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941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雨水回收利用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然降水收集系统,再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小区植物灌溉。



背景技术:

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多发,对于淡水的关注度也明显的提升,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美丽城市、花园式住宅,而植物的生产离不开淡水,所以对雨水的回收利用更加关注,国家也非常重视回收利用水资源,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美丽乡村、海绵城市等。

很多城市公园目前灌溉花草树木基本上靠市政给水管道,而雨水直接顺着排水管道排入市政排水管道,不仅白白的浪费了大量的雨水资源、增加了排水设施建设费用,而且还加大了市政排水管道的压力,存在严重的洪涝灾害隐患。如何让城市雨水回收得到充分利用,成为我国各个城市的热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利用本小区路面及排水管道,在自然降水时通过排水管道流向过滤池,最后存留在收集池,从而达到雨水收集的作用,干旱时灌溉或紧急情况(如火灾)时取水。

未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与一市政排水管道相连接,其包括:过滤池,包括过滤池体和连接在所述过滤池体内的过滤件,所述过滤池体包括过滤入口和过滤出口,所述过滤入口连接所述市政排水管道;收集池,包括收集池体和连接在所述收集池体内的给水机构,所述收集池体包括收集入口和收集出口,所述收集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出口,所述收集出口连接所述市政排水管道。

上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入口高于所述过滤出口。

上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件为过滤网,所述过滤入口高于所述过滤网,所述过滤出口低于所述过滤网。

上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池体还包括过滤池底部,所述过滤出口高于所述过滤池底部。

上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池体包括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收集入口和收集出口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给水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之间具有联通机构。

上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池体包括联通口,所述联通机构包括闸阀,通过控制所述闸阀打开或封闭所述联通口。

上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给水机构包括排水泵和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一端连接所述排水泵,另一端引至所述收集池体外,所述排水泵置于所述第二池体的底部。

上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分别包括设置于顶部的检查井。

上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闸阀包括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端部升至所述第一池体的检查井。

上述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出口为溢流出口,所述溢流出口高于所述收集入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只需在市政排水管道上增加过滤池和收集池即可,施工成本低,雨水储存量大。

2、多余雨水自然溢流排至市政排水管网,无需增加任何动力。

3、本实用新型借助于小区道路及排水管道高低差的重力作用收集雨水,可回收面积大,蓄水量足,雨水回收利用率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应用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过滤池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收集池的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20 市政排水管道

21 路面排水口

300 过滤池

310 过滤池体

311 过滤入口

312 过滤出口

313 过滤池底部

320 过滤件

330 盖板

400 收集池

410 收集池体

410a 联通口

411 收集入口

412 收集出口

413 第一池体

413a 检查井

413b 盖板

414 第二池体

414a 检查井

414b 盖板

420 给水机构

421 排水泵

422 排水管道

430 联通机构

431 闸阀

431a 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利用小区路面及排水管道,在天气自然降水时通过排水管道流向过滤池,最后存留在收集池,从而达到雨水收集的作用,用于干旱时灌溉或紧急情况(如火灾)时取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10在原有道路上的用于雨水排水的市政排水管道20上增加一个过滤池300和一个收集池400,利用市政排水管道20的自然动力将雨水通过过滤池300收集到收集池400内,在干旱时灌溉或紧急情况(如火灾)时取水。

本实用新型的城市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10与市政排水管道20相连接,包括过滤池300和收集池400。实施方式为:首先,将原有市政排水管道20在合适位置进行切断,增设一个高进低出的过滤池300,中间设置有过滤件;其次,将过滤池300的出口通过管道接至收集池400;再次将收集池400的出口通过管道接入市政排水主管道20即可。

具体地,过滤池300包括过滤池体310和过滤件320,过滤件320连接在过滤池体310内。过滤池体310包括过滤入口311和过滤出口312,过滤入口311连接市政排水管道20。收集池400包括收集池体410和给水机构420,给水机构420连接在收集池体410内。收集池体410包括收集入口411和收集出口412,收集入口411连接过滤池300的过滤出口312,收集出口412连接市政排水管道20。市政排水管道20中的水流经过过滤池300过滤后进入收集池400。

