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清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811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清淤系统。



背景技术:

河道清淤是将河道的淤泥从水底切割、收集、抽取并输送到特定地点进行集中处理的底泥处理措施。

目前,国内的清淤方式主要有:挖掘机淤泥清理,该方法适用于水量较小或者近乎干涸的河道,清淤彻底。但事先需将河道排水,并采用淤泥传输带和挖泥畚斗将河底的淤泥输送至清淤船上储存,由于该设备的淤泥传输带和挖泥畚斗在输泥过程中受河水冲刷易造成淤泥流失,导致清淤效率较低,且淤泥直接输送至清淤船上,淤泥的后期运输与处理极为不便,易造成二次污染。水下清淤,该方式适用于水量较大或者渠深较深的河道,一般采用链斗式挖泥船或绞吸式挖泥船将淤泥从河底抽出,由于清淤过程中对河底扰动较大,会造成以下三种问题:抽出的泥浆含水量较大,清淤效率不高,后期处理量较大,清淤成本较高;清淤过程中淤泥中的悬浮物会悬浮在河水中,造成河水的浑浊和污染;绞吸口和泥浆泵易被淤泥中的垃圾淤堵,造成清淤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清淤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河道清淤操作易造成管道淤堵、需要复杂的后期转运或者脱水处理,效率低,成本高,易导致水体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清淤系统,包括:

载具;以及固定在所述载具上的

淤泥清理装置,深入河道淤泥层,清理出河道淤泥;

制浆装置,与所述淤泥清理装置相连,将所述河道淤泥打碎并制成泥浆;

泥浆存储装置,与所述制浆装置相连,存储所述泥浆;

所述淤泥清理装置包括:链斗机以及设置在其前端的铲斗;

在执行清淤操作时,所述铲斗深入河道淤泥层,掘取淤泥层内的淤泥,并向所述链斗机推送;

所述链斗机将所述铲斗推送的淤泥抬升,输送给所述制浆装置;

所述转动支座活动连接支座包括:固定支座以及延伸连杆;

所述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载具上;

所述延伸连杆第一端通过枢转轴与所述固定支座枢转连接;

所述延伸连杆第二端与所述链斗机的机身中部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链斗机外设置隔水外罩。

进一步地,所述铲斗前端设置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淤泥清理装置还包括:链斗机调整结构;

所述链斗机调整结构包括:抬升装置以及活动连接支座;

所述链斗机通过所述活动连接支座固定在所述载具上,可相对所述载具转动;

所述抬升装置固定在所述载具上,并与所述链斗机相连,可拉动所述链斗机以所述活动连接支座为转动支点转动,相对所述载具抬升或者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连接支座包括:固定支座以及延伸连杆;

所述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载具上;

所述延伸连杆第一端通过枢转轴与所述固定支座枢转连接;

所述延伸连杆第二端与所述链斗机的机身中部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抬升装置包括:绞车、滑轮支架、滑轮以及牵引绳;

所述滑轮支架固定在所述载具上;

所述滑轮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滑轮支架上;

所述绞车固定在所述载具上;

所述牵引绳一端缠绕在所述绞车的线轮上,另一端经过所述滑轮与所述链斗机机身前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制浆装置包括:垃圾粉碎机以及搅拌机;

所述垃圾粉碎机与所述淤泥清理装置的输出口相连,用于破碎所述河道淤泥;

所述搅拌机与所述垃圾粉碎机相连,用于获取经破碎的河道淤泥,并搅拌制浆形成泥浆。

进一步地,所述泥浆存储装置包括:泥浆存储箱;

所述泥浆存储箱与所述搅拌机相连,用于获取并存储所述泥浆。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包括:船体;

所述淤泥清理装置、所述制浆装置以及所述泥浆存储装置固定在所述船体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河道清淤系统,通过载具运载淤泥清理装置进入河道清淤段,直接将河底淤泥挖掘清理出来,抬升到载具上,经由制浆装置打碎并制成一定浓度的泥浆,通过泥浆存储装置存储。一方面,对淤泥层的冲击破坏程度很小,造成的水体浑浊污染程度较轻;另一方面,采用铲斗与链斗机相配合的挖泥方式,可防止淤泥在清淤过程中河水混合,保证淤泥含水率为自然含水率,提高清淤效率,相对于传统绞吸清淤方式中抽出的泥浆含水量较大,清淤效率低的问题,大幅提升清淤效率;同时,避免了后期复杂的脱水操作,简化了淤泥的后期处理程序;同时,通过破碎制浆存储,使得淤泥的运输转运过程高效而且环保,同时避免了二次污染;采用链斗机将淤泥取出,铲斗的格栅可去除大颗粒垃圾,垃圾粉碎机进一步粉碎,可降低挖泥及运输过程中淤堵的可能性,避免传统绞吸清淤方式造成的易被垃圾淤堵的问题。

