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5871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挖掘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挖掘机。



背景技术:

挖掘机,又称挖掘机械,又称挖土机,是用挖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挖掘机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从近几年工程机械的发展来看,挖掘机的发展相对较快,挖掘机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

目前,随着气候的日益恶化,泥石流现象时常发生,山上的石头会随着泥沙滚落到河流中,这就需要用挖掘机将河流中的石块挖出,避免河流被石块堵塞;而挖掘机通过挖斗将石块挖出的同时,会带有大量的水,石块和水一并被送到运输车上,水从运输车上漏下,就会造成道路上具有大量的积水,给行人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挖掘机,通过在挖斗的挡板上开设第一排水孔,水流经第一排水孔导出,达到避免使道路形成大量积水而给行人造成不便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挖掘机,包括主体和挖斗,所述的挖斗包括弧形底板以及置于弧形底板两侧的挡板,所述的弧形底板一端与主体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斗齿,所述的挡板与弧形底板形成容纳腔,所述的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排水孔,所述的挡板背对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往容纳腔的开口方向与挡板滑动连接,所述的封板上开设有与第一排水孔对应的第二排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挖斗进入到河流中,将石块铲入到容纳腔中,继而提到河流上方,通过重力的作用,容纳腔中的水通过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排出,从而减少了放入运输车上的水,从而避免道路产生大量积水而造成不便的问题,挖斗在挖石块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石块嵌入到第一排水孔中,挖斗在卸料的过程中发生翻转,使挡板产生位移,从而使第二排水孔的内壁对石块产生挤压力,使石块从第一排水孔中排出,从而有效避免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发生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挡板朝向封板的一侧固定有用于T形滑轨,所述的封板置于T形滑轨上并与T形滑轨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滑轨的设置,使得封板的移动更为平滑的同时,对封板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封板与石块发生碰撞时造成封板与挡板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挡板朝向封板的一侧固定有限位座,所述的挡板的一端置于限位座中且与限位座抵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座的设置,可以避免封板随着挖斗发生翻转的过程中,使封板沿着T形滑轨移动而从T形滑轨上脱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限位座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置于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之间,所述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的第一连杆、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封板抵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板在沿着T形滑轨移动的过程中,封板与限位座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石块容易嵌入到此间隙中,使封板无法移动,而当封板发生位移时,第一连杆发生位移,使第三连杆置于此间隙中,同理,当第三连杆发生位移使,可使第一连杆置于此间隙中,即可避免封板无法移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限位座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封板抵触设置的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限位座上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的第四连杆与第五连杆均与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封板与第四连杆发生抵触,并带动第四连杆发生位移,可使第四连杆带动齿轮发生转动,使齿轮带动第五连杆发生位移,使第五连杆置于限位座与封板之间产生的间隙中,同理,当封板与第五连杆发生抵触并带动第五连杆发生位移,可使第五连杆通过齿轮带动第四连杆发生移动,使第四连杆置于间隙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限位座上螺纹连接有用于与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抵触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将第五连杆和第四连杆定位,可以避免封板发生移动,使第二排水孔和第一排水孔错位,即封板将第一排水孔封堵,使得挖斗可以对液体或粉末状的物品进行作业,提升了挖斗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挖斗在挖河流中的石块的过程中,容纳槽中水会通过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从挖斗上排出,仅有极少的水置于运输车中,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道路积水而给行人造成不便的问题,同时封板随着挖斗的翻转而发生位移,使第二排水孔的内壁对嵌入第一排水孔中的石块形成剪切力,将石块排出,有效避免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发生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方向视图;

图4为图3的C处放大图;

图5为体现实施例1中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体现实施例2中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体;2、挖斗;21、挡板;22、弧形底板;23、第一排水孔;3、容纳腔;4、封板;41、凸块;42、第二排水孔;51、T形滑轨;52、限位座;53、螺纹孔;54、螺栓;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63、第三连杆;64、第一安装槽;65、第二安装槽;66、第三安装槽;67、螺纹凹孔;71、第四连杆;72、第五连杆;73、齿条;74、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挖掘机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挖掘机,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主体1和挖斗2,主体1用以控制挖斗2的升降以及翻转,用以将石块进行挖掘和倒出。

挖斗2包括一体化连接的弧形底板22和置于弧形底板22两侧的挡板21。弧形底板22和挡板21之间形成了一个用于存放石料的容纳腔3。

在每块挡板21的外壁上开设有四个第一排水孔23,第一排水孔23用以连通容纳腔3和挡板21的外壁。挡板21的外壁上还固定有一个T形滑轨51,T形滑轨51的一端置于挡板21靠近弧形底板22的一端,另一端往靠近容纳腔3开口处延伸;四个第一排水孔23对称置于T形滑轨51的两侧。

