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止水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及板桩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7875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止水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及板桩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物的防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止水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及板桩壁。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板桩具有施工简单、无需养护、可作为地下结构的临时或永久性的挡土止水结构,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的结构限制,没有专门的止水结构,或仅有简单的止水结构,在将钢筋混凝土板桩沉入地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误差,使桩与桩之间出现缝隙,进而影响钢筋混凝土板桩的止水效果。

为了保证止水效果,需要在基坑开挖的过程,随时对已经挖掘出的钢筋混凝土板桩进行二次止水,由于此时基坑外部的土体往往具有较大的压力,止水效果不好,尤其是在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经常会导致基坑挖掘的失败,这使得在土质不好的区域,钢筋混凝土板桩的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首先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桩,该钢筋混凝土板桩具有止水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地下挡土结构的止水性能,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止水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包括呈U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体,在主体的相对两侧延伸形成第一翼缘和第二翼缘,在第一翼缘的前侧或后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密封槽,该密封槽沿钢筋混凝土板桩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钢筋混凝土板桩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在第二翼缘上设置有密封板,该密封板的上端面与钢筋混凝土板桩的上端面平齐,该密封板的下端面与钢筋混凝土板桩的下端面平齐,当对钢筋混凝土板桩进行相邻配置时,上述密封板至少能够部分覆盖上述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翼缘上设置了密封槽,在第二翼缘上设置了密封板,在密封槽内可以安装密封条,当使用钢筋混凝土板桩时,首先在密封槽内安装密封条,然后将钢筋混凝土板桩相连接或单独沉入地下,其中一块钢筋混凝土板桩的密封板会对相邻钢筋混凝土板桩的密封条进行挤压,进而使相邻两块钢筋混凝土板桩之间的接头形成密封,根据不同的要求,在相邻两块钢筋混凝土板桩的接头处可以浇注混凝土,或采用其它方式对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板桩的接头处进行连接及二次密封。

具体地,在第一翼缘的前侧或后侧中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槽,在第二翼缘的与第一翼缘设置有密封槽同向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板。或者,在第一翼缘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密封槽,在第二翼缘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密封板。

进一步,所述密封槽的一侧或两侧的边缘设置有向槽内方向延伸的突起,当在密封槽内配置有密封条时,该突起用于防止配置在密封槽内的密封条脱出。在密封槽的边缘设置突起后,可有效地避免密封条脱出,保证钢筋混凝土板桩能够顺利地连接。

进一步,在第二翼缘的前侧设置有密封板,该密封板朝向钢筋混凝土板桩前侧的表面不比第二翼缘的前侧的表面更向前突出。

如果上述密封板的朝向钢筋混凝土板桩前侧的表面向前超过第二翼缘的前侧的表面,则在该钢筋混凝土板桩形成地下连续墙后,抵靠在连续墙上的檩条则无法紧贴连续墙,会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将上述密封板的朝向钢筋混凝土板桩前侧的表面设置为不比第二翼缘的前侧的表面更向前突出时,则可避免上述不良影响。

其次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板桩壁,该板桩壁包括上述各技术方案中的钢筋混凝土板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标记为A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钢筋混凝土板桩第一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钢筋混凝土板桩第二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中,钢筋混凝土板桩的长度方向为附图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前侧是指与主体的呈U形的槽19的开口朝向相同的一侧,后侧是指与上述前侧朝向相反的一侧。

实施例1:

参阅图1,一种带有止水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桩10,包括呈U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体11,在主体11的相对两侧延伸形成第一翼缘12和第二翼缘13,在第一翼缘1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5和第二密封槽14,第一密封槽15和第二密封槽14均沿钢筋混凝土板桩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钢筋混凝土板桩1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在第二翼缘 13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板17和第二密封板16,第一密封板17和第二密封板 16的上端面与钢筋混凝土板桩10的上端面平齐,第一密封板17和第二密封板16的下端面与钢筋混凝土板桩10的下端面平齐,上述第一密封槽15和第一密封板17位于钢筋混凝土板桩10的同一侧,第二密封槽14和第二密封板16位于钢筋混凝土板桩10的另一侧,请同时参阅图8,当对钢筋混凝土板桩10进行相邻配置时,第一密封板17覆盖第一密封槽15,第二密封板16覆盖第二密封槽14。

