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负压二次供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负压静音管中泵节能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物的越来越多,我国二次供水方式日逐普遍,由于无负压二次供水存在节能、卫生和管理维护方便等优点,因而无负压供水设备在二次供水方式中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市场上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大多数采用卧式稳流罐结构,其占地较大,不方便泵房布局和安装,而且水泵采用多级离心泵或管道泵存在水泵运行噪声扰民现象,给居民生活与工作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市场上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存在小流量供水不节能的问题,因为二次供水的生活给水系统存在用水量变化幅度大、用水不均匀的特性,而且经常会出现长时间小流量或零流量的情况,如在凌晨时段,但为了维持二次供水的管网压力恒定,往往需要继续启动工作泵保压运行,此时工作泵运行为无用功耗能,而且工作泵无用功运行时间有些将长达数小时,存在能量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少占地、无噪声和安装维护方便的无负压静音管中泵节能供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负压静音管中泵节能供水设备主要由无负压稳流补偿器、负压抑制器、管中泵组、小流量泵、气压水罐和控制柜组成,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立式不锈钢圆筒体、两端封头、底部支筒支撑结构,罐体顶部设有负压抑制器接口,且负压抑制器接口与所述负压抑制器配套装设,在无负压稳流补偿器的罐体上还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旁通口和液位控制仪表接口,所述进水口设在罐体上部和置于立式不锈钢圆筒体的一侧,在立式不锈钢圆筒体的另一侧与进水口对称设有旁通口,且进水口和旁通口的中心线相同,并在进水口与旁通口之间设有连通管连通,所述连通管横向穿过罐体,并在罐体内部的连通管设有配水孔,所述配水孔用于连通管对罐体配水,所述液位控制仪表接口设在罐体下部,液位控制仪表接口与缺水液位开关配套装设,用于检测无负压稳流补偿器内的水位,所述出水口设在罐体底部,在所述罐体内部、从负压抑制器接口处沿着立式不锈钢圆筒体的中心线平行敷设一根负压消除管到罐体底部与外界空气连通,这样装设在负压抑制器接口的负压抑制器通过负压消除管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负压消除管与所述连通管之间相垂直但互不干涉,负压消除管在罐体内部绕开连通管设置,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的进水口与自来水进水管连接,并在所述进水口处装设有进水压力检测表,在连接进水口之前的自来水进水管上装设有过滤器和倒流防止器,且过滤器设在倒流防止器之前,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的出水口与配水总管连接,再由配水总管连接配水支管,配水支管连接管中泵组配水,管中泵组出水连接出水支管,再由出水支管与出水总管连接,出水总管经过流量检测装置与用水点连接供水,在所述配水支管上装设有进水软接头,在所述出水支管上装设有出水软接头和出水止回阀,这样管中泵组通过进水软接头和出水软接头分别与配水支管和出水支管连接,一方面有利于管中泵组的安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管中泵组的隔振、降噪,所述出水止回阀用于防止水流通过出水支管回流至管中泵组形成循环或泄漏,在所述配水总管上还引出小流量低压配水管与所述小流量泵连接,而且小流量泵与密闭承压配水箱配制,小流量泵装设在密闭承压配水箱内,所述密闭承压配水箱用于对小流量泵进行全密闭的压力配水,并对小流量泵起到屏蔽、消音和降温的作用,也就是小流量泵进水先通过小流量低压配水管从配水总管引出压力水源进入密闭承压配水箱,再由小流量泵从密闭承压配水箱内取水,小流量泵出水将通过密闭承压配水箱引管与小流量供水管连接,小流量供水管再与出水总管连接,在所述小流量低压配水管上装设有低压配水止回阀,所述低压配水止回阀用于防止密闭承压配水箱内的水通过小流量低压配水管回流至配水总管,在所述小流量供水管上装设有小流量供水止回阀,所述小流量供水止回阀用于防止出水总管的水通过小流量供水管回流至密闭承压配水箱,所述小流量低压配水管在低压配水止回阀之后、密闭承压配水箱之前引出小流量高压配水管,再由小流量高压配水管与所述气压水罐连接,在所述小流量高压配水管上装设有高压配水止回阀和配水电动阀,而且高压配