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防撞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7974阅读:1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墩防撞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跨海大桥和大型跨江大桥的建设,桥墩的破坏比桥面破坏更加难以修复。由于桥墩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刚度较大,抗撞击能力差。传统的桥墩防冲措施按防护机理可分为实体抗冲和减速降冲两大类。但都存在较大局限性,更重要的是,以上两类防护措施都着眼于防护水流对桥墩的冲刷,而无法避免漂石或船舶对桥墩的撞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桥墩防撞保护装置,既能避免水流对桥墩的冲刷作用,也能避免水中撞击体对桥墩的冲撞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桥墩防撞保护装置,包括桩体、石笼网和柔性板,所述桩体有多个,环绕间隔设置在桥墩周围,所述石笼网设置在桥墩的迎水一侧,所述石笼网内装填石块,所述柔性板设置在桥墩的背水一侧,所述石笼网固定在桩体上,所述柔性板固定在桩体上,相邻两个桩体之间设有柔性板,所述柔性板上设有过水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石笼网外侧设有钢套箱,所述钢套箱外侧设有橡胶层。

上述方案中,所述橡胶层表面设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呈螺旋阶梯状状排列,所述导流片为下凸的弧形结构,朝向迎流侧的一端低于朝向背流侧的一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柔性板和桥墩围成的空间内部设有桁架结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石笼网为椭圆形。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桥墩防撞保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桩体插入桩眼后的抗拉性能好,受到撞击后可以通过弯曲变形来吸收能量,避免桥墩受到直接伤害。

(2)石笼网的松散堆积结构可以减少撞击作用时间,大幅减小船舶等撞向桥墩的冲量,既加强了对桥墩的保护,又起到缓冲和防护的双重作用,可以大幅降低维修成本。

(3)柔性板与桥墩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基本保持水流静止,可减小桥墩周围河床的冲刷,减弱船舶对桥体的冲击损伤,有利于提高桥梁使用的安全性。

(4)桩体围绕在桥墩的外侧,构成翼型的截面结构,对水流的阻力系数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桥墩防撞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桥墩1防撞保护装置包括桩体2、石笼网3和柔性板4。

桩体2有多个,环绕间隔设置在桥墩1周围,石笼网3设置在桥墩1的迎水一侧。石笼网3内装填石块,石块的块径大于石笼网3的孔径。柔性板4设置在桥墩1的背水一侧,石笼网3固定在桩体2上,柔性板4固定在桩体2上,相邻两个桩体2之间设有柔性板4,柔性板4上设有过水孔。

桩体2插入桩眼后的抗拉性能好,受到撞击后可以通过弯曲变形来吸收能量,避免桥墩1受到直接伤害。石笼网3的松散堆积结构可以减少撞击作用时间,大幅减小船舶等撞向桥墩1的冲量,既加强了对桥墩1的保护,又起到缓冲和防护的双重作用,可以大幅降低维修成本。柔性板4与桥墩1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基本保持水流静止,可减小桥墩1周围河床的冲刷,减弱船舶对桥体的冲击损伤,有利于提高桥梁使用的安全性。桩体2围绕在桥墩1的外侧,构成翼型的截面结构,石笼网3为椭圆形,对水流的阻力系数小。

进一步的,石笼网3外侧设有钢套箱5,钢套箱5外侧设有橡胶层。钢套箱5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撞能力,增加了保障。

进一步的,橡胶层表面设有导流片,导流片呈螺旋阶梯状状排列,导流片为下凸的弧形结构,朝向迎流侧的一端低于朝向背流侧的一端。导流片可以引导水流绕开桥墩1,避免对桥墩1的冲刷。

进一步的,柔性板4和桥墩1围成的空间内部设有桁架结构,可以提高柔性板4的强度,避免被水流冲散。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