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取水口清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水电站取水口的拦污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电站拦污清污方案一直以来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其直接影响电能损失、发电效益、运行成本等;尤其是丰水期机组全开满发的时候,上游河面漂流下来的树木、树枝、树根等杂物在拦污栅前堆积而影响机组出力,此外树枝、树根经常把清污机卡死,清污机不能正常运转。
因此清除拦污栅前垃圾对减少水头损失、提高机组出力、确保机组安全、少弃水、多发电增加发电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常用的清污方式是:在电站进水口处一般设置一道拦污栅,并配置清污机,清理积聚在拦污栅前的污物,但是其存在以下缺陷:
(1)因主河道的树木、树枝、树根等渣很多,多数渣被引水渠隧道流水吸力吸到清污机护栅上(此处恰是清污机打捞死区),导致进水量明显减小,机组所带负荷减少至额定值,甚至当护栅上的杂物附着多了,负荷还达不到额定值,而如果要清渣必须关闭导叶降低机组负荷进行反冲,每次反冲排渣约需30-40分钟;
(2)树木、树枝、树根等渣经常把清污机卡死,清污机不能正常运转,必须放空库区水进行清理,降低了电厂发电效益;
(3)尤其是在丰水期时,杂物在湍急的水流作用下直接冲向进水口而撞击清污机,极易造成清污机栅叶变形而不能正常运转,不得不放空库区水进行清理及修复清污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电站取水口的拦污装置,以拦阻河道内的杂物,并防止杂物附着于拦污装置,从而可以保证清污机不被卡死,增加发电效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水电站取水口的拦污装置,其包括框架以及沿所述框架的纵向方向平行设置的多片栅叶;所述栅叶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且所述栅叶的栅面与所述框架围成的平面呈锐角设置,并且所述栅叶的栅面背向主河道的水流方向。
安装时,将上述拦污装置设置于取水口处的清污机上游的2-3m处,通过拦污装置的栅叶拦阻河道内的杂物;同时,通过使栅叶的栅面与框架围成的平面呈锐角设置,并且栅叶的栅面背向主河道的水流方向,使栅叶的导流方向与主河道的水流方向逆流,这样,即可以使河道内的水流流过拉污装置,又可以使被栅叶拦阻的杂物被主河道的水流带至下游而避免杂物附着于拦污装置上影响进水量,因此,保证了清污机不被卡死,增加了发电效益。
进一步,所述栅叶的宽度为15-20cm;相邻两片所述栅叶的间距为25-30cm;所述栅叶的栅面与所述框架围成的平面呈45°角设置。
通过将栅叶的宽度设置为15-20cm,即保证了栅叶的倒流效果,又节约了栅叶的耗材;同时,相邻两片栅叶的间距为25-30cm,并使栅叶的栅面与框架围成的平面呈45°角,这样,即可以防止河道中的树木、树枝、树根等杂物通过拦污装置,又可以保证有足够的进水量。
进一步,所述框架包括边框以及沿垂直于所述栅叶设置的若干根固定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框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栅叶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
为了提高拦污装置的整体强度,优选地,在框架的边框间还设置了若干跟固定横杆,其即可以对边框起到加强作用,而且也可以增加栅叶的固定点,因此,有利于提高拦污装置的整体强度。
其中,固定横杆的数量太少则导致拦污装置的强度达不到标准;而固定横杆的数量太多不仅会影响进水量,而且还会增加成本,因此,固定横杆的数量优选为三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水电站取水口的拦污装置,通过设置于框架上的多片栅叶拦阻河道内的杂物;同时,通过将栅叶的栅面与框架围成的平面呈锐角设置,并且其导流方向与主河道的水流方向逆流,从而即可以使河道内的水流流过拉污装置,又可以使被栅叶拦阻的杂物被主河道的水流带至下游而避免杂物附着于拦污装置上影响进水量,因此,保证了清污机不被卡死,增加了发电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拦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拦污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标记为:
边框101,栅叶102,固定横杆103,电站取水口104,清污机105,拦污装置106,主河道107,水流方向108,导流方向1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电站取水口104的拦污装置,其包括框架以及沿所述框架的纵向方向平行设置的多片栅叶102;栅叶102的侧边分别与框架相对的两边固定连接,且栅叶102的栅面与框架围成的平面呈锐角设置,并且栅叶102的栅面背向主河道107的水流方向108,使栅叶102的导流方向109与主河道107的水流方向108逆流。
其中,栅叶102的宽度为15cm;相邻两片所述栅叶102的间距为25cm。
同时,为了提高拦污装置的强度,上述框架包括边框101以及沿垂直于栅叶102设置的三根固定横杆103,横杆的两端分别与边框101固定连接,并使栅叶102与横杆103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在水电站取水口104处设置了清污机105和本实施例中的拦污装置106,且拦污装置106设置于清污机105上游的2-3m处;通过拦污装置106的栅叶102拦阻河道内的杂物;同时,通过使栅叶102的栅面与框架围成的平面呈锐角设置,并且其导流方向109与主河道107的水流方向108逆流,这样,即可以使河道内的水流流过拉污装置,又可以使被栅叶102拦阻的杂物被主河道107的水流带至下游而避免杂物附着于拦污装置上影响进水量,因此,保证了清污机105不被卡死,增加了发电效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电站取水口104的拦污装置,其包括框架以及沿所述框架的纵向方向平行设置的多片栅叶102。
框架包括边框101以及沿垂直于栅叶102设置的三根固定横杆103,横杆的两端分别与边框101焊接。
栅叶102的侧边分别与边框101相对的两边和三根固定横杆103焊接,且栅叶102的栅面与水流的进水方向呈45°角设置,并且栅叶102的导流方向109与主河道107的水流方向108逆流。其中,栅叶102的宽度为20cm;相邻两片所述栅叶102的间距为30cm。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横杆103的数量包括但不局限于三根,其还可以设置为一根、两个、四根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