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与回收利用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雨水往往直接排入下水管道与其他污水一起混合,不采取回收利用的措施,但雨水往往经过一定处理后都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直接排走是水资源的极大浪费,缺少一种对雨水收集净化及回收利用的装置,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与回收利用的一体化装置,为克服上述的不足,将雨水收集后,通过石英砂过滤、差压式全自动过滤、电子设备消毒等一系列处理步骤,对雨水进行净化,最后将净化后的水用于城市绿化及道路养护等,实现水资源的回收与利用,节能环保,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与回收利用的一体化装置,包括:地面、雨水管网管道、地面进水口、过滤格栅网、溢流管、雨水进水管、雨水蓄水池、过滤水泵、第一出水管、石英砂过滤罐、第二出水管、差压式全自动过滤机、电磁消毒装置、第三出水管、清水池、第四出水管、出水泵、出水口、进水井;其中:地面上设置有地面进水口,地面进水口与进水井连通,进水井一侧固定设有过滤格栅网,雨水管网管道与雨水进水管连通,溢流管、雨水进水管一端设于进水井内,溢流管、雨水进水管另一端设于雨水蓄水池内,过滤水泵固定于雨水蓄水池底部,第一出水管一端与过滤水泵连接,第一出水管另一端与石英砂过滤罐连通,第二出水管一端与石英砂过滤罐连通,第二出水管另一端与差压式全自动过滤机连通,第三出水管一端与差压式全自动过滤机一端连通,第三出水管另一端与清水池连通,第三出水管中部设有电磁消毒装置,出水泵固定于清水池底部,出水泵与第四出水管连接,第四出水管一端设有出水口。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与回收利用的一体化装置,其中:过滤格栅网的过滤直径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雨水收集后,通过石英砂过滤、差压式全自动过滤、电子设备消毒等一系列处理步骤,对雨水进行净化,最后将净化后的水用于城市绿化及道路养护等,实现水资源的回收与利用,节能环保,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地面1、雨水管网管道2、地面进水口3、过滤格栅网4、溢流管5、雨水进水管6、雨水蓄水池7、过滤水泵8、第一出水管9、石英砂过滤罐10、第二出水管11、差压式全自动过滤机12、电磁消毒装置13、第三出水管14、清水池15、第四出水管16、出水泵17、出水口18、进水井1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与回收利用的一体化装置,包括:地面1、雨水管网管道2、地面进水口3、过滤格栅网4、溢流管5、雨水进水管6、雨水蓄水池7、过滤水泵8、第一出水管9、石英砂过滤罐10、第二出水管11、差压式全自动过滤机12、电磁消毒装置13、第三出水管14、清水池15、第四出水管16、出水泵17、出水口18、进水井19;其中:地面1上设置有地面进水口3,地面进水口3与进水井19连通,进水井19一侧固定设有过滤格栅网4,雨水管网管道2与雨水进水管6连通,溢流管5、雨水进水管6一端设于进水井19内,溢流管5、雨水进水管6另一端设于雨水蓄水池7内,过滤水泵8固定于雨水蓄水池7底部,第一出水管9一端与过滤水泵8连接,第一出水管9另一端与石英砂过滤罐10连通,第二出水管11一端与石英砂过滤罐10连通,第二出水管11另一端与差压式全自动过滤机12连通,第三出水管14一端与差压式全自动过滤机12一端连通,第三出水管14另一端与清水池15连通,第三出水管14中部设有电磁消毒装置13,出水泵17固定于清水池15底部,出水泵17与第四出水管16连接,第四出水管16一端设有出水口18。
实施例2、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净化与回收利用的一体化装置,其中:过滤格栅网4的过滤直径为15mm,保证直径较大的杂志能被初步过滤。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原理:首先,装置可直接连接雨水管网管道2将其他地方经过初步处理的雨水通过雨水进水管6进入到雨水蓄水池7;雨水掉落到地面1上,通过地面进水口3进入到进水井19,过滤格栅网4对雨水进行初步的处理,当进水井19内的水位达到一定时,雨水通过溢流管5进入到雨水蓄水池7内,过滤水泵8将雨水蓄水池7水通过第一出水管9输送到石英砂过滤罐10内,石英砂过滤罐10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然后经过第二出水管11将雨水输送至差压式全自动过滤机12内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然后经过第三出水管14输送至清水池15内,第三出水管14上设有电磁消毒装置13,对水进行消毒处理,出水泵17将清水池15内的水通过第四出水管16、出水泵17输送至指定区域进行使用,节能环保,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