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38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载机。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装卸作业。在道路、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装载机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场的集料与装料等作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机械方面也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其中装载机也在广泛使用中。但是现在市场上的装载机仍然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使用不方便,不易大规模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载机,包括装载体,所述装载体的底部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部两端设有三角架,所述三角架连接有行走轮,底盘的两端安装有定位架,底盘的上表面安装有圆盘转轴,所述圆盘转轴的顶部安装有圆盘,底盘的一端上表面安装有电瓶盒,所述电瓶盒的顶部连接有驱动电动机盒,所述驱动电动机盒的上表面安装有操作盒,所述操作盒的外表面安装有定位按钮,所述定位按钮连接有紧急停止按钮,所述圆盘的上表面安装有操作室,所述操作室的一端设有玻璃板,操作室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连接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支杆通过转斗油缸与第二支杆相连,所述第一旋转轴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连接有铲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角架、行走轮和定位架的数量均为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斗油缸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杆的下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盘采用弹簧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载机,通过行走轮和三角架,来实现装载机的移动,并具有定位架,能够在装载机不使用用于定住装载机,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具有定位按钮和紧急停止按钮能够防止意外产生,避免危险,利用两个支杆、两个旋转轴和转斗油缸使得作业简单,工作性能高,也减少了很多复杂的结构,节约了成本,适合大规模长时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载体;2-底盘;3-三角架;4-行走轮;5-定位架;6-圆盘转轴;7-圆盘;8-电瓶盒;9-驱动电动机盒;10-操作盒;11-定位按钮;12-紧急停止按钮;13-操作室;14-玻璃板;15-第一支杆;16-第一旋转轴;17-转斗油缸;18-第二支杆;19-第二旋转轴;20-铲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载机,包括装载体1,所述装载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盘2,其中底盘2采用弹簧钢制成,所述底盘2的底部两端设有三角架3,所述三角架3连接有行走轮4,其中三角架3、行走轮4和定位架5的数量均为四个,底盘2的两端安装有定位架5,底盘2的上表面安装有圆盘转轴6,所述圆盘转轴6的顶部安装有圆盘7,底盘2的一端上表面安装有电瓶盒8,所述电瓶盒8的顶部连接有驱动电动机盒9,所述驱动电动机盒9的上表面安装有操作盒10,所述操作盒10的外表面安装有定位按钮11,所述定位按钮11连接有紧急停止按钮12,所述圆盘7的上表面安装有操作室13,所述操作室13的一端设有玻璃板14,操作室1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杆15,所述第一支杆15连接有第一旋转轴16,第一支杆15通过转斗油缸17与第二支杆18相连,其中转斗油缸17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杆15的下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杆18,所述第一旋转轴16连接有第二支杆18,所述第二支杆18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9,所述第二旋转轴19连接有铲斗2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装载机,在使用之前,先将电瓶盒内电瓶电充满,然后通过行走轮和驱动电动机盒,使得装载机达到需要工作的地点,开始施工,使用者进入操作室,能够利用圆盘转轴,任意改变施工的方向能够给人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利用转斗油缸来控制第二支杆的施工的角度,很有效率,使得铲斗铲需要的东西,然后拉起第二支杆,使得装载机方便移动,达到目的地之后,放下第二支杆,使得铲斗倒出转运的东西,当施工结束后,将装载机移动到停放的位置,接着按下定位按钮,使得定位支架向下移动,停住装载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