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的无负压供水器往往会与储水箱配合使用,储水箱起到一个中转和暂时存储的作用。市政管网供应的水本来就存在杂质,加上储水箱内部容易沉积有害于人体健康的沉积物,饮用水的卫生得不到保障。因此,解决储水箱的储水卫生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其具有清洁卫生,有效防止储水箱中水垢对水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储水箱,储水箱包括进水管一、出水管一,所述储水箱内竖直设有分水板,分水板将储水箱分为左箱体和右箱体,进水管一设置在左箱体下方,左箱体于进水管一上方设有过滤网一;分水板上设有过滤网二;所述右箱体设有过滤网三,过滤网三设于过滤网二上方,出水管一设于过滤网三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一可将进水管一中杂质拦截;分水板可使左箱体独立于右箱体,有利于水中杂质的沉降;分水板上设置过滤网二可进一步过滤,保证水质;带有杂质的水经过在右箱体的沉降和过滤网三的过滤后从右箱体上方的出水管一排出。
优选的, 所述过滤网二设于分水板中间位置,且与分水板等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左箱体内的水经第二次过滤后在右箱体内进行第二次沉降;过滤网二设成与分水板等长,实为增加了过滤面积,提高了过滤效率。
优选的,所述左箱体下方设有排渣孔一,排渣孔一紧贴左箱体底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箱体内的沉降物可从排渣孔一清理出来。
优选的,所述右箱体下方设有排渣孔二,排渣孔二紧贴右箱体底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右箱体内的沉降物可从排渣孔二清理出来。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一、过滤网二、过滤网三的网眼尺寸由大到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依次过滤掉较大杂质和较小杂质,也可防止较大杂质堵住网眼较小的过滤网。
优选的,还包括无负压供水器和控制柜,无负压供水器上设有进水管二、出水管二、无负压罐,进水管二与所述出水管一连接,无负压罐直接与市政管网连接,出水管二与用户管道连接;所述市政管网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水管一设有电动阀一,市政管网连接无负压罐处设有电动阀二;压力传感器、电动阀一、电动阀二都与控制柜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可反馈市政管网的水压大小给控制柜,如水压大,控制柜关闭电动阀一,打开电动阀二,水箱储水,由无负压供水器供水;如水压小,控制柜打开电动阀一,关闭电动阀二,水箱的水经过无负压供水器加压后供给用户。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一与进水管二之间设有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防止无负压供水器内的水向储水箱倒流。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顶部设有缓冲囊,缓冲囊与储水箱内腔相通,缓冲囊内设有活塞,活塞与缓冲囊顶部用弹簧连接,活塞可沿缓冲囊内壁做无缝的活塞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水箱内压过大时,活塞迫于压力产生对应位移,通过压缩活塞与缓冲囊顶部之间的气体和弹簧,使储水箱内压力降低;当储水箱内部压力变小时,活塞渐渐恢复到原来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储水箱内压力渐渐恢复,这样的设计使储水箱具有简单的压力调节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拦截水中杂质和防止污染物沉积,提高了供水的洁净度;
2、可实现无负压自动化供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储水箱;2、无负压供水器;31、进水管一;32、进水管二;41、出水管一;42、出水管二;5、无负压罐;6、市政管网;7、用户管道;8、分水板;91、左箱体;92、右箱体;101、过滤网一;102、过滤网二;103、过滤网三;111、排渣孔一;112、排渣孔二;12、缓冲囊;13、弹簧;14、活塞;151、电动阀一;152、电动阀二; 16、单向阀;17、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一个储水箱1、一个无负压供水器2,储水箱1上设有进水管一31和出水管一41。储水箱1中间设有一个分水板8,分水板8将储水箱1分为左箱体91和右箱体92两部分,上述进水管一31设在左箱体91最下方。无负压供水器2上还设有进水管二32和出水管二42。进水管一31与市政管网6连接,无负压供水器2上的无负压罐5直接接入市政管网6,出水管一41与进水管二32相接,出水管二42与用户管道7连接。左箱体91和右箱体92紧靠底部各设有排渣孔一111和排渣孔二112,方便排出沉降物。
如图2所示,分水板8顺着水流方向竖直地设置在储水箱1中间,左箱体91于排渣孔一111上方,紧靠排渣孔一111设有过滤网一101;分水板8中间竖直设有过滤网二102;右箱体92中高于过滤网二102的位置设有过滤网三103,高于过滤网三103的位置设有出水管一41。这样设计是让市政管网6水先在过滤网一101处过滤,并在左箱体91内沉淀后,再由过滤网二102过滤后进入右箱体92。水进入右箱体92后仍然带有小颗粒杂质,在右箱体92中再次沉淀且由过滤网三103过滤后才能从出水管一41流出,层层过滤和多次沉淀,保证了水质。出水管一41不易设置得过高,否则从储水箱1流出的水压力过低。上述过滤网一101、过滤网二102、过滤网三103的网眼尺寸依次缩小,这样的设计使过滤更彻底,也能防止大颗粒杂质堵住网眼较小的过滤网。
如图1所示,市政管网6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7,进水管一31内设有电动阀一151,市政管网6上靠近无负压罐5进水处设有电动阀二152,这些部件都受控于控制柜。当市政管网6水压过大时,压力传感器17发送信号给控制柜,控制柜便关闭电动阀一151、打开电动阀二152,效果是储水箱1开始储水,无负压供水器2为用户供水;相对地,当市政管网6水压过小时,压力传感器17便发送信号至控制柜,控制柜便打开电动阀一151、关闭电动阀二152,此时无负压罐5不再进水,储水箱1内的水经过无负压供水器2的加压后给用户供水。
储水箱1的出水管一41与无负压供水器2的进水管二32相通并设有单向阀16,防止无负压供水器2的水倒流进储水箱1。
如图3所示,储水箱1上方设有一个缓冲囊12,缓冲囊12设计成内壁光滑的长圆柱体结构,缓冲囊12腔中设有一个可沿其内壁做活塞14运动的活塞14,活塞14与缓冲囊12顶部连接有一个弹簧13,活塞14可以相对于缓冲囊12内壁无缝移动。当储水箱1内压力较大时,压力压迫活塞14向缓冲囊12顶部移动,弹簧13以及活塞14与缓冲囊12包裹的气体被压缩,一旦储水箱1内压力变小,压缩气体和弹簧13共同作用,会迫使活塞14向下移动,从而使储水箱1内压力稳定。缓冲囊12使得储水箱1可自动地进行压力调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