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道预压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370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道预压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道预压施工工艺。

(二)

背景技术:

马场内通道结构顶部为赛马跑道,为防止通道沉降对赛马跑道造成的开裂等其它不利影响。路道施工前对通道结构进行堆载预压,以确保通道结构的整体稳定。

由于全用堆截预压可能对通道顶板结构产生有害裂缝影响,需将通道顶部覆土的重量传递至底板及基础土层,原设计方案为在通道上方顶板覆土、在通道内部使用钢支撑,由于通道整体工程量大,施工复杂,工期长;且于通道结构内施工钢支撑施工难度大,钢支撑与顶板结构难以顶实,通道混凝土结构板与钢支撑的刚性节点易产生结构变形与局部破坏;人力物力耗费大。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通道预压施工工艺,采用通道里侧蓄水的方式,可以替代或减少顶部覆土厚度,完全取代钢支撑,施工工期大大加快,达到节材的绿色施工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通道预压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通道建造

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一通道,所述通道包括设置在通道顶部的顶板、通道侧壁以及设置在通道底部的底板;

(2)蓄水墙施工

在通道两侧开口处施工蓄水墙,具体是采用混凝土墙封堵通道两侧开口,所述混凝土墙与通道两侧开口处原结构间植构造柱筋并现浇混凝土形成蓄水墙;所述蓄水墙高度高于蓄水标高的距离不小于300mm;蓄水标高为通道净高度的1/2-2/3;

(3)防水施工

在通道两侧开口与其各侧的蓄水墙间的结构缝位置施工防水封堵;

(4)蓄水

向蓄水墙之间的通道内蓄水,期间观测通道两侧开口的蓄水墙是否有渗漏,逐渐蓄水至蓄水标高;

(5)沉降观测

通过标记在通道结构上的沉降观测点,每周测定沉降点标高,一个月累计沉降量不超过5mm,表示通道结构沉降稳定,完成沉降观测;

(6)蓄水墙拆除

将通道内的蓄水抽出,然后拆除通道两侧开口处蓄水墙,完成预压工艺施工。

步骤(4)采用蓄水、顶板覆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土方及水的密度进行换算,通道顶板上方覆土每减少1米土的工程量,相当于通道内的蓄水高度需增加1.9米。

步骤(2)-(3)采用在通道下方底板处放置蓄水箱的方式进行蓄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通道预压施工工艺替代现有通道上方预压时需在通道顶板下方设置钢支撑的复杂施工方法,采用在通道空间内蓄水预压的工艺,施工操作简单、缩短了工期,减少了工程量及材料用量,绿色环保;通道空间内的蓄水排出后可直接用于草木养护或工程用水,方便节约。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通道长度方向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道,2顶板,3通道侧壁,4底板,5蓄水墙。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该通道预压施工工艺,采用如下操作步骤:

(1)通道建造

采用箱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一通道1,所述通道1包括设置在通道顶部的顶板2、通道侧壁3以及设置在通道底部的底板4;其中,通道侧壁、顶板及底板的厚度为600-800mm;通道结构如附图1-2所示;

(2)蓄水墙施工

在通道两侧开口处施工蓄水墙,具体是采用混凝土墙封堵通道两侧开口,所述混凝土墙与通道两侧开口处原结构间植构造柱筋并现浇混凝土形成蓄水墙,构造柱筋竖向φ16@150,水平向φ14@150,植入深度15d;所述蓄水墙高度高于蓄水标高的距离不小于300mm;蓄水标高为通道净高度的1/2-2/3,该蓄水标高取值范围,更加经济合理;

蓄水墙厚度可根据蓄水高度的侧向水压力计算获得;

(3)防水施工

在通道两侧开口与其各侧的蓄水墙间的结构缝位置施工防水封堵;具体操作为:

a、通道底板防水

通道底板所有与原有通道墙面以及新建蓄水墙墙面交接处施工圆角,基层清理干净后施工防水涂料;

b、通道侧墙壁防水

通道侧墙壁施工防水涂料;

c、新增混凝土结构防水

蓄水墙墙体迎水面底部及四周所有阴角处施工圆角,阴角位湿贴等墙高1m宽的防水卷材;蓄水墙墙体迎水面施工防水卷材,卷材超出混凝土填充边线500mm;

d、通道伸缩缝防水

通道伸缩缝两侧湿贴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于伸缩缝位置重叠400mm,并返至顶板、底板面1000mm;蓄水墙面与通道底板交接处纵向铺贴3m长卷材增强;