如图2所示,过滤池300的过滤入口311高于过滤出口312。过滤件320可设置为可以拆卸的过滤网,过滤入口311高于过滤网,过滤出口312低于过滤网。水流高进低出通过过滤池300。同时,过滤池体310还包括过滤池底部313,过滤出口312高于过滤池底部313。即,过滤池体310的底部留有一定高度,用于沉淀未经过滤的体积较小的泥土及砂砾。同时,过滤池体310的顶部还设置有便于清理以及检修的盖板330。过滤网可拆卸,打开盖板300即可对过滤池300进行检修,以及对过滤池底部313进行清理。

上述的过滤网例如材质为镀锌材料或者PE材料,过滤网格规格可设置为20*20mm,厚度可为30mm。

上述的过滤池体310的材料例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可设置为150∽300mm。

如图3所示,收集池400收集入口411和收集出口412可均设置于收集池体410的侧面,收集出口412例如为溢流出口,溢流出口高于收集入口411,当收集池体410内的水收集量过多时,水流可通过溢流出口通过市政排水通道20排出。

收集池体410包括第一池体413和第二池体414,收集入口411和收集出口412分别设置于第一池体413上,给水机构420设置于第二池体414。其中,第一池体413和第二池体414之间具有联通机构430。第一池体413贮存雨水,第二池体414即为泵房。

收集池体410包括联通口410a,联通口410a设置于分隔第一池体413和第二池体414的壁面上。联通机构430包括闸阀431,通过控制闸阀431打开或封闭联通口410a。

给水机构420包括排水泵421和排水管道422,排水管道422一端连接排水泵421,另一端引至收集池体410外,排水泵421置于第二池体414的底部。

第一池体413和第二池体414分别包括设置于顶部的检查井413a、414a。检查井413a、414a上分别通过盖板413b、414b遮蔽。第二池体414的两侧可设置滑道,给水机构420检修时可以通过滑道顺利吊出检查井。上述的收集池体410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P6。

闸阀431垂直安装,包括控制杆431a,控制杆431a的端部手柄升至第一池体413的检查井413a。具体地,端部手柄高于第一池体413内液面,且低于检查井413a内盖板。

用水时,操作闸阀431的控制杆431a,收集池400的第一池体413与第二池体414相联通,水流通过排水泵421及排水管道422输送至小区植物灌溉及紧急情况时取水用。

检修时,只需关闭闸阀431,将第二池体414内原本的积水通过排水泵421抽走,以进行维修或更换排水泵421;排水泵421也可通过自带钢链直接吊装至泵房外维修。

其中,市政排水管道20例如为小区内排水总管,小区路面设置有路面排水口21;所述的小区路面排水口设置有滤水井盖;所述的滤水井盖材料为铸铁。路面滤水井盖材料为铸铁,篦子规格为15*20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自然降水通过带有滤水功能的路面排水口21将雨水排入市政排水各管道中,且水流通过路面排水口21过滤掉小区内的树叶、塑料袋等杂物;市政排水各管道经过回合收集到排水管道20中;市政排水管道20首先进入过滤池300,过滤池300内经过过滤件320过滤掉多余树叶及生活垃圾,其中,过滤池300高进低出,底部留有一定高度,过滤掉雨水中的泥土及砂砾;水流经过出口进入收集池400,多余雨水通过溢流出口及排水至市政排水管网以排除。

收集池400中的雨水通过排水泵421及排水管道411输送至小区植物灌溉及紧急情况时取水用。检修过程中只需关闭闸阀431,将排水泵内的积水抽走进行维修或更换。

综上,本实用新型只需在市政排水管道上增加滤水池和收集池即可,施工成本低,雨水储存量大;多余雨水自然溢流排至市政排水管网,无需增加任何动力。取水时只需将向外部供给水泵供电即可实现小区内的植物灌溉等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