水止回阀装在配水电动阀之后、与小流量低压配水管靠近,所述高压配水止回阀用于防止小流量低压配水管的水流倒流至气压水罐,在所述配水电动阀与气压水罐之间的小流量高压配水管上引出小流量保压管,再由小流量保压管与所述出水总管连接,而且在所述小流量保压管上装设有切换电动阀,在所述小流量高压配水管上装设有配水切换压力检测表,且所述配水切换压力检测表装设在配水电动阀与气压水罐之间,所述配水总管在连接配水支管及小流量低压配水管之前还装设有水质处理器,所述出水总管在流量检测装置之前还装设有出水压力检测表和超压保护开关,所述出水总管还通过旁通管与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的旁通口连接,所述旁通管上装设有旁通止回阀,所述旁通止回阀用于防止出水总管的水流通过旁通管回流至无负压稳流补偿器内。
所述管中泵组包括潜水泵、管壳和管帽,所述管壳为立式不锈钢管式结构,管壳底部为固定底板起到安装固定作用,管壳顶部为管壳法兰,管壳通过管壳法兰与所述管帽连接,所述管帽底部为管帽法兰,管帽法兰与管壳法兰相互配制,而且在管帽法兰与管壳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管帽法兰与管壳法兰通过紧固件拧紧连接、并夹紧密封圈予以密封,这样,所述管壳和管帽分别通过管壳法兰和管帽法兰连接成一密闭承压区间,所述潜水泵装设在该密闭承压区间内,从而起到对潜水泵进行配水、屏蔽和消音的作用,大大减弱了潜水泵的运行噪声,所述管帽顶部连接渐扩管,所述渐扩管沿着管帽的中心线穿过管帽,并与管帽焊制为一整体结构,而且渐扩管伸入管帽内部的一端与所述潜水泵的出口进行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渐扩管伸出管帽外部的另一端为加压出口,所述加压出口与所述出水支管连接,在所述管帽上还设有电缆密封件和排气嘴,所述电缆密封件用于对潜水泵的电源线进行密封配制,以方便潜水泵通过管帽引出电源线、并对管帽密封不出现泄漏,所述排气嘴用于及时排尽管壳及管帽内部的积气,在垂直于管壳中心线的管壳下部、沿着管壳径向方向设有配水口和泄空口,所述泄空口的顶部标高低于所述配水口的底部标高,同时所述配水口的顶部标高低于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的液位控制仪表接口的中心标高,所述配水口与所述配水支管连接,此外与泄空口配套还装设有泄水丝堵。
所述进水压力检测表、负压抑制器、缺水液位开关、水质处理器、管中泵组、小流量泵、配水电动阀、切换电动阀、配水切换压力检测表、流量检测装置、出水压力检测表和超压保护开关分别敷有电缆线与所述控制柜连接,并在控制柜上连接设有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负压抑制器用于控制自来水进水管与无负压稳流补偿器的无负压直接串接供水,当自来水进水管的进水量不足、无负压稳流补偿器内的储水补充且水位开始下降时,负压抑制器将自动打开和通过负压消除管补入空气,从而消除了负压,待自来水进水量充足、且检测无负压稳流补偿器满水后,负压抑制器将自动关闭和恢复到叠压供水,即对自来水进水管压力进行补压供水,正常工作时,通过管中泵组的潜水泵进行变频恒压供水,与此同时气压水罐通过小流量保压管储备足够的调节水量,此时配水电动阀关闭、切换电动阀开启,在用水低峰期的小流量时,当通过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流量低于预设定的小流量值、且持续5s~30s预设定的时间段时,系统将判定为小流量状态,此时先将出水总管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提高0.03MPa~0.10MPa压力值,然后通过管中泵组的潜水泵稳压2s~10s预设定的时间段,以使气压水罐储备充足的调节水量,当潜水泵按照高出出水总管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0.03MPa~0.10MPa压力值进行稳压达到2s~10s预设定的时间段之后,潜水泵将自动退出运行和进入休眠状态,以上所述5s~30s、2s~10s及0.03MPa~0.10MPa需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设定为某一值,而且在潜水泵退出运行和进入小流量状态的过程中,首先由气压水罐通过小流量保压管进行小流量保压供水,以满足用水点的供水需求,随着气压水罐的调节水量减少,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降低,当通过出水压力检测表检测到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低于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小流量泵将自动启动和按照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进行变频恒压供水,此时配水电动阀开启、切换电动阀关闭,高压配水止回阀自动打开,气压水罐的可调节水将