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压式预应力锚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6806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压式预应力锚索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拉压式预应力锚索。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索是一种可承受拉力、并将拉力传递到稳定的岩层或土体的锚固体系,它广泛应用于岩土加固工程的各个领域,比如边坡稳定工程、地下洞室工程、结构抗浮工程、深基坑工程以及高压输水管道工程等。

预应力锚索包括锚索束体、外锚头和锚固孔,锚索束体一般由拉索按一定方式编制而成,其内端与锚固孔底部固结,外端与外锚头相连,中间部分起到产生并传递预应力的作用;外锚头是保持预应力并向被加固体传递拉力的部分,一般由锚具、墩座以及部分束体等组成;锚固孔是钻凿在岩层或土体中的孔,起安放、固定束体,控制施力方向的作用。锚索束体内端通过注浆体将拉力传递到周围岩层或者土体,它与注浆体以及锚固孔内端共同组成预应力锚索的内持力端,该内持力端叫做内锚固段。

目前,公开号为CN10327673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拉压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包括一端固定在锚固孔内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拉索,每根拉索上分别套设并固定有对应的内锚固承载体,所述内锚固承载体外端部具有承压面、并且在轴向上具有一个仅供对应拉索穿过的拉索穿孔,各内锚固承载体处于锚固孔不同深度处,拉索向外伸出内锚固承载体的部分为无粘结段,向内伸出内锚固承载体的部分为有粘结段。

上述拉压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在注浆前,拉索存在左右晃动的可能,使得拉索难以固定在锚固孔的中心,各个拉索受力不均,容易造成拉索损坏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拉压式预应力锚索,通过抵接在锚固孔上的隔离架的添加,使得拉索能够固定在锚固孔的中心,各个能够拉索受力均匀,减小了拉索损坏的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压式预应力锚索,包括固定连接在锚固孔内的拉索,所述拉索上固定连接有内锚固承载体,还包括用于对拉索限位的隔离架,所述隔离架外端的半径与锚固孔的半径相同,所述隔离架上还开设有用于拉索穿过的限位孔,所述拉索抵接在限位孔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架能够抵接在锚固孔的内壁上,减小了隔离架在注浆前晃动的可能,拉索能够抵接在限位孔的内壁上,减小了拉索在隔离架上晃动的可能,使得注浆前拉索能够稳定地抵接在隔离架上,拉索能够稳定地抵紧在锚固孔的中心,使得各个拉索受力均匀,减小了拉索损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孔沿隔离架的轴心均匀分布在隔离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索均匀分布在隔离架上,当拉索附加载荷时,减小了隔离架各处受力不均的可能,减小了隔离架损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架上开设有与限位孔连通的卡紧槽,所述卡紧槽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限位孔的宽度,所述拉索卡接在限位孔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紧槽能够增加了限位孔的柔性,限位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使得限位孔能够卡接半径略大的拉索,增大了隔离架的使用范围,拉索能够卡接在隔离架上,减小了拉索偏移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紧槽远离隔离架轴心的一端贯穿隔离架,所述卡紧槽的外端形成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架的外端相互分离,卡紧槽的两个内壁能够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的一侧移动,减小了隔离架受力时损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架的轴心处开设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与限位孔外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操作员从隔离架的中部注浆,中部注浆能够使得注浆体更加均匀密实,减小了注浆体内孔隙产生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帽,若干个所述拉索均固定连接在导向帽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帽能够将拉索连为一体,卸载一部分拉索上的载荷,提高了锚索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帽为半球状,所述导向帽的半径与锚固孔的半径相同,若干个所述拉索固定连接在导向帽的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帽能够抵接在锚固孔的底端,且固定连接在导向帽上的拉索能够位于中心,减小了拉索偏离中心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导向帽上的拉索的端部与导向帽轴心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所述拉索的端部与导向帽轴心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限位孔的轴心与隔离架轴心之间的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索从导向帽延伸至隔离架后,能够紧密地卡紧在限位孔内,拉索能够对隔离架提供轴向的力,减小了隔离架晃动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连接在内锚固承载体内的拉索为无粘结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拉索与注浆体粘结的可能,使得载荷能够全部传递至注浆体上,提高了锚索的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隔离架抵接在锚固孔的内壁上,拉索抵接在限位孔的内壁上,减小了拉索在隔离架上晃动的可能,使得注浆前拉索能够稳定地抵接在隔离架上,拉索能够稳定地抵紧在锚固孔的中心,使得各个拉索受力均匀,减小了拉索损坏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注浆后本实施例和注浆体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向视图。

附图标记:1、拉索;2、注浆体;3、导向帽;4、隔离架;5、注浆孔;6、限位孔;7、卡紧槽;8、开口;9、内锚固承载体;10、挡块;11、穿孔;12、杆体;13、挤压套;14、挤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拉压式预应力锚索,固定连接在锚固孔内的拉索1,整个拉索1均为无粘结段,拉索1外包裹有充满在锚固孔内圆柱状的注浆体2,拉索1的上端能够穿过注浆体2的上端,拉索1的下端设置有半球状的导向帽3,导向帽3的上端与注浆体2的半径相同,导向帽3的水平面竖直朝上,拉索1固定连接在导向帽3上侧的水平面上。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拉索1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隔离架4,隔离架4的半径与导向帽3上端的半径相同,隔离架4和拉索1通过镀锌铁丝(图中未示出)连接,若干个隔离架4之间间距相等;隔离架4的中心开设有用于注浆管穿过的注浆孔5,隔离架4上还开设有六个用于拉索1穿过的限位孔6,六个限位孔6的轴心与隔离架4的轴心间距相等,且限位孔6均匀分布在隔离架4上,六个限位孔6与注浆孔5外离,拉索1能够抵接在限位孔6的内壁上,限位孔6的外端连通有卡紧槽7,卡紧槽7的宽度小于限位孔6的之间,卡紧槽7的外端贯穿隔离架4形成开口8。拉索1上端能够紧密地卡紧在限位孔6上,拉索1下端能够固定连接在导向帽3的上侧,且固定连接在导向帽3上的各个拉索1之间的间距小于限位孔6轴心到隔离架4轴心之间的距离,即拉索1从上端竖直向下延伸抵接在限位孔6的内壁上,直至最下端的隔离架4,向内弯折固定连接在导向帽3上。

拉索1的上方还设置有内锚固承载体9,每个拉索1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内锚固承载体9,拉索1上的两个内锚固承载体9之间的距离相等,若干个内锚固承载体9之间的竖直间距也相等;内锚固承载体9包括上下两端圆盘状的挡块10,挡块10的轴心处开设有穿孔11,穿孔11的半径大于拉索1的半径,挡块10中部固定连接有三个圆柱状的杆体12,杆体12沿内锚固承载体9的轴心均匀分布在内锚固承载体9上,三个杆体12相互外离,且穿孔11与三个杆体12均相切,内锚固承载体9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挡块10上的挤压套13,挤压套13位于内锚固承载体9的外端,挤压套13的轴心开设有用于拉索1穿过的挤压孔14,挤压孔14的半径与拉索1的半径相同,拉索1能够抵接在挤压孔14的内壁上。

工作原理:钻孔机工作完成后形成锚固孔,对锚固孔清孔,将上述预应力锚索放入锚固孔中,将注浆管穿过注浆孔5,不断注浆并取出注浆管,形成注浆体2,锚索能够固定在注浆体2内,使得锚索能够支撑软土结构,但拉索1受拉或受压时,拉索1将部分载荷传递给内锚固承载体9,再通过内锚固承载体9传递给注浆体2,分散了载荷,提高了锚索的承载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