与施工的钢板桩结构相似的一排导向锚桩固定孔,将钢板桩穿过锚桩固定孔,使用振打设备就能将钢板桩安装在设计位置。这样的结构施工方法简单,只要定位好导向架的位置,就能够方便的定位好钢板桩的位置,操作方法较为简单。但是该装置两侧设置有横梁结构,这样的结构在钢板桩封口的时候就会和两侧的钢板桩产生干涉,钢板桩合拢的时候导向架就不能使用,而实际使用时,只能依靠合拢段两侧的两块钢板桩作为导向定位点插打最后一块或是几块钢板桩,这样的插打方式不能保证插打的精度,而且施工时容易将作为导向定位点的两块钢板桩拉扯带动,破坏已经安装好的钢板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钢板桩施工的新型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钢板桩施工的新型导向装 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架;所述的导向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的上纵梁;所述的上纵梁上安装有间隔平行布置的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两根上横梁和两根上纵梁连接固定形成方形的框架结构,第一上横梁位于两根上纵梁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可拆卸的上横向支撑结构,两根上纵梁之间安装有上导向组;所述的上导向组包括多组第一上导向组和多组第二上导向组,第一上导向组位于两根上横梁之间的上纵梁上,第二上导向组位于上纵梁超出第一上横梁的梁体上,位于第一上横梁两侧的与第一上横梁相邻的一组第一上导向组和一组第二上导向组之间留有一块或是两块合拢段钢板桩的安装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上横梁包括两根短横梁,短横梁端部固定在上纵梁的外侧;所述的上横向支撑结构包括通过螺栓结构可拆卸地固定在两根上纵梁之间的上支撑梁,上支撑梁位于两根短横梁之间与短横梁形成横向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架还包括位于上纵梁下方的两根平行间隔布置的下纵梁,上、下纵梁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形成整体框架结构,两根下纵梁之间设置有对应第二上横梁的第二下横梁和对应上横向支撑结构的可拆卸的下横向支撑结构,位于下横向支撑结构和第二下横梁之间的下纵梁之间设置有对应第一上导向组的第一下导向组,在超出下横向支撑结构的下纵梁上设置有对应第二上导向组的第二下导向组,上、下导向组之间留有钢板桩竖直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的下横向支撑结构包括通过通过螺栓结构可拆卸地固定在两根下纵梁之间的下支撑梁,下支撑梁与上支撑梁处于同一竖直面内,上、下支撑梁之间通过斜撑连接为整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组由固定在两根上纵梁或两根下纵梁之间的两两相对的导向滚轮组合而成,位于同组的两个导向滚轮之间留有钢板桩侧部边缘穿过的间隙,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相邻两组导向组形成一块钢板桩的插打导向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钢板桩两侧的多根辅助桩,所述的第二上横梁超出上纵梁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在辅助桩的上端,短横梁远离上纵 梁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辅助桩上,导向架通过第二上横梁与短横梁的支撑可拆卸地固定在辅助桩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桩上端安装有可拆卸的桩帽;所述的桩帽包括位于辅助桩上端的底板和焊接在底板下端面上的一圈侧板,桩帽套接在辅助桩的上端,第二上横梁和短横梁固定在底板上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桩纵向两侧焊接有牛腿,第二上横梁和短横梁上设置有对应牛腿的扁担梁,扁担梁超出第二上横梁或是短横梁的纵向两端上安装有两根吊杆;所述的吊杆上端固定在扁担梁上,下端固定在牛腿上张紧将第二上横梁或是短横梁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侧板面向辅助桩的内侧端面上设置有多根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导向筋条。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桩为H型钢,牛腿固定在辅助桩的翼缘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通过设置可拆卸的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在钢板桩插打合拢段时,拆卸掉支撑梁就能够防止支撑梁侵占合拢段钢板桩插打空间,避免产生干涉;
2、设置可拆卸的支撑梁结构,钢板桩在合拢时,可以通过支撑梁两侧的导向组进行导向安装,区别与现有技术使用插打完成的钢板桩作为导向结构,本装置不会拉动已经插打完成的钢板桩,不会造成已经插打完成的钢板桩偏离;
3、使用导向组插打合拢段钢板桩,插打施工更加精确,误差更小,施工更加方便;