通过小流量高压配水管进入密闭承压配水箱为小流量泵配水,由于低压配水止回阀之前的小流量低压配水管的水压低于低压配水止回阀之后的小流量高压配水管的水压,低压配水止回阀将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切断了小流量泵通过小流量低压配水管从配水总管中取水,当通过配水切换压力检测表检测到气压水罐的水压下降至低于系统预设定的切换压力值时,配水电动阀将自动关闭和切断小流量高压配水管的水源,此时低压配水止回阀在水压力差的作用下将自动开启和通水,这样小流量泵将通过小流量低压配水管从配水总管中取水,由于小流量泵的配电功率小于管中泵组的潜水泵的配电功率,因此在小流量泵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将远远低于管中泵组的潜水泵运行能耗,从而达到小流量状态下的小流量泵运行的最佳节能效果,此外在当小流量泵运行时,切换电动阀将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当检测到运行小流量泵不能使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维持在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将结束小流量状态,此时系统将自动切换为管中泵组的潜水泵运行和达到变频恒压供水,小流量泵将自动退出和停止运行,切换电动阀自动开启,而且切换电动阀在小流量泵处于停止状态时将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如此反复,将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的连续供水,而且在小流量状态将达到节能高效。
所述管中泵组为1~4套并联设置,所述小流量泵配合管中泵组的潜水泵选用1~2台,而且小流量泵的选型流量优选1/4~1/3倍的潜水泵选型流量、小流量泵的选型扬程则按照潜水泵的选型扬程或低于潜水泵选型扬程5%~25%进行选型。
所述缺水液位开关用于保护管中泵组及小流量泵,当管中泵组中的潜水泵运行或小流量泵工作时,由于自来水进水管的水量不足,致使负压抑制器动作和无负压稳流补偿器内的水位下降,当通过缺水液位开关检测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内的水位下降至低于系统预设定的缺水液位以下时,系统判定缺水、并将运行中的潜水泵或小流量泵停机保护、并报警,当通过进水压力检测表检测到自来水进水管的压力恢复到系统预设定的启泵压力值以上时,管中泵组中的潜水泵将自动启动和恢复正常工作,当通过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流量低于预设定的小流量值、且持续5s~30s预设定的时间段时,系统将切换为小流量状态进行供水。
所述出水压力检测表用于检测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当检测到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低于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将提升运行中的管中泵组的潜水泵频率或者是小流量泵频率,从而提高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当检测到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高于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将降低运行中的管中泵组的潜水泵频率或者是小流量泵频率,从而降低了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如此调节,将实现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始终维持在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上,达到变频恒压供水的效果,而且节电、节能;
与此同时,当自来水进水管的进水压力充足、且高于或等于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将控制运行中的潜水泵或小流量泵停机和进入休眠状态,此时系统将通过旁通管向用水点直接供水,当在潜水泵及小流量泵处于停机休眠状态时通过出水压力检测表检测到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低于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管中泵组中的潜水泵将自动启动和恢复正常工作,当通过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流量低于预设定的小流量值、且持续5s~30s预设定的时间段时,系统将切换为小流量状态进行供水,并且在潜水泵运行或者系统处于小流量状态的过程中,由于旁通止回阀的出口压力高于进口压力,旁通止回阀将依据其出口压力高于进口压力处于关闭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出水总管的水形成倒流。
