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3353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结构。

技术背景

水分是影响岩土体软弱夹层或滑坡滑动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关键因素,在我国山区雨季期山体滑坡、工程边坡溜滑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雨季期水分渗入软弱夹层或滑坡滑动层,并且渗入水分难以得到有效排除,导致土体软化,强度指标急剧下降。

目前,抗滑桩常被用于加固软弱夹层或滑坡滑动层,加固效果显著,但抗滑桩工程投资高昂、不利于环保;另一方面,传统普通开孔排水管也常用于软弱夹层或滑坡滑动层排水,以求排除岩土体水分,提高岩土体强度指标,然而,其缺点是泥沙颗粒容易堵住孔洞、排水管内淤积大量泥沙、过滤网易被堵塞等,难以实现长期排水功能,地质灾害仍会发生。因此,迫切需求一种可实现长期有效排除岩土体水分的排水管结构,以提高软弱夹层或滑坡滑动层等岩土体力学指标,减小加固工程量,满足环保要求,实现岩土坡体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结构,以使岩土体软弱夹层或滑坡滑动层实现长期排水的功能,保证岩土坡体安全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结构,包括排水管管体,以及沿纵向间隔设置在排水管管体内的十字支撑,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管体的两侧内壁与外壁之间间隔设置有弧形毛细引水通道,各弧形毛细引水通道包括入口、内管及出口,内管走向呈弧形曲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排水管管体两侧设置弧形毛细引水通道,延长引水通道,避免土颗粒进入排水管内造成堵塞,能长期有效排除饱水或非饱水岩土体内水分,提高软弱夹层或滑坡滑动层等岩土体力学强度指标,使其实现长期排水的功能,保证岩土坡体安全稳定,避免地质灾害发生;促进了岩土领域排水管结构发展,具有结构新颖、功能可靠、节约投资、施工简单、符合环保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山体滑坡、工程滑坡、软弱夹层、挡墙填土、渗水盲沟的引水排水。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结构用于岩土体排水管的布置横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采用普通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排水管管体1,弧形毛细引水通道2,入口2.1,内管2.2,出口2.3,十字支撑3,竖向支撑3.1,横向支撑3.2,覆盖岩体30,软弱夹层40,基岩体50,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10,普通排水管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结构,包括排水管管体1,以及沿纵向间隔设置在排水管管体1内的十字支撑3。所述排水管管体1的两侧内壁与外壁之间间隔设置有弧形毛细引水通道2,各弧形毛细引水通道2包括入口2.1、内管2.2及出口2.3,内管2.2走向呈弧形曲线。

参照图1,所述内管2.2直径为0.2~0.4mm,所述出口2.3与入口2.1的高差小于0.5a,a为弧形毛细引水通道2的液柱上升高度。所述入口2.1在排水管管体1外壁按矩形或梅花形布置,所述出口2.3的高程比排水管管体1内壁底部高程大,出口2.3与排水管管体1内壁底部的高差不小于10mm。

参照图1,所述十字支撑3包括作用于排水管管体1内壁的竖向支撑3.1和横向支撑3.2,十字支撑3在排水管管体1内纵向设置的间距不大于0.5m。所述排水管管体1埋设时倾斜排水坡度不小于2%。

实施例:

参照图2,某一山区坡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覆盖岩体30、软弱夹层40、基岩体50;覆盖岩体30与基岩体50的渗透性差,水分入渗困难;但雨水可渗入软弱夹层40,水分易造成软弱夹层40物理力学强度指标降低。下面采用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结构对该山区坡体进行软弱夹层40进行引排水设计。

参照图2和图3,在倾斜方向,若软弱夹层40位于覆盖岩体30与基岩体50,引排水设计组合采用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10与普通排水管20,其中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10设置在软弱夹层40中,普通排水管20设置在覆盖岩体30中。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10嵌入覆盖岩体30与基岩体50的深度不小于0.5m,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10出水口接入普通排水管20。参照图3,普通排水管20也设有十字支撑3。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10与普通排水管20倾斜排水坡度不小于2%。

参照图2,在竖直方向,若软弱夹层40位于覆盖岩体30下部、基岩体50上部,引排水设计仅采用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10。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10嵌入覆盖岩体30的深度不小于0.5m,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10的倾斜排水坡度不小于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毛细与虹吸作用,在岩土体非饱水状态,水分在毛细作用下通过弧形毛细引水通道2倒吸进入排水管管体1内;在岩土体饱水状态,水分在液压差的虹吸作用下通过弧形毛细引水通道2压入排水管管体1内;在重力作用下,水分沿倾斜的排水管排出,可进一步促进毛细与虹吸作用发挥。

(2)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泥沙堵塞功能,重力作用在弧形通道内促使水中黏土颗粒下沉,仅毛细水货虹吸水进入弧形毛细引水通道2,达到土水分离目的。

(3)本实用新型引水排水效率高,排水管管体1两侧设置数量较多的弧形毛细引水通道2,可及时排除岩土体中的水分。

(4)本实用新型促进了岩土领域排水管结构发展,具有结构新颖、功能可靠、节约投资、施工简单、符合环保等特点。

以上所述只是采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弧形毛细引水通道的排水管结构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