4、在钢板桩的两侧设置辅助桩和桩帽结构,能够方便的移动导向架,方便施工,不用设置大型的施工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拆卸的支撑梁结构,保证了在合拢施工时,最后的合拢段钢板桩能够通过导向组进行导向安装,提高了施工的精确性,避免了已经插打完成的钢板桩的偏离,且施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撑梁、下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桩帽与辅助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2-2视图;
其中:1—上纵梁;2—下纵梁;3—第二上横梁;4—第二下横梁;5—第一上导向组;6—第二上导向组;7—第一下导向组;8—第二下导向组;9—短横梁;10—上支撑梁;11—下支撑梁;12—斜撑;13—底板;14—侧板;15—筋条;16—牛腿;17—扁担梁;18—吊杆;19—辅助桩;20—连接梁;21—钢板桩;22—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5,一种用于钢板桩施工的新型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架,本实施例在钢板桩21的安装施工点的两侧设置有多根辅助桩19,本实施例的辅助桩19为H型钢结构,辅助桩19的上端设置有桩帽结构,桩帽可拆卸地固定在辅助桩19的上端,导向架安装在桩帽上,通过辅助桩19的支撑完成钢板桩的导向。当一个地点的钢板桩施工完成后,拆卸桩帽,将导向架移动到下一组辅助桩19上,完成下一个施工地点的施工。
本实施例的桩帽结构见图4~5,桩帽包括位于辅助桩19上端的底板13和焊接在底板13下端面上的一圈侧板14,桩帽套接在辅助桩19的上端,桩帽为下端开口的封套型结构。侧板14面向辅助桩19翼缘板的内侧端面上设置有多根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导向筋条15,导向筋条15有利于桩帽的安装,导向筋条15贴合在辅助桩19的翼缘板上,有效的防止了桩帽的晃动。侧板14面向辅助桩19腹板的内侧端面上设置有两块相对间隔布置的导向板22,两块相对布置的导向板22之间留有腹板穿过的间隙,桩帽安装时两块导向板22刚好卡 在腹板的两侧,便于桩帽的安装。
本实施例的导向架包括上下两层,上层结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的上纵梁1,上纵梁1上安装有间隔平行布置的第一上横梁和第二上横梁3,两根上横梁和两根上纵梁1连接固定形成方形的框架结构。第一上横梁包括两根短横梁9,短横梁9端部固定在上纵梁1的外侧,短横梁9之间设置有通过螺栓结构可拆卸地固定在两根上纵梁1之间的上支撑梁10,上支撑梁10位于两根短横梁9之间与短横梁9形成横向支撑结构。
两根上纵梁1之间安装有上导向组,上导向组包括多组第一上导向组5和多组第二上导向组6,第一上导向组5位于两根上横梁之间的上纵梁1上,第二上导向组6位于上纵梁1超出第一上横梁的梁体上,位于第一上横梁两侧的与第一上横梁相邻的一组第一上导向组5和一组第二上导向组6之间留有一块或是两块钢板桩的安装间隙。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安装间隙为两块钢板桩的安装间隙。实际安装时,合拢的两块钢板桩一侧通过导向组进行导向插打安装。
位于下层的导向结构包括位于上纵梁1下方的两根平行间隔布置的下纵梁2,上、下纵梁之间通过连接梁20连接形成整体框架结构,整个导向架就是方形的框架结构。两根下纵梁2之间设置有对应第二上横梁3的第二下横梁4和对应上支撑梁10的下支撑梁11,下支撑梁11通过螺栓结构可拆卸地固定在两根下纵梁2之间,下支撑梁11与上支撑梁10处于同一竖直面内,上、下支撑梁之间通过斜撑12连接为整体结构。
通过拆卸上、下支撑梁就能将阻挡合拢段钢板桩的结构去除掉,利用上支撑梁10两侧的导向组对合拢段钢板桩进行导向就能快速的进行钢板桩插打施工,完成钢板桩的合拢。
位于下层的导向结构上也设置有导向组,如图2所示,位于下横向支撑结构和第二下横梁4之间的下纵梁2之间设置有对应第一上导向组5的第一下导向组7,在超出下横向支撑结构的下纵梁2上设置有对应第二上导向组6的第二下导向组8,上、下导向组之间留有钢 板桩竖直穿过的间隙。上、下导向组间隔布置,避免了钢板桩在施工过程中横向的扰动,稳定性更好。
本实施例的导向组由固定在两根上纵梁1或两根下纵梁2之间的两两相对的导向滚轮组合而成,位于同组的两个导向滚轮之间留有钢板桩侧部边缘穿过的间隙,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相邻两组导向组形成一块钢板桩的插打导向结构。钢板桩从上至下穿过相对滚轮之间的间隙,防止钢板桩横向的扰动,两组导向组分别位于一块钢板桩的两侧,钢板桩的两侧分别通过响铃的两组导向组进行定位导向,稳定性好。
实际安装时,为了保证导向架稳定的固定在辅助桩19上,本实施例在辅助桩19纵向两侧翼缘板上焊接有牛腿16,第二上横梁3和短横梁9上设置有对应牛腿16的扁担梁17,扁担梁17超出第二上横梁3或是短横梁9的纵向两端上安装有两根吊杆18,吊杆18上端固定在扁担梁17上,下端固定在牛腿16。通过张紧吊杆18将第二上横梁3或是短横梁9固定在底板13的上端面。拆卸的时候松脱吊杆18,就能够方便的将导向架从辅助桩19上拆除掉。
使用时,在钢板桩施工点的两侧施工辅助桩19,辅助桩19分置钢板桩的两侧,导向架上的第二上横梁3、短横梁9通过扁担梁17、吊杆18和牛腿16结构固定在桩帽上,桩帽套接在辅助桩19的上端,利用导向组施工钢板桩。一个地点的钢板桩施工完成,拆卸掉桩帽结构,将导向架移动到下一个施工地点,通过扁担梁17、吊杆18和牛腿16结构将导向架固定在另一个施工地点两侧的辅助桩19上。
当施工到最后的合拢段钢板桩时,拆卸掉上支撑梁10、下支撑梁11和斜撑12结构,空出合拢段钢板桩的安装空间,利用上支撑梁10两侧的一组第一上导向组5和第二上导向组6插打施工合拢段两块钢板桩,完成整体施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 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