所述超压保护开关用于对出水总管起到超压保护作用,当通过超压保护开关检测到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超出系统预设定的超压保护值而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超压保护开关将动作和使运行中的潜水泵或小流量泵处于停止状态、并报警,当检测到出水总管的出水压力低于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超压保护消除,系统将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
所述水质处理器用于对过流水体进行水质杀菌、消毒和净化等功效,从而保证供水水质安全、清洁和卫生。
所述控制柜用于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配电、显示、保护与报警等功能。
所述气压水罐用于小流量节能供水,同时还能为小流量泵工作时提供压力水源,以提高气压水罐的有效供水容积,此外,气压水罐还具有稳压和消除水锤的作用,当在潜水泵启停、切换或用水点流量瞬时突变导致出水总管的压力波动或流量发生变化时,气压水罐的调节水量将起到缓冲和调节的作用,达到稳压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自来水压力节能,同时在小流量状态时将具有显著节能效果,而且占地少,噪声低,供水安全、卫生,运行智能化无人值守,尤其适于较大流量变化范围的生活二次供水系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流程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中泵组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1和附图2中,1、自来水进水管,2、过滤器,3、倒流防止器,4、进水压力检测表,5、无负压稳流补偿器,6、负压抑制器,7、缺水液位开关,8、水质处理器,9、配水支管,10、进水软接头,11、配水总管,12、管中泵组,13、出水软接头,14、出水止回阀,15、出水支管,16、小流量泵,17、密闭承压配水箱,18、小流量低压配水支管,19、低压配水止回阀,20、小流量高压配水支管,21、高压配水止回阀,22、配水电动阀,23、切换电动阀,24、配水切换压力检测表,25、气压水罐,26、小流量保压管,27、小流量供水止回阀,28、小流量供水管,29、流量检测装置,30、出水总管,31、出水压力检测表,32、超压保护开关,33、旁通止回阀,34、旁通管,35、电缆线,36、控制柜,37、触摸屏,38、用水点,51、罐体,511、进水口,512、连通管,513、配水孔,514、旁通口,515、立式不锈钢圆筒体,516、封头,517、支筒,518、负压消除管,519、出水口,5110、液位控制仪表接口,5111、负压抑制器接口,1201、固定底板,1202、配水口,1203、潜水泵,1204、管壳,1205、管壳法兰,1206、管帽法兰,1207、管帽,1208、电缆密封件,1209、加压出口,1210、渐扩管,1211、排气嘴,1212、密封圈,1213、紧固件,1214、泄空口,1215、泄水丝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无负压静音管中泵节能供水设备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负压静音管中泵节能供水设备主要由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负压抑制器6、管中泵组12、小流量泵16、气压水罐25和控制柜36组成,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包括罐体51,所述罐体51为立式不锈钢圆筒体515、两端封头516、底部支筒517支撑结构,罐体51顶部设有负压抑制器接口5111,且负压抑制器接口5111与所述负压抑制器6配套装设,在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的罐体51上还设有进水口511、出水口519、旁通口514和液位控制仪表接口5110,所述进水口511设在罐体51上部和置于立式不锈钢圆筒体515的一侧,在立式不锈钢圆筒体515的另一侧与进水口511对称设有旁通口514,且进水口511和旁通口514的中心线相同,并在进水口511与旁通口514之间设有连通管512连通,所述连通管512横向穿过罐体51,并在罐体51内部的连通管512设有配水孔513,所述配水孔513用于连通管512对罐体51配水,所述液位控制仪表接口5110设在罐体51下部,液位控制仪表接口5110与缺水液位开关7配套装