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0663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地下道路工程领域与市政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战略,我国大中城市必将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的需求巨大。

日本和欧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1990年提出东京宣言: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2010年国际隧道协会扩展到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并宣告: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

那么当我们地下交通层的完善之后,大量的车辆涌入地下交通层,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地下交通层相对与地面来说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那么地下交通层一旦发生灾害比如火灾,重大交通事故,地震等等,就会相对于在地面之上给人们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造成人身以及财产的重大伤害,那么地下交通的逃生通道就尤为的重要。因此,地下交通层的逃生通道问题成为人们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发生灾害险情时人们的逃生率,使人们的出行安全得到保障的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

一种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主要包括:矩形地下管廊体、混凝土斜坡板、人行阶梯、混凝土斜坡板与矩形地下管廊体接口、矩形地下管廊体与地下交通层混凝土壳体的接口、防护墙、防撞护栏、防撞墙、减速带、排水设施和地下交通层混凝土壳体;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的一端通过矩形地下管廊体与地下交通层混凝土壳体的接口与地下交通层混凝土壳体相连接,矩形地下管廊体的另一端通过混凝土斜坡板与矩形地下管廊体接口与混凝土斜坡板相连接;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与混凝土斜坡板一侧设置车行道,另一侧设置人行道;所述的混凝土斜坡板呈缓坡式且呈上下形式设置,混凝土斜坡板左右两边分别设置防护墙;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的车行道上设置有减速带;所述的车行道上与防护墙相同一侧设置有连续排水设施;所述的人行道上设置有人行阶梯,人行道与车行道的交界处设置有连续的防撞护栏;所述的车行道与防护墙之间、人行阶梯与防护墙之间分别设置连续的多道防撞墙。

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和混凝土斜坡板均采用防水混凝土。

所述的混凝土斜坡板与矩形地下管廊体接口、矩形地下管廊体与地下交通层混凝土壳体的接口,采用装配式作业,装配接缝采用环向错缝和纵向错缝,且接缝进行防水处理。

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混凝土斜坡板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拼装,采用格构式槽形梁,也可以采用T形梁、马蹄形梁或箱型梁。

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按照具体设计等距离连续设置在地下交通层的一侧,地下交通层采用单向行驶车道。当发生险情时驾驶人按照路标指示方向依次进入矩形地下管廊体中车行道的减速部分,进而通过缓坡逃生通道逃离地下交通层。当发生险情时人们同样按照路标指示方向依次进入逃生通道,通过设置的人行阶梯通过缓坡逃生通道逃离地下交通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地下交通管廊直接地面相连的方式,大大缩短了人们的逃生距离,可以使人们在很快速的通过逃生通道到达地面上。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人车两用的形式,在现有的逃生通道中大多是只有人行的逃生通道,但是在发生灾害时,如果车辆能够正常的行驶,那么人和车辆可以一起的进入逃生通道,到达地面。那么就会大大的增加人们的逃生速度和逃生的效率,使人们的人身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从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整体的受力情况来看,本结构采用直接的坡道的方式来布置,使结构受力更加稳定、更加均匀。可以使土压力,集中应力等等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给整体逃生通道结构提供可靠的支点,使内层结构的内力显著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可以采用多种的施工方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由于本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采用的是预制混凝土板和预制矩形地下管廊体,工业化拆分十分便利,且便于生产,易于安装,有利于推动工业化进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剖面示意图;

图2为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平面示意图;

图3为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立面示意图;

图中:1为矩形地下管廊体、2为混凝土斜坡板、3为人行阶梯、4为混凝土斜坡板与矩形地下管廊体接口、5为矩形地下管廊体与地下交通层混凝土壳体的接口、6为防护墙、7为防撞护栏、8为防撞墙、9为减速带、10为排水设施、11为地下交通层混凝土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种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1的一端通过矩形地下管廊体与地下交通层混凝土壳体的接口5与地下交通层混凝土壳体11相连接,矩形地下管廊体1的另一端通过混凝土斜坡板与矩形地下管廊体接口4与混凝土斜坡板2相连接;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1与混凝土斜坡板2一侧设置车行道,另一侧设置人行道;所述的混凝土斜坡板2呈缓坡式且呈上下形式设置,混凝土斜坡板2左右两边分别设置防护墙6;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1的车行道上设置有减速带9;所述的车行道上与防护墙6相同一侧设置有连续排水设施10;所述的人行道上设置有人行阶梯3,人行道与车行道的交界处设置有连续的防撞护栏7;所述的车行道与防护墙6之间、人行阶梯3与防护墙6之间分别设置连续的多道防撞墙8;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1和混凝土斜坡板2均采用防水混凝土;所述的混凝土斜坡板与矩形地下管廊体接口4、矩形地下管廊体与地下交通层混凝土壳体的接口5,采用装配式作业,装配接缝采用环向错缝和纵向错缝,且接缝进行防水处理;所述的矩形地下管廊体1、混凝土斜坡板2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拼装,采用格构式槽形梁,也可以采用T形梁、马蹄形梁或箱型梁。

人车两用地下交通逃生通道,按照具体设计等距离连续设置在地下交通层的一侧,地下交通层采用单向行驶车道。当发生险情时驾驶人按照路标指示方向依次进入矩形地下管廊体1中车行道的减速部分,进而通过缓坡逃生通道逃离地下交通层。当发生险情时人们同样按照路标指示方向依次进入逃生通道,通过设置的人行阶梯3通过缓坡逃生通道逃离地下交通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