进一步地,通过链斗机以及设置在其前端的铲斗,在载具的推动下将河道底部淤泥持续掘起,并推送给链斗机抬升到载具上;过程中,掘起淤泥产生的泥层破坏区域很小,且很快就进入链斗机,因此对水体造成的浑浊影响和污染很小;实现高效清淤的同时严格限制的水体二次污染。通过隔水罩隔绝淤泥与水的接触,进一步限制淤泥溃散污染水体;在铲斗前端设置格栅能够充分过滤大体积的石块或者垃圾,从而保证淤泥破碎和输送过程的流畅性,保证了清理效率,也降低了其对设备的损伤。

进一步地,通过制浆装置将淤泥打碎并制成一定浓度的泥浆实现管道运输,从而提升淤泥运输的清洁性和效率,避免管路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清淤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河道清淤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河道清淤操作易淤堵、需要复杂的后期转运或者脱水处理,效率低,成本高,易导致水体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升清淤效率,清洁性以及操作便捷性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铲斗和链斗机的配合,以快捷且较小泥层破坏的方式清理出淤泥,并迅速抬升到载具上,减少与水体的接触,从而抑制水体浑浊和二次污染;通过将淤泥破碎并制浆后管道运输存储,在保证淤泥高效运输存储的同时避免其进入水体,也就避免了二次污染;从而整体上,提升清淤效率,简化操作,抑制水体二次污染。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一种河道清淤系统,包括:

载具17;

以及固定在所述载具17上的:

淤泥清理装置(2、3、4、5、6、9、11、12、13),深入河道淤泥层,清理出河道淤泥;

制浆装置(7、8、10、14、15),与所述淤泥清理装置相连,将所述河道淤泥打碎并制成泥浆;

泥浆存储装置(1、16),与所述制浆装置相连,存储所述泥浆。

通过淤泥清理装置将淤泥层的淤泥直接掘起,抬升送给制浆装置,能够局部破坏水下淤泥层,避免大面积水体浑浊,造成二次污染;避免绞吸式操作造成的水下大面积淤泥层破坏,以及吸取浑浊泥浆对水洗淤泥层的振动,从而大幅降低水体污染。同时,通过制浆装置破碎自然状态下的淤泥层制浆,其含水量相对较低,降低了后期的处理周期和复杂程度;同时也能够保证管道运输的流畅性和效率;也能避免转运的二次污染。

具体来说,所述载具17可以选择船或者类似的可移动运载工具。

所述淤泥清理装置包括:链斗机11以及设置在其前端的铲斗12;

所述铲斗12深入河道淤泥层,掘取淤泥层内的淤泥,并向所述链斗机 11推送;

所述链斗机11将所述铲斗12推送的淤泥抬升,输送给所述制浆装置。

铲斗12深入淤泥层,在载具17的推动下切割分离淤泥层,造成的破坏程度极小,从而对水体造成的浑浊影响很小,抑制了清淤二次污染;借由载具7的推力,使得在后掘起的污泥能够推动在先掘起的污泥进入链斗机11,迅速抬升到载具17上,减少与水体的接触,从而抑制了水体污染;也提升了清淤的效率。

所述链斗机11外设置隔水外罩;能够进一步减少与水体的接触。

优选的,所述铲斗12上设置格栅13,能够前置滤除大体积的砂石,杂物,避免其影响淤泥运输以及设备的正常工作。

所述淤泥清理装置还包括:链斗机调整结构。

所述链斗机调整结构包括:抬升装置以及活动连接支座9。

所述链斗机11通过所述活动连接支座9固定在所述载具17上,可相对所述载具17转动;所述抬升装置固定在所述载具17上,并与所述链斗机11相连,可拉动所述链斗机11以所述活动连接支座9为转动支点转动,相对所述载具17抬升或者下降。

具体来说,所述活动连接支座9包括:固定支座以及延伸连杆;

所述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载具17上;所述延伸连杆第一端通过枢转轴与所述固定支座枢转连接;所述延伸连杆第二端与所述链斗机11的机身中部枢转连接。

具体来说,所述抬升装置包括:绞车2、滑轮支架、滑轮5以及牵引绳4;

所述滑轮支架固定在所述载具17上;

所述滑轮5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滑轮支架上;

所述绞车2固定在所述载具17上;

所述牵引绳4一端缠绕在所述绞车2的线轮上,另一端经过所述滑轮 5与所述链斗机11机身前部相连。

通过绞车2提供动力,收放牵引绳4,拉抬或者下放所述链斗机11。

具体来说,所述滑轮支架包括:竖向支架6以及斜支架3;所述竖向支架6底端与所述载具17铰接,顶端与所述斜支架3中部铰接;所述斜支架3底端与所述载具17铰接,所述斜支架3顶端通过枢转轴与所述滑轮5 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制浆装置包括:垃圾粉碎机8以及搅拌机7;

