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5744阅读:1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基预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



背景技术:

为满足工程场地形成的沉降要求,并缩短工期,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地基进行预压。现有技术中,预压地基一般采用联合预压方法,传统的联合预压方法一般为真空联合土方堆载预压,具有加速固结、不控制填土速率等优点。但实际施工过程中土方堆载工序复杂,后期荷载不易调整、运输及施工成本偏高,整体应用成本高,且往往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在真空联合土方堆载预压施工过程中土方堆载工序复杂,后期荷载不易调整、运输及施工成本偏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用于预压地基,包括待预压地基、铺设于待预压地基表面的砂垫层、铺设于砂垫层上的密封膜、以及垂直埋设于待预压地基内的若干排水板,所述密封膜的边缘埋设在待预压地基内,还包括设置在待预压地基周围的覆水围堰,设置于覆水围堰包围圈内的抽真空装置和抽水装置,抽真空装置的抽真空管管口穿过密封膜埋设于砂垫层中,抽真空装置的排管管口设置于覆水围堰包围圈内,抽水装置的抽水管管口设置于覆水围堰包围圈内,抽水装置的排管管口设置于覆水围堰包围圈外。

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中,所述密封膜的上部铺设土工布,土工布的边缘埋设在待预压地基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中,所述覆水围堰的高度为0.5m-1.5m,所述覆水围堰的顶部宽度为0.5m-1m。

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中,所述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还包括安装在覆水围堰包围圈内用于测量覆水围堰中水位高度的水位计、以及用于测量待预压地基沉降程度的测沉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中,所述测沉降装置为安装于待预压地基内的分层沉降计。

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中,所述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抽真空装置和抽水装置还分别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水位计以及测沉降装置还分别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数据远传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中,所述抽真空装置和抽水装置的控制装置分别通过线缆或无线信号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水位计以及测沉降装置的数据远传装置分别通过线缆或无线信号与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中,所述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还包括GSM装置,GSM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由于在现有技术的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覆水围堰,并且增加了抽水装置,因此,通过抽真空装置从待预压地基内抽出的水可以储存在覆水围堰的包围圈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即起到了现有技术中土方堆载加速待预压地基内固结的作用,也起到了密封和保护密封膜的作用;并且在需要调整待预压地基的荷载时,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抽水装置将水抽走,起到了调整待预压地基的荷载的作用,从而解决了“真空联合土方堆载预压施工过程中土方堆载工序复杂,后期荷载不易调整、运输及施工成本偏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在为抽真空装置以及抽水装置增加了控制装置后,结合控制系统,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自动抽排水控制,实现联合预压过程中自动分级加载卸载,从而更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fa,,用于预压地基,包括待预压地基1、铺设于待预压地基1表面的砂垫层2(砂垫层2的厚度一般为70cm左右)、铺设于砂垫层2上的密封膜3、以及垂直埋设于待预压地基1内的若干排水板4(相邻排水板的间距为1m-1.5m),所述密封膜3的边缘埋设在待预压地基1内,还包括设置在待预压地基1周围的覆水围堰5,设置于覆水围堰5包围圈内的抽真空装置6和抽水装置7(抽真空装置6和抽水装置7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抽真空装置6的抽真空管61管口穿过密封膜3埋设于砂垫层2中,抽真空装置6的排管62管口设置于覆水围堰5包围圈内,抽水装置7的抽水管71管口设置于覆水围堰5包围圈内,抽水装置7的排管72管口设置于覆水围堰5包围圈外。采用本实施例的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由于在现有技术的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覆水围堰5,并且增加了抽水装置7,因此,通过抽真空装置6从待预压地基1内抽出的水可以储存在覆水围堰5的包围圈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即起到了现有技术中土方堆载加速待预压地基1内固结的作用,也起到了密封和保护密封膜3的作用;并且在需要调整待预压地基1的荷载时,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抽水装置7将水抽走,起到了调整待预压地基1的荷载的作用,从而解决了“真空联合土方堆载预压施工过程中土方堆载工序复杂,后期荷载不易调整、运输及施工成本偏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保护密封膜3不被破坏,所述密封膜3的上部铺设土工布8,土工布8的边缘埋设在待预压地基1内。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使覆水围堰5能够承载足够多的水以及便于覆水围堰5上工作人员的通行,所述覆水围堰5的高度为0.5m-1.5m,所述覆水围堰5的顶部宽度为0.5m-1m。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观察以及实时掌握预压进度,所述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还包括安装在覆水围堰5包围圈内用于测量覆水围堰5中水位高度的水位计9、以及用于测量待预压地基1沉降程度的测沉降装置10。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更精确的测量待预压地基1的沉降情况,所述的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中,所述测沉降装置10为安装于待预压地基1内的分层沉降计。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使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更加智能,使用更加方便,所述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抽真空装置6和抽水装置7还分别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控制装置63(73),所述水位计9以及测沉降装置10还分别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数据远传装置91(101)。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方便控制信号以及测量信号的传输,所述的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中,所述抽真空装置6和抽水装置7的控制装置63(73)分别通过线缆或无线信号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水位计9以及测沉降装置10的数据远传装置91(101)分别通过线缆或无线信号与控制系统连接。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实时掌握预压施工的进度,所述的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中,所述真空联合覆水加载预压系统还包括GSM装置12,GSM装置12与控制系统11连接。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能实时的发送给相关的工作人员。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