设,用于检测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内的水位,所述出水口519设在罐体51底部,在所述罐体51内部、从负压抑制器接口5111处沿着立式不锈钢圆筒体515的中心线平行敷设一根负压消除管518到罐体51底部与外界空气连通,这样装设在负压抑制器接口5111的负压抑制器6通过负压消除管518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负压消除管518与所述连通管512之间相垂直但互不干涉,负压消除管518在罐体51内部绕开连通管512设置,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的进水口511与自来水进水管1连接,并在所述进水口511处装设有进水压力检测表4,在连接进水口511之前的自来水进水管1上装设有过滤器2和倒流防止器3,且过滤器2设在倒流防止器3之前,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的出水口519与配水总管11连接,再由配水总管11连接配水支管9,配水支管9连接管中泵组12配水,管中泵组12出水连接出水支管15,再由出水支管15与出水总管30连接,出水总管30经过流量检测装置29与用水点38连接供水,在所述配水支管9上装设有进水软接头10,在所述出水支管15上装设有出水软接头13和出水止回阀14,这样管中泵组12通过进水软接头10和出水软接头13分别与配水支管9和出水支管15连接,一方面有利于管中泵组12的安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管中泵组12的隔振、降噪,所述出水止回阀14用于防止水流通过出水支管15回流至管中泵组12形成循环或泄漏,在所述配水总管11上还引出小流量低压配水管18与所述小流量泵16连接,而且小流量泵16与密闭承压配水箱17配制,小流量泵16装设在密闭承压配水箱17内,所述密闭承压配水箱17用于对小流量泵16进行全密闭的压力配水,并对小流量泵16起到屏蔽、消音和降温的作用,也就是小流量泵16进水先通过小流量低压配水管18从配水总管11引出压力水源进入密闭承压配水箱17,再由小流量泵16从密闭承压配水箱17内取水,小流量泵16出水将通过密闭承压配水箱17引管与小流量供水管28连接,小流量供水管28再与出水总管30连接,在所述小流量低压配水管18上装设有低压配水止回阀19,所述低压配水止回阀19用于防止密闭承压配水箱17内的水通过小流量低压配水管18回流至配水总管11,在所述小流量供水管28上装设有小流量供水止回阀27,所述小流量供水止回阀27用于防止出水总管30的水通过小流量供水管28回流至密闭承压配水箱17,所述小流量低压配水管18在低压配水止回阀19之后、密闭承压配水箱17之前引出小流量高压配水管20,再由小流量高压配水管20与所述气压水罐25连接,在所述小流量高压配水管20上装设有高压配水止回阀21和配水电动阀22,而且高压配水止回阀21装在配水电动阀22之后、与小流量低压配水管18靠近,所述高压配水止回阀21用于防止小流量低压配水管18的水流倒流至气压水罐25,在所述配水电动阀22与气压水罐25之间的小流量高压配水管20上引出小流量保压管26,再由小流量保压管26与所述出水总管30连接,而且在所述小流量保压管26上装设有切换电动阀23,在所述小流量高压配水管20上装设有配水切换压力检测表24,且所述配水切换压力检测表24装设在配水电动阀22与气压水罐25之间,所述配水总管11在连接配水支管9及小流量低压配水管18之前还装设有水质处理器8,所述出水总管30在流量检测装置29之前还装设有出水压力检测表31和超压保护开关32,所述出水总管30还通过旁通管34与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的旁通口514连接,所述旁通管34上装设有旁通止回阀33,所述旁通止回阀33用于防止出水总管30的水流通过旁通管34回流至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内。
所述管中泵组12包括潜水泵1203、管壳1204和管帽1207,所述管壳1204为立式不锈钢管式结构,管壳1204底部为固定底板1201起到安装固定作用,管壳1204顶部为管壳法兰1205,管壳1204通过管壳法兰1205与所述管帽1207连接,所述管帽1207底部为管帽法兰1206,管帽法兰1206与管壳法兰1205相互配制,而且在管帽法兰1206与管壳法兰120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12,管帽法兰1206与管壳法兰1205通过紧固件1213拧紧连接、并夹紧密封圈1212予以密封,这样,所述管壳1204和管帽1207分别通过管壳法兰1205和管帽法兰1206连接成一密闭承压区间,所述潜水泵1203装设在该密闭承压区间内,从而起到对潜水泵1203进行配水、屏蔽和消音的作用,大大减弱了潜水泵1203的运行噪声,所述管帽1207顶部连接渐扩管1210,所述渐扩管1210沿着管帽1207的中心线穿过管帽1207,并与管帽1207焊制为一整体结构,而且渐扩管1210