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4956发布日期:2018-09-14 20:4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可以是用来排涝与抗旱的,而平时河道储水也可用来灌溉农田,而要实现河道的各种功能就必须要保持河道的通畅,如果河床上淤泥淤积过多,则会抬高河床,从而会影响到抗旱、排涝和灌溉等的能力,因此定期的对河道进行清淤的治理尤为重要。河道清淤装置就是用来专门对河道进行定期清淤来保持河道的通畅,使河道具有良好的储水功能,专利号CN206428747U公告的一种河道清淤设备,包括设在河道两侧堤岸上的两个清淤车和清淤装置,清淤装置包括漂浮在河面上的漂浮板,漂浮板下方通过两个滚轮架一固定设有行走架,行走架中间处设有一个加强杆,在行走架内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由两个转轴连接在一起的三个连接板,两个转轴上设有一对行走轮和一对滚轮,靠近行走轮的连接板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连接在其中一个转轴一端上的从动齿轮相啮合,清淤车放置在堤岸上的导轨上,清淤车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滚轮架二,穿过滚轮架二、滚轮架一以及一对滚轮设有吸泥管,吸泥管的底端连接有吸泥盘,吸泥管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清淤车上的吸泥泵连接。

这种河道清淤设备为大型的设备,设备装配复杂,造价超高,至少几十万元至百万元一台,不适合小池塘、小河道的清淤,中小用户无法承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清淤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该装置结构较简单,但是能对河道定时进行清淤,而且清淤的步骤简单,自行走清淤,清淤的效率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包括漂浮在河面上的漂浮板,所述的漂浮板上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水电机,所述的防水电机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的防水电机上还设置有主动转轮,所述的漂浮板的下方铰接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设置有行走铲轮,所述的行走铲轮与主动转轮通过从动皮带轮连接,所述的防水电机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集泥箱,所述的集泥箱内设置有吸泥泵,所述的吸泥泵上设置有吸泥管,所述的吸泥管的末端固连设置有斗型吸泥嘴,所述的吸泥管设置为伸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这种河道清淤装置,行走铲轮在皮带传动的原理下向前转动,可以带动河道清淤装置一边向前行走一边铲起河道底部的淤泥,在吸泥泵的清理吸取下,斗型吸泥嘴吸起淤泥经过吸泥管把淤泥吸取到集泥箱,并且行走时前后两个吸泥管的长短可调节,可以分层对河道底部的淤泥进行清除,清淤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漂浮板;20-防水电机;21-主动转轮;22-从动皮带轮;30- 连接杆;31-转轴;32-行走铲轮;40-集泥箱;41-吸泥泵;42-吸泥管;43-斗型吸泥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一种河道清淤装置,包括漂浮在河面上的漂浮板10,所述的漂浮板10上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水电机20,所述的防水电机20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的防水电机20上还设置有主动转轮21,所述的漂浮板10的下方铰接设置有连接杆30,所述的连接杆30的末端设置有转轴31,所述的转轴31上设置有行走铲轮32,所述的行走铲轮32与主动转轮21通过从动皮带轮22连接,所述的防水电机2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集泥箱40,所述的集泥箱40内设置有吸泥泵41,所述的吸泥泵41上设置有吸泥管42,所述的吸泥管42的末端固连设置有斗型吸泥嘴 43,所述的吸泥管42设置为伸缩结构,伸缩结构可以调节吸泥管42深入到河道底部的长度,使前后两吸泥管42的长短不一样,前端的吸泥管42长度短于后端的吸泥管42,斗型吸泥嘴43吸泥时,前端吸取河道较浅区域额的淤泥,后端的斗型吸泥嘴43吸取河道较深区域额的淤泥。在使用清淤装置时,蓄电池带动防水电机20的工作进而带动主动转轮21的转动,从动皮带轮22连接着行走铲轮32 一边行走一边铲起河道底部的淤泥。

优选的,所述的漂浮板10可设置为一层至几层。漂浮板10漂浮在河道的水面上,承载防止防水电机20以及其他设备防止浸入水中,损坏装置,也有利于岸上的操作人员观察清淤装置的清淤范围。

优选的,所述的斗型吸泥嘴43的四周设置有过滤网。滤网可过滤掉较大的石块或是树枝灯杂物,以免堵塞吸泥管42。

优选的,所述的集泥箱40上设置有箱盖。集泥箱40当集满淤泥时可以方便打开集泥箱40,清除淤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