请同时参阅图7,在第一密封槽15的两侧的边缘均设置有向槽内方向延伸的突起154,该突起用于防止配置在第一密封槽15内的密封条100脱出。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槽14具有相似的结构。可以理解,上述突起可以只设置在第二密封槽的一侧,或取消突起。

第一密封板17朝向钢筋混凝土板桩前侧的表面不比第二翼缘13的前侧的表面131更向前突出。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密封板17的朝向钢筋混凝土板桩前侧的表面171与第二翼缘 13的前侧的表面131共面。

为与上述第一密封板17的位置相适应,第一翼缘12的前侧的表面形成台阶状,该第一翼缘12的前侧的表面包括第一外表面151和第二外表面121,第二外表面121和第二翼缘的前侧的表面131共面,第一外表面151与第一密封板朝向钢筋混凝土板桩后侧的表面172共面,或第一外表面151与第一密封板的表面172所在的平面平行且具有一个小的间隙,以方便钢筋混凝土板桩的连接,上述间隙以0.5-2.0mm为宜。本实施例中第一外表面151与第一密封板的表面172共面。

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板16与第二翼缘13的接触部分整体位于第二翼缘13内,不突出于第二翼缘13的后侧的表面,以方便钢筋混凝土板桩的整体制作。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一种带有止水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桩50,包括呈U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体51,在主体51的相对两侧延伸形成第一翼缘52和第二翼缘53,在第一翼缘52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槽55,在第二翼缘53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板57。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槽55以及第一密封板57的设置均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类似,不再赘述。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一种带有止水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桩60,包括呈U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体61,在主体61的相对两侧延伸形成第一翼缘62和第二翼缘63,在第一翼缘62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密封槽64,在第二翼缘63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密封板66。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密封槽64以及第二密封板66的设置均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类似,不再赘述。

实施例4

请参阅图4,一种带有止水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桩20,包括呈U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体21,在主体的相对两侧延伸形成第一翼缘22和第二翼缘23,在第一翼缘22的前侧与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槽25和第二密封槽24,该密封槽沿钢筋混凝土板桩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钢筋混凝土板桩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在第二翼缘23的前侧与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板27和第二密封板26,第一密封板27和第二密封板26的上端面均与钢筋混凝土板桩10的上端面平齐,第一密封板27和第二密封板26的下端面均与钢筋混凝土板桩20的下端面平齐。

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板27和第二密封板26均呈突起状设置于第二翼缘23两侧的表面上,该种设计适合于在完成钢筋混凝土板桩的钢筋混凝土部分后,二次设置第一密封板27和第二密封板26。

实施例5

请参阅图5,一种带有止水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桩70,包括呈U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体71,在主体71的相对两侧延伸形成第一翼缘72和第二翼缘73,在第一翼缘72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槽75,在第二翼缘73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密封板77。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槽75以及第一密封板77的设置均与实施例4中的结构相类似,不再赘述。

实施例6

请参阅图6,一种带有止水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桩80,包括呈U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体81,在主体81的相对两侧延伸形成第一翼缘82和第二翼缘83,在第一翼缘82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密封槽84,在第二翼缘83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密封板86。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密封槽84以及第二密封板86的设置均与实施例4中的结构相类似,不再赘述。

实施例7

请参阅图8,一种板桩壁,其通过将实施例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板桩10连接而形成,钢筋混凝土板桩10的U形的槽口朝向相同的方向。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2-6任一实施例中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均可相互连接而形成板桩壁。或者在板桩壁中设置了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钢筋混凝土板桩。

图9是钢筋混凝土板桩的另一种连接形式,相邻钢筋混凝土板桩的U形的槽口朝向相反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