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沉降井盖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3106阅读:39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沉降井盖底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础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沉降井盖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道路的发展,对于路面排水窨井的外观和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随着各个路段的交通量的增大,公交车和大型工程车的反复碾压,窨井的沉降对行车安全和路面的美观造成了很大影响。目前,如何解决窨井的不均匀沉降已成为市政和相关道路施工及养护单位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防沉降井盖底座的技术方案,其结构强度大,与周围混凝土结合性能好,整体性强;使用时,用混凝土将该井盖底座与窨井周围路面结合,扩大井盖底座的受力面积,将荷载分散到路基上,减小了窨井结构承受的荷载,从而降低了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

所述的一种防沉降井盖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支撑座,所述的环形支撑座由井盖安装卡圈、圆筒形内环、外圆环及环形均布设置在内外环之间的一组加强筋连接构成,井盖安装卡圈下部配合设置圆筒形基座,外圆环上环形均布设置一组螺丝孔,各螺丝孔中配合设置螺丝棒。

所述的一种防沉降井盖底座,其特征在于井盖安装卡圈、圆筒形内环、外圆环及环形均布设置在内外环之间的一组加强筋为一体成形结构。

所述的一种防沉降井盖底座,其特征在于井盖安装卡圈与圆筒形基座焊接配合。

所述的一种防沉降井盖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由水平底板及垂直于水平底板的直角三角形板连接构成,水平底板的外端对应设置螺丝孔。

所述的一种防沉降井盖底座,其特征在于内外环之间环形均布设置6-10根加强筋。

所述的一种防沉降井盖底座,其特征在于圆筒形基座的壁体上环形均布设置一组挂杆孔,各挂杆孔内配合设置防坠挂杆,防坠挂杆伸入圆筒形基座内端部设置防坠挂钩。

所述的一种防沉降井盖底座,其特征在于圆筒形内环顶部侧壁上对称设置两个井盖安装卡槽。

上述一种防沉降井盖底座,其结构强度大,与周围混凝土结合性能好,整体性强;使用时,用混凝土将该井盖底座与窨井周围路面结合,扩大井盖底座的受力面积,将荷载分散到路基上,减小了窨井结构承受的荷载,从而降低了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1-圆筒形内环、2-外圆环、3-加强筋、301-直角三角形板、302-水平底板、4-螺丝杆、5-圆筒形基座、6-挂杆孔、7-防坠挂杆、701-防坠挂钩、8-井盖安装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该防沉降井盖底座,包括环形支撑座,所述的环形支撑座由井盖安装卡圈8、圆筒形内环1、外圆环2及环形均布设置在内外环之间的一组加强筋3浇筑式一体成形,一体式结构的强度更大。井盖安装卡圈8、圆筒形内环1、外圆环2及加强筋3相互之间也可以采用焊接配合的方式。井盖安装卡圈8用于安装井盖用。井盖安装卡圈8下部焊接设置圆筒形基座5,外圆环2上环形均布设置一组螺丝孔,各螺丝孔中配合设置螺丝棒4。 井盖安装卡圈8与圆筒形基座5焊接配合。所述的加强筋3由水平底板302及垂直于水平底板302的直角三角形板301连接构成,水平底板302的外端对应设置螺丝孔,加强筋3采用该结构,可以将荷载分散到路基上,减小了窨井结构承受的荷载。内外环之间环形均布设置6-10根加强筋3,加强筋3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所需的根数。圆筒形基座5的壁体上环形均布设置一组挂杆孔6,各挂杆孔6内配合设置防坠挂杆7,防坠挂杆7伸入圆筒形基座5内端部设置防坠挂钩701,各防坠挂钩701之间挂防坠网,施工和使用都更为安全。井圆筒形内环1顶部侧壁上对称设置两个井盖安装卡槽9。该结构通过螺丝棒4来调节本实用新型井盖底座的高度,圆筒形基座5的尺寸与窨井井圈的尺寸一致,通过混凝土的浇筑将本实用新型井盖底座的与窨井井圈结合,取代原有的钢筋混凝土制井框。

该新型实用采用以下施工方案:1)破除需提升更换的井盖及周边沥青和混凝土路面,破除厚度为20cm,破除范围一般为1.51.5(m); 2)装混凝土调节环,根据实际情况将不同高度的混凝土调节固定在窨井顶部,确保井盖安装卡圈8顶部与路面标高相平;3)放置本实用新型井盖底座,将圆筒形基座5套进混凝土调节环中;4)搅拌弹性混凝土并浇筑振捣,盖好井盖;5)湿养2小时后即可开放交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与弹性混凝土结合,使窨井与路面成为一个整体,克服窨井因各方面原因导致的不均匀沉降,且施工方便,路面修复时间快,弹性混凝土凝结时间短,短时间即可开放交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