伸入管帽1207内部的一端与所述潜水泵1203的出口进行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渐扩管1210伸出管帽1207外部的另一端为加压出口1209,所述加压出口1209与所述出水支管15连接,在所述管帽1207上还设有电缆密封件1208和排气嘴1211,所述电缆密封件1208用于对潜水泵1203的电源线进行密封配制,以方便潜水泵1203通过管帽1207引出电源线、并对管帽1207密封不出现泄漏,所述排气嘴1211用于及时排尽管壳1204及管帽1207内部的积气,在垂直于管壳1204中心线的管壳1204下部、沿着管壳1204径向方向设有配水口1202和泄空口1214,所述泄空口1214的顶部标高低于所述配水口1202的底部标高,同时所述配水口1202的顶部标高低于所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的液位控制仪表接口5110的中心标高,所述配水口1202与所述配水支管9连接,此外与泄空口1214配套还装设有泄水丝堵1215。
所述进水压力检测表4、负压抑制器6、缺水液位开关7、水质处理器8、管中泵组12、小流量泵16、配水电动阀22、切换电动阀23、配水切换压力检测表24、流量检测装置29、出水压力检测表31和超压保护开关32分别敷有电缆线35与所述控制柜36连接,并在控制柜36上连接设有触摸屏3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负压抑制器6用于控制自来水进水管1与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的无负压直接串接供水,当自来水进水管1的进水量不足、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内的储水补充且水位开始下降时,负压抑制器6将自动打开和通过负压消除管518补入空气,从而消除了负压,待自来水进水量充足、且检测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满水后,负压抑制器6将自动关闭和恢复到叠压供水,即对自来水进水管1压力进行补压供水,正常工作时,通过管中泵组12的潜水泵1203进行变频恒压供水,与此同时气压水罐25通过小流量保压管26储备足够的调节水量,此时配水电动阀22关闭、切换电动阀23开启,在用水低峰期的小流量时,当通过流量检测装置29检测到流量低于预设定的小流量值、且持续5s~30s预设定的时间段时,系统将判定为小流量状态,此时先将出水总管30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提高0.03MPa~0.10MPa压力值,然后通过管中泵组12的潜水泵1203稳压2s~10s预设定的时间段,以使气压水罐25储备充足的调节水量,当潜水泵1203按照高出出水总管30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0.03MPa~0.10MPa压力值进行稳压达到2s~10s预设定的时间段之后,潜水泵1203将自动退出运行和进入休眠状态,以上所述5s~30s、2s~10s及0.03MPa~0.10MPa需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设定为某一值,而且在潜水泵1203退出运行和进入小流量状态的过程中,首先由气压水罐25通过小流量保压管26进行小流量保压供水,以满足用水点38的供水需求,随着气压水罐25的调节水量减少,出水总管30的出水压力降低,当通过出水压力检测表31检测到出水总管30的出水压力低于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小流量泵16将自动启动和按照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进行变频恒压供水,此时配水电动阀22开启、切换电动阀23关闭,高压配水止回阀21自动打开,气压水罐25的可调节水将通过小流量高压配水管20进入密闭承压配水箱17为小流量泵16配水,由于低压配水止回阀19之前的小流量低压配水管18的水压低于低压配水止回阀19之后的小流量高压配水管18的水压,低压配水止回阀19将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切断了小流量泵16通过小流量低压配水管18从配水总管11中取水,当通过配水切换压力检测表24检测到气压水罐25的水压下降至低于系统预设定的切换压力值时,配水电动阀22将自动关闭和切断小流量高压配水管20的水源,此时低压配水止回阀19在水压力差的作用下将自动开启和通水,这样小流量泵16将通过小流量低压配水管18从配水总管11中取水,由于小流量泵16的配电功率小于管中泵组12的潜水泵1203的配电功率,因此在小流量泵16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将远远低于管中泵组12的潜水泵1203运行能耗,从而达到小流量状态下的小流量泵16运行的最佳节能效果,此外在当小流量泵16运行时,切换电