(4)蓄水

向蓄水墙之间的通道内蓄水,期间观测通道两侧开口的蓄水墙是否有渗漏,逐渐蓄水至蓄水标高;可安装水位控制阀实现自动补水;

(5)沉降观测

通过标记在通道结构上的沉降观测点,使用水准仪每周测定沉降标高,直至一个月内累计的沉降量少于5mm,即表示通道结构沉降稳定,完成沉降观测。沉降量的停止依据可以依不同项目的设计说明为准。

(6)蓄水墙拆除

将通道内的蓄水抽出,然后拆除通道两侧开口处蓄水墙,完成预压工艺施工;通道空间内的蓄水排出后可用于草木养护或工程用水。

实施例2

该通道预压施工工艺,采用如下操作步骤:

(1)通道建造

采用箱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一通道1,所述通道1包括设置在通道顶部的顶板2、通道侧壁3以及设置在通道底部的底板4;其中,通道侧壁、顶板及底板的厚度为600-800mm;通道结构如附图1-2所示;

(2)蓄水墙施工

在通道两侧开口处施工蓄水墙,具体是采用混凝土墙封堵通道两侧开口,所述混凝土墙与通道两侧开口处原结构间植构造柱筋并现浇混凝土形成蓄水墙,构造柱筋竖向φ16@150,水平向φ14@150,植入深度15d;所述蓄水墙高度高于蓄水标高的距离为500mm;蓄水标高为通道净高度的1/2-2/3;该蓄水标高取值范围,更加经济合理;

(3)防水施工

在通道两侧开口与其各侧的蓄水墙间的结构缝位置施工防水封堵;具体操作为:

a、通道底板防水

通道底板所有与原有通道墙面以及新建蓄水墙墙面交接处施工圆角,基层清理干净后施工防水涂料;

b、通道侧墙壁防水

通道侧墙壁施工防水涂料;

c、新增混凝土结构防水

蓄水墙墙体迎水面底部及四周所有阴角处施工圆角,阴角位湿贴等墙高1m宽的防水卷材;蓄水墙墙体迎水面施工防水卷材,卷材超出混凝土填充边线500mm;

d、通道伸缩缝防水

通道伸缩缝两侧湿贴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于伸缩缝位置重叠400mm,并返至顶板、底板面1000mm;蓄水墙面与通道底板交接处纵向铺贴3m长卷材增强;

(4)蓄水并顶板覆土

向蓄水墙之间的通道内蓄水,期间观测通道两侧开口的蓄水墙是否有渗漏,并逐渐蓄水;按蓄水高度距离蓄水标高每减少1.9米,在顶板覆土1米的标准进行堆载覆土;通过减少蓄水量,转换成顶板堆载覆土,一方面避免了蓄水量大造成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能够节约成本和资源;

顶部覆土的荷载不可超过结构板正常使用荷载;

(5)沉降观测

通过标记在通道结构上的沉降观测点,使用水准仪每周测定沉降标高,直至一个月内的沉降量累计少于5mm,即表示通道结构沉降稳定,完成沉降观测。沉降量的停止依据可以依不同项目的设计说明为准。

(6)蓄水墙拆除、覆土卸载

将通道内的蓄水抽出,然后拆除通道两侧开口处蓄水墙,清除顶板上的覆土,完成预压工艺施工;通道空间内的蓄水排出后可直接用于草木养护或工程用水。

实施例3

若工程量规模不大,可选择不施工蓄水墙,直接在通道下方的底板上放置水箱,然后在水箱内蓄水的方式进行预压,一方面无需施工蓄水墙和防水施工,另一方面操作简便、周期更短。具体施工工艺为:

(1)通道建造

采用箱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一通道1,所述通道1包括设置在通道顶部的顶板2、通道侧壁3以及设置在通道底部的底板4;其中,通道侧壁、顶板及底板的厚度为600-800mm;通道结构如附图1-2所示;

(2)水箱储水堆载

在通道底板处放置水箱,水箱内蓄水高度为通道高度的1/2-2/3;水箱沿通道侧壁设置;

(3)沉降观测

通过标记在通道结构上的沉降观测点,每周测定沉降点标高,一个月累计沉降量不超过5mm,表示通道结构沉降稳定,完成沉降观测;

(4)水箱移除

将水箱内水用于草木养护或工程用水,完成预压工艺施工。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