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增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桩钢筋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282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结构增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桩钢筋骨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增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桩钢筋骨架。



背景技术:

这些年国内、外支护工程上出现了一种预制槽形板桩,因为具有挡土面积大、桩身抗弯性好、施工组织简易等优点,在部分工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目前这些预制槽形板桩骨架生产制得的槽形板桩结构性能上只能获得普通的抗弯弯矩、抗裂弯矩及抗剪承载力,不能满足工程对高抗弯、高抗裂及高抗剪的力学性能指标要求,性价比较低,工程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增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桩钢筋骨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槽形板桩抗弯弯矩、抗裂弯矩及抗剪承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增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桩钢筋骨架,包括多根平行设置呈正凵字形的热轧带肋钢筋,所述热轧带肋钢筋的两侧杆端部均向外弯折成倒凵字形,该些热轧带肋钢筋所形成的正凵字形凹槽内底部均布有多根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所述倒凵字形凹槽内也设置有多根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进一步的,所述正凵字形凹槽内底部均布有六根钢绞线。

进一步的,所述倒凵字形凹槽内设置有三根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分别设置在该凹槽所在的框形的三个角上。

进一步的,所述正凵字形凹槽内底部均布有八根钢绞线。

进一步的,所述倒凵字形凹槽内设置有四根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分别设置在该凹槽所在的框形的四个角上。

进一步的,所述热轧带肋钢筋的折弯处均设置有钢绞线。

进一步的,所述钢绞线与热轧带肋钢筋通过绑扎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构件的结构主筋配置上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作为预应力主筋,可有效提高槽形板桩的桩身抗裂性能与抗弯性能,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横向箍筋,可有效提高槽形板桩的桩身抗剪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热轧带肋钢筋,2-钢绞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结构增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桩钢筋骨架,包括多根平行设置呈正凵字形的热轧带肋钢筋1,所述热轧带肋钢筋的两侧杆端部均向外弯折成倒凵字形,该些热轧带肋钢筋所形成的正凵字形凹槽内底部均布有六根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2,所述倒凵字形凹槽内也设置有三根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2。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绞线分别设置在该凹槽所在的框形的三个角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轧带肋钢筋的折弯处均设置有钢绞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绞线与热轧带肋钢筋通过绑扎相连接。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结构增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桩钢筋骨架,包括多根平行设置呈正凵字形的热轧带肋钢筋1,所述热轧带肋钢筋的两侧杆端部均向外弯折成倒凵字形,该些热轧带肋钢筋所形成的正凵字形凹槽内底部均布有八根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2,所述倒凵字形凹槽内也设置有四根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2。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绞线分别设置在该凹槽所在的框形的四个角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热轧带肋钢筋的折弯处均设置有钢绞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绞线与热轧带肋钢筋通过绑扎相连接。

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是 GB/T 5224-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4-06-24 发布,2015-04-01实施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其中热轧带肋钢筋(俗称螺纹钢)是 GB1499.2-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7-08-14 发布,2008-03-01实施的热轧带肋钢筋。分为HRB335、 HRB400、HRB500 三个牌号广泛用于房屋、桥梁、道路等土建工程建设。

为了设计合理、提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其是由七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1×7。

本实用新型结构增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板桩钢筋骨架在构件的结构主筋配置上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作为预应力主筋,可有效提高槽形板桩的桩身抗裂性能与抗弯性能,热轧带肋钢筋作为横向箍筋,可有效提高槽形板桩的桩身抗剪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