动阀23将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当检测到运行小流量泵16不能使出水总管30的出水压力维持在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将结束小流量状态,此时系统将自动切换为管中泵组12的潜水泵1203运行和达到变频恒压供水,小流量泵16将自动退出和停止运行,切换电动阀23自动开启,而且切换电动阀23在小流量泵16处于停止状态时将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如此反复,将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的连续供水,而且在小流量状态将达到节能高效。
所述管中泵组12为1~4套并联设置,所述小流量泵16配合管中泵组12的潜水泵1203选用1~2台,而且小流量泵16的选型流量优选1/4~1/3倍的潜水泵1203选型流量、小流量泵16的选型扬程则按照潜水泵1203的选型扬程或低于潜水泵1203选型扬程5%~25%进行选型。
所述缺水液位开关7用于保护管中泵组12及小流量泵16,当管中泵组12中的潜水泵1203运行或小流量泵16工作时,由于自来水进水管1的水量不足,致使负压抑制器6动作和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内的水位下降,当通过缺水液位开关7检测到无负压稳流补偿器5内的水位下降至低于系统预设定的缺水液位以下时,系统判定缺水、并将运行中的潜水泵1203或小流量泵16停机保护、并报警,当通过进水压力检测表4检测到自来水进水管1的压力恢复到系统预设定的启泵压力值以上时,管中泵组12中的潜水泵1203将自动启动和恢复正常工作,当通过流量检测装置29检测到流量低于预设定的小流量值、且持续5s~30s预设定的时间段时,系统将切换为小流量状态进行供水。
所述出水压力检测表31用于检测出水总管30的出水压力,当检测到出水总管30的出水压力低于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将提升运行中的管中泵组12的潜水泵1203频率或者是小流量泵16频率,从而提高出水总管30的出水压力,当检测到出水总管30的出水压力高于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将降低运行中的管中泵组12的潜水泵1203频率或者是小流量泵16频率,从而降低了出水总管30的出水压力,如此调节,将实现出水总管30的出水压力始终维持在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上,达到变频恒压供水的效果,而且节电、节能;
与此同时,当自来水进水管1的进水压力充足、且高于或等于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将控制运行中的潜水泵1203或小流量泵16停机和进入休眠状态,此时系统将通过旁通管34向用水点38直接供水,当在潜水泵1203及小流量泵16处于停机休眠状态时通过出水压力检测表31检测到出水总管30的出水压力低于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管中泵组12中的潜水泵1203将自动启动和恢复正常工作,当通过流量检测装置29检测到流量低于预设定的小流量值、且持续5s~30s预设定的时间段时,系统将切换为小流量状态进行供水,并且在潜水泵1203运行或者系统处于小流量状态的过程中,由于旁通止回阀33的出口压力高于进口压力,旁通止回阀33将依据其出口压力高于进口压力处于关闭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出水总管30的水形成倒流。
所述超压保护开关32用于对出水总管30起到超压保护作用,当通过超压保护开关32检测到出水总管30的出水压力超出系统预设定的超压保护值而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超压保护开关32将动作和使运行中的潜水泵1203或小流量泵16处于停止状态、并报警,当检测到出水总管30的出水压力低于系统预设定的恒压出水值时,超压保护消除,系统将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
所述水质处理器8用于对过流水体进行水质杀菌、消毒和净化等功效,从而保证供水水质安全、清洁和卫生。
所述控制柜36用于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配电、显示、保护与报警等功能。
所述气压水罐25用于小流量节能供水,同时还能为小流量泵16工作时提供压力水源,以提高气压水罐25的有效供水容积,此外,气压水罐25还具有稳压和消除水锤的作用,当在潜水泵1203启停、切换或用水点38流量瞬时突变导致出水总管30的压力波动或流量发生变化时,气压水罐25的调节水量将起到缓冲和调节的作用,达到稳压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