封板4呈长方体设置,且一个表面与挡板21的表面贴合;将封板4置于T形滑轨51上,使封板4沿着T形滑轨51的长度方向移动;在封板4上开设有四个第二排水孔42,第二排水孔42的孔径略大于第一排水孔23。随着粉干沿着T形滑轨51移动,使第二排水孔42与第一排水孔23可以同轴。

封板4朝向容纳腔3开口处的一端的侧壁上一体化连接有两个凸块41。在每块挡板21朝向凸块41的一侧固定有两个限位座52,每个限位座52和一个凸块41连接。限位槽呈U形设置,用以对凸块41的位移量限位,避免封板4从T形滑轨51上脱出。随着凸块41沿着限位座52移动,当凸块41与限位座52发生抵触时,会形成一个间隙。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限位座52中开设有第一安装槽64、第二安装槽65和第三安装槽66,在限位座52上还连接有第一连杆61、第二连杆62以及第三连杆63,将第一连杆61穿设于第一安装槽64中,第二连杆62穿设于第二安装槽65中,第三连杆63穿设于第三安装槽66中;第一连杆61、第二连杆62以及第三连杆63均呈长条状,且两端均设置有引导斜面。

第二连杆6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61和第三连杆63的一端贴合。第一连杆61和第三连杆63远离第二连杆62的一端的引导斜面与凸块41保持抵触。当滑块沿着T形滑轨51往靠近第三连杆63的方向移动,直至滑块与限位座52抵触,此时第一排水孔23和第二排水孔42同轴设置;当滑块沿着T形滑轨51往靠近第一连杆61的方向移动,直至滑块与限位座52抵触,此时第一排水孔23和第二排水孔42轴向错位设置。

在每个限位座52上还开设有两个螺纹孔53,螺纹孔53连通限位座52的外壁和间隙,在第一连杆61和第三连杆63朝向凸块41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螺纹凹孔67,螺纹凹孔67和螺纹孔53的孔径相等,在螺纹孔53中穿设有螺栓54。

使用时,将螺栓54置于螺纹孔53中,而不与螺纹凹孔67连接;主体1将挖斗2置于河流中,并将河流中的石块铲入到容纳腔3中,将容纳腔3的开口朝向上,对石块支撑,继而将挖斗2提出水面,此时,通过重力的作用,封板4沿着T形滑轨51移动并使凸块41与限位座52抵触,并带动第三连杆63沿着第三安装槽66滑动,使第三连杆63推动第二连杆62移动,第二连杆62推动第一连杆61移动,第一连杆61置于间隙中,将存在于间隙中的石块排除,同时,第二排水孔42往后靠近第一排水孔23的方向移动,并使第二排水孔42的内壁与嵌入第一排水孔23的石块抵触,并将石块从第一排水孔23中排除,直至第二排水孔42和第一排水孔23同轴,将容纳腔3中的水通过第一排水孔23和第二排水孔42排出;最后使主体1将铲斗上的石块倒入到运输车中,就不会有大量的水随着石块倒到运输车上,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道路积水而给行人造成不便的问题。

当不需要将容纳腔3中的水排出时,通过将螺栓54穿过螺纹孔53并与螺纹凹孔67连接,即可使第三连杆63定位,从而使封板4无法移动;同理,当螺栓54于第一连杆61上的螺纹凹孔67连接,即可使第一排水孔23和第二排水孔42保持同轴。

实施例2:一种挖掘机,如图2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免去了第一连杆61、第二连杆62和第三连杆63(见图5)的设置。

在限位座52上转动连接一个齿轮74,齿轮74置于第一安装槽64和第三安装槽66之间。将第四连杆71穿设于第一安装槽64中,第五连杆72穿设于第三安装槽66中,第四连杆71和第五连杆72上均一体化连接有齿条73,将两个齿条73均与齿轮74啮合。

使用时,如实施例1所述,将挖斗2提到水面上之后,通过重力的作用,使封板4通过凸块41与限位座52抵触,并带动第五连杆72沿着第三安装槽66移动,使第五连杆72通过齿条73驱动齿轮74转动,齿轮74通过安装在第四连杆71上的齿条73推动第四连杆71置于间隙中,将嵌于间隙中的石块排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