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773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煤矿采空区输电线路设计和保护领域,涉及输电铁塔沉降调节装置,特别是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煤矿地下采动的影响,采空区上覆岩层会发生错动、变形和断裂,从而形成垮落带和断裂带。地表在这种扰动的作用下会发生沉陷。而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会造成区域内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不均匀下沉,会导致杆塔的倾斜、位移和变形,进而会引起杆塔内部应力发生变化,这严重威胁了线路安全。现有技术中对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所产生的倾斜没有应急处理设备,不能及时对输电铁塔的倾斜状况进行纠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该装置能有助于在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后对倾斜的铁塔塔脚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对倾斜的铁塔进行纠偏调整,能提高因沉降而发生倾斜的铁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竖向设置的筒体和齿柱,所述筒体里侧至少在上部和下部各固定设置有一个水平的端板,筒体的下端固定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基础的上部,筒体的下端开设有贯通前后方向的垫板孔,所述齿柱的上端与铁塔塔脚节点板的下端固定连接,齿柱的下部通过设置在上下两块端板中部的孔洞可纵向滑动地插装于筒体的内部,齿柱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纵向上连续延伸的齿条;在筒体里侧至少有一对大齿轮对称地设置在齿柱的两侧,筒体里侧还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大齿轮相啮合的两个小齿轮,所述大齿轮、小齿轮分别通过其中心的大齿轮轴、小齿轮轴可转动地连接在筒体上,两个大齿轮分别与齿柱两侧的齿条啮合,所述小齿轮轴的前后两端中至少有一端延伸到筒体的前后方向的外侧且与手柄或驱动轮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筒体上端与混凝土基础固定连接,滑动设置在筒体中的齿柱上端与铁塔塔脚节点板固定连接,而齿柱上的齿条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由小齿轮驱动。这样,当铁塔的某一个塔脚发生沉降时,通过转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转动,进而大齿轮会带动齿柱在纵向上向上移动,从而齿柱的下端向上运动,当齿柱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垫板孔能够容纳下设定高度的钢垫板时,将钢垫板置入垫板孔中并填充在混凝土基础与齿柱下端之间,从而达到调节齿柱高度的目的,这样既能通过在齿柱下端填充钢垫板的方式使铁塔塔脚节点板的位置升高,进而达到纠偏的功能。当然,使用时,需要在每个铁塔塔脚的节点板与混凝土基础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该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塔脚实现沉降调节,且经过该装置调节后的铁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为了方便齿柱与节点板之间的连接,同时,也为了能保证良好的承重能力,所述齿柱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上端的塔脚板与所述节点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了保证连接强度,所述筒体的下端通过承载板与混凝土基础上部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为了制作方便,同时,也为了方便装配,所述筒体由前后相对设置的前立板和后立板以及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前立板和后立板的下端均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垫板孔前后贯通地开设在前立板和后立板的下部。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多个用于填充在所述垫板孔中的钢垫板。

进一步,为了方便操作,所述小齿轮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到筒体的前后方向的外侧且均与手柄或驱动轮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大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小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立板,2、后立板,3、左侧板,4、端板,5、齿柱,6、大齿轮,7、小齿轮,8、大齿轮轴,9、小齿轮轴,10、手柄或驱动轮,11、垫板孔,12、钢垫板,13、塔脚板,14、节点板,15、钢筋混凝土基础,16、右侧板,17、筒体,18、齿条,19、承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铁塔不均匀沉降纠偏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钢筋混凝土基础15、竖向设置的筒体17和齿柱5,所述筒体17里侧至少在上部和下部各固定设置有一个水平的端板4,筒体17的下端固定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5的上部,筒体17的下端开设有贯通前后方向的垫板孔11,所述齿柱5的上端与铁塔塔脚节点板13的下端固定连接,齿柱5的下部通过设置在上下两块端板4中部的孔洞可纵向滑动地插装于筒体17的内部,齿柱5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纵向上连续延伸的齿条18;在筒体17里侧至少有一对大齿轮6对称地设置在齿柱5的两侧,筒体17里侧还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大齿轮6相啮合的两个小齿轮7,所述大齿轮6、小齿轮7分别通过其中心的大齿轮轴8、小齿轮轴9可转动地连接在筒体17上,两个大齿轮6分别与齿柱5两侧的齿条18啮合,所述小齿轮轴9的前后两端中至少有一端延伸到筒体17的前后方向的外侧且与手柄或驱动轮10固定连接。筒体17上端与混凝土基础1固定连接,滑动设置在筒体17中的齿柱5上端与铁塔塔脚节点板14固定连接,而齿柱5上的齿条18与大齿轮6啮合,大齿轮6由小齿轮7驱动。这样,当铁塔的某一个塔脚发生沉降时,通过转动小齿轮7驱动大齿轮6转动,进而大齿轮6会带动齿柱5在纵向上向上移动,从而齿柱5的下端向上运动,当齿柱5与混凝土基础1之间的垫板孔11能够容纳下设定高度的钢垫板12时,将钢垫板12置入垫板孔11中并填充在混凝土基础1与齿柱5下端之间,从而达到调节齿柱5高度的目的,这样既能通过在齿柱5下端填充钢垫板12的方式使铁塔塔脚节点板14的位置升高,进而达到纠偏的功能。当然,使用时,需要在每个铁塔塔脚的节点板14与混凝土基础1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该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塔脚实现沉降调节,且经过该装置调节后的铁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齿柱5与节点板14之间的连接,同时,也为了能保证良好的承重能力,所述齿柱5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上端的塔脚板13与所述节点板14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保证连接强度,所述筒体17的下端通过承载板19与混凝土基础15上部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筒体17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制作方便,同时,也为了方便装配,所述筒体17由前后相对设置的前立板1和后立板2以及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板3和右侧板16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前立板1和后立板2的下端均与承载板19固定连接,所述垫板孔11前后贯通地开设在前立板1和后立板2的下部。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多个用于填充在所述垫板孔11中的钢垫板12。

为了方便操作,所述小齿轮轴9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到筒体17的前后方向的外侧且均与手柄或驱动轮10固定连接。

使用时,需将装置上部(齿柱5的上端)与输电铁塔塔脚固接,将装置下部(筒体17下端)与混凝土基础1固接。铁塔的每个塔脚下均需要设置该装置。当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时,整个装置会随同发生沉降。此时,通过转动手柄或驱动轮10,使小齿轮7发生转动,继而小齿轮7带动大齿轮6转动,大齿轮6带动齿柱5向上运动,其中手柄或驱动轮10可以通过机械设备带动进行旋转以节省人力,还可以使手柄或驱动轮10上通过皮带与步进电机进行连接,以便捷实现手柄或驱动轮10的驱动;于此同时,在垫板孔11添加钢垫板12,以保证在不转动手柄或驱动轮10后齿柱5不发生向下的运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齿柱5上端的高度升高,进而能使下沉的塔脚高度抬高,最终达到纠偏的目的,该装置能对塔脚实现沉降调节,能保证调节后的铁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