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石圆砾土层基坑双层钢花管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997阅读:10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石圆砾土层基坑双层钢花管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砂石圆砾土层基坑双层钢花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土体的抗剪强度较低,抗拉强度几乎可以忽略,但土体具有一定的结构整体性,在基坑开挖时,可存在使边坡保持直立的临界高度,但在超过这个深度或有地面超载时将会发生突发性的整体破坏。一般护坡措施均基于支挡护坡的被动制约机制,以挡土结构承受其后的土体侧压力,防止土体整体稳定性破坏。土钉墙技术则是在土体内放置一定长度和分布密度的土钉体与土共同作用,弥补土体自身强度的不足。因此通过以增强边坡土体自身稳定性的主动制约机制为基础的复合土体。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土体的整体刚度,弥补了土体抗拉、抗剪强度低的弱点。通过相互作用、土体自身结构强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改变了边坡变形和破坏的性状,显著提高了整体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土钉墙受荷载过程中不会发生素土边坡那样的突发性塌滑,土钉墙不仅延迟塑性变形发展阶段,而且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变形和开裂破坏,不会发生整体性塌滑。

现有技术中,土钉墙施工的弊端越来越多,其不适用于不易成孔的土层,特别是砂石圆砾土层,其次,其打入土体过程中外围成孔,土钉在孔内的稳定性不高,易发生晃动,造成整体支护结构牢固度受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砂石圆砾土层基坑双层钢花管支护结构,以避免土钉墙支护施工不适用于不易成孔的土层、且打入土体过程中外围成孔、易发生晃动造成整体支护结构牢固度受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砂石圆砾土层基坑双层钢花管支护结构,包括覆盖坡面的钢筋网以及打入土层内的钢管,所述钢管露在土层外的一端通过骨架钢筋与钢筋网固定连接,且外围设喷射砼,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为双层管,包括外层钢管和内层钢管,所述外层钢管的内径与内层钢管的外径相适应;所述外层钢管为钢花管,其端部带有便于钻孔的尖头,靠近尖头一端的壁面上开有注浆孔;所述钢管打入土层内后,抽出内层钢管并向外层钢管注浆,注浆水泥充满外层钢管并从注浆孔进入外层钢管外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层钢管露在外层钢管外的一端焊接有一对在钢管打入土层后用于抽出内层钢管的L形拉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钢筋网为双层双向钢筋网。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注浆水泥的浆体材料为P.S.A 32.5水泥,水灰比为0.45~0.5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注浆孔的直径范围为6~10mm,其沿外层钢管的中轴线方向成列排布,同列相邻注浆孔之间距离为500mm,垂直外层钢管的中轴线方向呈螺旋排列。

本实用新型砂石圆砾土层基坑双层钢花管支护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1、设计科学合理,采用钢花管代替土钉,钢花管内部和外侧均充满注浆水泥,使钢花管与土层紧密连接成为一体,适用于不易成孔的土层,特别是砂石圆砾土层;

2、钢花管内部在浇水泥前设有内层不带孔钢管,避免打入土层过程中沙砾颗粒从注浆孔中进入钢花管中,无需清孔工序;施工时用气锤将双层管一起打入土体,深入土体的设计深度比锚杆浅,施工简单,效果好。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砂石圆砾土层基坑双层钢花管支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层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1-1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外层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内层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附图标记:1-外层钢管、2-内层钢管、3-注浆孔、4-注浆水泥、5-喷射砼、6-骨架钢筋、7-钢筋网、8-钢筋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砂石圆砾土层基坑双层钢花管支护结构的实施例。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砂石圆砾土层基坑双层钢花管支护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覆盖坡面的钢筋网7以及打入土层内的钢管,所述钢管露在土层外的一端通过骨架钢筋6与钢筋网7固定连接,且外围设80mm厚喷射砼5,骨架钢筋6为φ14筋,所述钢筋网7为φ8@200双层双向钢筋网,如图2,所述钢管为双层管,包括外层钢管1和内层钢管2,所述外层钢管1的内径与内层钢管2的外径相适应,外层钢管1的直径*壁厚为48mm*3.5mm,内层钢管2的直径*壁厚为45mm*3.5mm,如图3和图5,所述内层钢管2露在外层钢管1外的一端焊接有一对在钢管打入土层后用于抽出内层钢管2的L形拉手8;如图4,所述外层钢管1为钢花管,其端部带有便于钻孔的尖头,靠近尖头一端的壁面上开有注浆孔3,所述注浆孔3的直径范围为6~10mm,其沿外层钢管1的中轴线方向成列排布,同列相邻注浆孔3之间距离为500mm,垂直外层钢管1的中轴线方向呈螺旋排列。

所述内层钢管2插入钢管外层钢管1内,一直插入到其底部的尖头上方,用气锤将双层管一起打入土体,打入土层内后,抽出内层钢管2,并向外层钢管1内注浆,注浆水泥4充满外层钢管1后,继续注浆,使注浆水泥4从注浆孔3进入外层钢管1的外围孔内,包裹外层钢管1,直至从外层钢管1端部外侧溢出后结束注浆。所述注浆水泥4的浆体材料为P.S.A 32.5水泥,水灰比为0.45~0.50。双层管深入土体的设计深度比锚杆浅,成孔后将内层钢管抽出,有效避免了施工过程中沙砾颗粒从注浆孔中进入钢花管中,无需清孔工序,一次完成,节省材料,施工简单,效果好。

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发明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