所述垃圾粉碎机8与所述淤泥清理装置的输出口相连,获取并破碎所述河道淤泥;

所述搅拌机7与所述垃圾粉碎机8相连,获取经破碎的河道淤泥,并搅拌制浆形成泥浆。

即,链斗机11将拉抬的淤泥输送给破碎机8,将淤泥打碎,避免其内的相对大体积的砂石杂物阻塞管路影响运输。而后,通过搅拌机7将打碎的淤泥进行搅拌,并调整泥浆的浓度,便于管道运输。

具体来说,所述破碎机8与所述搅拌机7之间通过输泥管路以及设置在其上的第一泥浆泵10相连,通过所述第一泥浆泵10提供输送动力。

所述搅拌机7还通过一抽水泵15连接进水管14,向所述搅拌机7内注水,制备泥浆。

所述泥浆存储装置包括:泥浆存储箱1;所述泥浆存储箱1与所述搅拌机7相连,获取并存储所述泥浆。

具体来说,所述搅拌机7与所述泥浆存储箱1之间通过输送管路以及设置在其上的第二泥浆泵16相连,执行泥浆转运操作。

下面介绍本方案的工作过程。

清淤施工时,首先启动绞车2,通过调整牵引绳4长度和活动支座9 中延伸连杆的旋转角度,将铲斗12置入河底淤泥中,随着载具17向前移动,铲斗12将淤泥铲入斗内,格栅13滤除淤泥中较大的垃圾,启动垃圾粉碎机8和链斗机11,链斗机11将淤泥传输至垃圾粉碎机8内,垃圾粉碎机8进一步将淤泥中的小颗粒垃圾破碎,搅拌机7、第一泥浆泵10、抽水泵15给电启动,第一泥浆泵10将破碎后的淤泥抽入搅拌机7内,抽水泵15通过进水管14将河水从河中抽入搅拌机7内,搅拌机7将河水、淤泥搅拌均匀制成泥浆,第二泥浆泵16给电启动,将调配好的泥浆抽入泥浆储存箱1内。

过程中,铲斗与链斗机相配合的挖泥方式,可防止淤泥在清淤过程中河水混合,保证淤泥含水率为自然含水率,提高清淤效率。

采用链斗机将淤泥取出,铲斗的格栅可去除大颗粒垃圾,垃圾粉碎机进一步粉碎,可降低挖泥及运输过程中淤堵的可能性。

淤泥经垃圾破碎机进一步破碎淤泥中的垃圾,将其调配成一定浓度的泥浆。即,如泥浆中含水量高,管道不易淤堵,但泥浆体积大,运输、后期处理成本高;如泥浆含水率低,管道易淤堵,损坏设备;调配成最佳的泥浆浓度,便于二次运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河道清淤系统,通过载具运载淤泥清理装置进入河道清淤段,直接将河底淤泥挖掘清理出来,抬升到载具上,经由制浆装置打碎并制成一定浓度的泥浆,通过泥浆存储装置存储。一方面,对淤泥层的冲击破坏程度很小,造成的水体浑浊污染程度较轻;另一方面,采用铲斗与链斗机相配合的挖泥方式,可防止淤泥在清淤过程中河水混合,保证淤泥含水率为自然含水率,提高清淤效率,相对于传统绞吸清淤方式中抽出的泥浆含水量较大,清淤效率低的问题,大幅提升清淤效率;同时,避免了后期复杂的脱水操作,简化了淤泥的后期处理程序;同时,通过破碎制浆存储,使得淤泥的运输转运过程高效而且环保,同时避免了二次污染;采用链斗机将淤泥取出,铲斗的格栅可去除大颗粒垃圾,垃圾粉碎机进一步粉碎,可降低挖泥及运输过程中淤堵的可能性,避免传统绞吸清淤方式造成的易被垃圾淤堵的问题。

进一步地,通过链斗机以及设置在其前端的铲斗,在载具的推动下将河道底部淤泥持续掘起,并推送给链斗机抬升到载具上;过程中,掘起淤泥产生的泥层破坏区域很小,且很快就进入链斗机,因此对水体造成的浑浊影响和污染很小;实现高效清淤的同时严格限制的水体二次污染。通过隔水罩隔绝淤泥与水的接触,进一步限制淤泥溃散污染水体;在铲斗前端设置格栅能够充分过滤大体积的石块或者垃圾,从而保证淤泥破碎和输送过程的流畅性,保证了清理效率,也降低了其对设备的损伤。

进一步地,通过制浆装置将淤泥打碎并制成一定浓度的泥浆实现管道运输,从而提升淤泥运输的清洁性和效率,避免管路堵塞。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