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墩防撞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5581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墩防撞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防护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桥墩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桥梁由于其跨越江河,方便两岸联系,缩短公路里程等特点被大量修建,与此同时水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也使得船舶的数量、吨位不断增加。这两个因素造成船只撞击桥梁的概率越来越大,威胁桥梁安全和桥上人员生命。例如:2007年“九江大桥 6-15 船撞桥事故”中造成桥梁垮塌和9人死亡的沉痛代价。

为提高桥梁的安全性,一方面需要加强桥墩自身的防撞击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桥墩上设置防撞装置。但是,加强桥墩防撞击能力既需要提高桥梁的建设成本,又无法避免桥墩被撞击的风险。因此,在桥墩上设置防撞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大型桥墩的防撞装置主要采用防撞浮箱或者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腔体缓冲装置。防撞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受到撞击或者受到水流的长期侵泡腐蚀而损坏,需要及时对防撞装置进行维修或更换。为了及时发现防撞装置的损坏程度,从而尽早对防撞装置进行修复,实现桥墩的防撞保护目的,现在普遍采用人工巡逻的形式对桥墩防撞装置进行检查,但是,巡逻人员无法在防撞装置受到撞击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能及时对损毁的防撞装置进行维修和更换,也不利于对违章船只的违章行为进行取证。另外,防撞装置的腐蚀损坏部位大多位于水面以下,巡逻人员无法及时发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桥墩防撞装置的损坏程度进行监测,能够对撞桥的违章船只的违章行为进行取证,方便及时对损坏的防撞装置进行维修或更换,有利于提高桥墩的防撞能力的桥墩防撞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墩防撞系统,包括沿周向围绕桥墩设置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模块,以及通过导线连接设置在所述处理器模块上的电源模块和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防撞装置背离桥墩的一侧上用于检测靠近的船只与防撞装置之间的距离,还包括用于记录数据的存储模块以及用于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桥梁管理中心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均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以及无线通讯模块密封封装成一体后设置在所述防撞装置内。

利用上述装置,利用感应器检测船只与防撞装置之间的距离,一旦感应器检测到靠近的船只与防撞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处理器模块即可判断防撞装置受到了船只的撞击,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报警信号反馈至桥梁管理中心,及时通知桥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对报警信号做出响应,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提高处理效率。这样,有利于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对撞击损坏的防撞装置进行维修和更换,使桥墩获得及时的保护。将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以及无线通讯模块密封封装后设置在在防撞装置内,这样,一旦防撞装置进水,也能防止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以及无线通讯模块出现短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作为优化,还包括在桥墩上朝向航道方向设置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模块。

这样,一旦发生船只撞击桥墩的事故,处理器模块能够控制摄像头对航道上的船只进行拍照,并保存在存储模块,从而完成对违章船只的违章行为进行取证,便于后期的事故处理。

作为优化,所述防撞装置包括若干围绕桥墩周向依次连接设置的防撞浮箱,每个所述防撞浮箱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感应器。

这样,可以检测到每个防撞浮箱是否受到撞击,从而达到对防撞装置全方位的监测,提高检测可靠性。

作为优化,所述防撞浮箱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模块。

这样,通过湿度传感器对防撞浮箱内的湿度进行检测,可以判断出防撞浮箱的腐蚀受损程度,从而尽早确定腐蚀受损的防撞浮箱,及时维修与更换,有利于提高防撞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化,所述感应器沿桥墩的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有多个。

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检测的盲区,对防撞装置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提高监测系统的可靠性。

作为优化,所述感应器为雷达传感器。

雷达传感器可以用于不同的非接触式检测。它可以密封安装在防撞装置的内部,穿越防撞装置检测任何运动的物体。雷达传感器还可以区别接近和离开的物体,检测距离较远。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雷达传感器的灵敏度用以调节被检测物体的大小,从而达到忽略过小物体的目的。

作为优化,还包括设置在桥墩上的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模块。

这样,可以方便巡逻维护人员能够及时确定受损防撞装置所在的桥墩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能够对通航船只与防撞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能够准确判断防撞装置是否受到撞击,方便及时对受损防撞装置进行维修与更换,提高防撞装置的使用寿命,并提升对桥墩的防护效果。

2、能够对违章船只的违章行为进行拍照取证,方便后期的事故处理。

3、能够及时检测到防撞浮箱的腐蚀受损程度,及时对受损防撞浮箱进行维修与更换,防止受损部位进一步腐蚀,有利于提高防撞浮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桥墩及桥墩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桥墩防撞系统,包括沿周向围绕桥墩设置的防撞装置;还包括处理器模块1,以及通过导线连接设置在所述处理器模块1上的电源模块2和感应器3,所述感应器3设置在所述防撞装置背离桥墩的一侧上用于检测靠近的船只与防撞装置之间的距离,还包括用于记录数据的存储模块4以及用于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桥梁管理中心的无线通讯模块5,所述存储模块4和无线通讯模块5均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模块1;所述处理器模块1、电源模块2、存储模块4以及无线通讯模块5密封封装成一体后设置在所述防撞装置内。

利用上述装置,利用感应器检测船只与防撞装置之间的距离,一旦感应器检测到靠近的船只与防撞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处理器模块即可判断防撞装置受到了船只的撞击,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报警信号反馈至桥梁管理中心,及时通知桥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对报警信号做出响应,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提高处理效率。这样,有利于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对撞击损坏的防撞装置进行维修和更换,使桥墩获得及时的保护。将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以及无线通讯模块密封封装后设置在在防撞装置内,这样,一旦防撞装置进水,也能防止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以及无线通讯模块出现短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施时,还包括在桥墩上朝向航道方向设置的摄像头6,所述摄像头6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模块1。

这样,一旦发生船只撞击桥墩的事故,处理器模块能够控制摄像头对航道上的船只进行拍照,并保存在存储模块,从而完成对违章船只的违章行为进行取证,便于后期的事故处理。

实施时,所述防撞装置包括若干围绕桥墩依次连接设置的防撞浮箱,每个所述防撞浮箱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感应器3。

这样,可以检测到每个防撞浮箱是否受到撞击,从而达到对防撞装置全方位的监测,提高检测可靠性。

实施时,所述防撞浮箱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7,所述湿度传感器7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模块1。

这样,通过湿度传感器对防撞浮箱内的湿度进行检测,可以判断出防撞浮箱的腐蚀受损程度,从而尽早确定腐蚀受损的防撞浮箱,及时维修与更换,有利于提高防撞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时,所述感应器3沿桥墩的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有多个。

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检测的盲区,对防撞装置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提高监测系统的可靠性。

实施时,所述感应器3为雷达传感器。

雷达传感器可以用于不同的非接触式检测。它可以密封安装在防撞装置的内部,穿越防撞装置检测任何运动的物体。雷达传感器还可以区别接近和离开的物体,检测距离较远。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雷达传感器的灵敏度用以调节被检测物体的大小,从而达到忽略过小物体的目的。

实施时,还包括设置在桥墩上的警报器8,所述警报器8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模块1。

这样,可以方便巡逻维护人员能够及时确定受损防撞装置所在的桥墩位置。

具体实施时,上述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感应器、存储模块、报警器、无线通讯模块、摄像头、湿度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等各部件构件自身均是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构件自身不属于本申请对现有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地方,本申请对现有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地方在于将上述各现有部件设置在特定要求的位置方位,并将其组合联系起来,使其可以便于检测感应,以能够用于实现对防撞装置的受损情况进行检测,达到自动化,信息化监控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