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下水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是现有的下水器,下水器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凸起的肋板,沿直径方向上所有肋板内接于同一个圆,该圆与水槽的排水孔尺寸一致,将下水器插入水槽的排水孔中,水流及较小的厨房垃圾便从肋板间的间隙中流入水槽的排水管中并经破碎器破碎后流入下水道,而较大的骨头等垃圾则被留置在水槽中以防止流入排水管中卡住破碎器。然而此下水器只起到了拦阻较大垃圾进入排水管中的作用,当需要在水槽中储水时,需要将原有的下水器拔起,使用堵头堵住水槽的排水口,除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外,水槽台面还易因为放置堵头或下水器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式下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下水器,包括塑料本体、嵌套在所述塑料本体上的橡胶隔水垫圈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塑料本体上的旋转盖板,所述旋转盖板位于所述橡胶隔水垫圈上方,所述旋转盖板上设有可拧动其转动的旋钮,所述旋转盖板及所述橡胶隔水垫圈上阵列有数量及尺寸一致的通孔,转动所述旋转盖板即可使得所述旋转盖板上的通孔与所述橡胶防水垫圈上的通孔相通或错位截止。
优选地,所述旋钮设有轴孔以套接在所述塑料本体上,在旋钮的上方设有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直径大于所述旋钮的轴孔,其下端延伸出一设有扣脚的轴端,所述塑料本体上加工有带环形沟槽的扣孔,所述固定件的轴端穿过所述旋钮的轴孔后套入所述塑料本体的扣孔中,其扣脚扣接在所述环形沟槽中以将所述旋钮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塑料本体上,在所述旋转盖板上设有凸起的圆环,圆环外表面延伸有若干键条状的凸起,所述旋钮的内腔体中设有对应于所述键条状凸起的凹槽以实现所述旋钮与所述旋转盖板的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旋钮为梅花旋钮。
优选地,所述塑料本体下方连接有橡胶刮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操作简单,将本旋转式下水器插入水槽排水孔后,旋转旋钮便可控制旋转盖板与橡胶隔水垫圈的通孔间的相通或错位截止状态,从而实现水及污物的排放或截止,并避免了原下水器和堵头需要另找地方放置而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
2、在旋转式下水器的下端设置了橡胶制成的刮刀,拔起下水器便可用其清洁水槽且不会刮伤水槽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下水器;
图2为旋转式下水器组成示意图;
图3为旋转式下水器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4为旋转式下水器关闭状态剖视图;
图5为旋转式下水器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6为旋转式下水器开启状态剖视图;
图7为旋转式下水器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2、图4、图6及图7所示,一种旋转式下水器,包括塑料本体1、嵌套在塑料本体1上的橡胶隔水垫圈2、可转动地设置在塑料本体1上的旋转盖板3及旋钮4、以及固定件5。其中,固定件5的直径大于旋钮4的轴孔直径,其下端延伸出一设有扣脚的轴端,固定件5的轴端穿过旋钮4的轴孔套入加工在塑料本体1上端的扣孔中,其扣脚勾住扣孔中的环形沟槽以将旋转盖板3及旋钮4固定在塑料本体1上。旋转盖板3上设有凸起的圆环,圆环表面上均布有3个键条状的凸起,对应地,旋钮4上设置有对应的凹槽,以实现旋钮4与旋转盖板3的同步转动。
橡胶隔水垫圈2及旋转盖板3上沿圆周阵列有尺寸及数量一致的通孔,相邻通孔的边缘间的最小距离大于通孔的直径,从而使得转动旋转盖板3时能实现旋转盖板3上的通孔与橡胶隔水垫圈2上的通孔相通或错位截止。
为了限制旋钮4的旋转角度,不让其任意旋转,如图1所示,塑料本体1上用于加工所述扣孔的轴端上加工有一缺口,旋钮4的轴孔中设有一键条状突起,固定件5的轴端上对应开设有一让位缺口,以实现旋钮4轴孔中的突起靠近扣孔缺口的一端时为通孔相通状态,靠近所述缺口的另一端时为通孔错位截止状态。
旋钮4的形状可以多样,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梅花旋钮。在塑料本体1的下方还卡接有橡胶刮刀,在清洁水槽时,无需其余清洁工具,可直接使用橡胶刮刀对水槽表面进行清洁却又不刮伤水槽表面。
如图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关闭状态示意图,此状态时,旋转盖板3上的通孔与橡胶隔水垫圈2上的通孔错位截止,使得水槽中的水被留滞在水槽中。如图5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开启状态示意图,此状态时,旋转盖板3上的通孔与橡胶隔水垫圈2上的通孔相通,水流及污物从通孔中流入水槽排水管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