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震基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4272发布日期:2018-06-15 23:0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减震基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桩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减震基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0920080145.1的一种可控的柔性滑动式减震基桩,包括房屋基桩或承重柱,还包括斜桩,斜桩的一端与基桩或承重柱接触,斜桩与基桩或承重柱接触面为搓衣板式波形楞条面,波形楞条面的每个波形相同;基桩或承重柱的波形楞条面向上下延伸,使基桩或承重柱的波形楞条面大于斜桩的波形楞条面。在地震中,基桩或承重柱倾斜移位时,斜桩与基桩或承重柱接触面可柔性的来回滑动,耗散地震破坏力量,又能保持斜桩帮助基桩或承重柱承重的作用。

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在设备本身进行调节,使得在连接工作时,需要相对应的设备才能进行连接工作,造成设备使用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减震基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减震基桩,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减震基桩,包括紧固器、挡板、底板、控制调节装置、固定器、连接口,所述紧固器为中间设有空槽的圆环状结构,所述紧固器通过螺杆与连接口旋紧配合连接;所述挡板的顶端通过内设的螺丝与固定器旋紧配合连接,所述固定器内部设置有与螺丝相匹配的旋转螺纹,所述固定器设有多个,两个为一组平行设置于挡板边沿;所述底板为零件的最底端,右侧上端与控制调节装置底端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控制调节装置上端通过连接孔与挡板右侧底端焊接,所述连接口为零件内最大的圆环体,中部设有空槽,前后两端具有裂壁,底端表面焊接于挡板上,所述固定器围绕连接口对称设置;所述控制调节装置由连接孔、支撑面板、调节孔、底部支撑板、封盖组成,所述连接孔为圆环状结构,上下端分别为圈形,且底端圈形与支撑面板表面中部焊接,所述支撑面板为圆盘状结构,底端内部被封盖贯穿,且支撑面板通过内部所设的紧固杆串通封盖两侧,所述封盖为中空式圆柱体结构,中部设有调节孔,底端设有底部支撑板,所述调节孔表面设有3个圆形空槽,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齿轮与封盖中部设有的齿轮进行旋紧配合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板通过上端的连接支撑壁四周与封盖底端内壁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基桩,进行了改良设有控制调节装置,首先通过连接孔连接设备,再与支撑面板进行连接,从而支撑面板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可进行支撑调节孔,这样人员对调节孔进行调节将带动支撑面板与连接孔对外部设备进行调节,解决了设备需要相对应的设备才能进行连接工作,无法进行实时调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调节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减震基桩,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控的柔性滑动式减震基桩,其结构包括紧固器1、挡板2、底板3、控制调节装置4、固定器5、连接口6,所述紧固器1为圆环状结构,中部设有空槽,且空槽整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紧固器1底端与连接口6表面左侧所设的螺杆,进行旋紧配合连接,且紧固器1内部的螺纹与螺杆表面上端螺纹相贴合,所述挡板2周围具有缺角,右侧上端通过内设的螺丝与固定器5内部的旋转螺纹进行旋紧配合连接,所述底板3为零件的最底端,右侧上端与控制调节装置4底端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控制调节装置4上端通过连接孔401与挡板2右侧底端焊接,所述固定器5共设有2个,且2个相等平行与挡板2右侧上方,所述连接口6为零件内最大的圆环体,中部设有空槽,前后两端具有裂壁,底端表面焊接与挡板2中部上端。

所述控制调节装置4由连接孔401、支撑面板402、调节孔403、底部支撑板404、封盖405组成,所述连接孔401为圆环状结构,上下端分别为圈形,且底端圈形与支撑面板402表面中部焊接,所述支撑面板402为圆盘状结构,底端内部被封盖405贯穿,且支撑面板402通过内部所设的紧固杆串通封盖405两侧,所述封盖405为中空式圆柱体结构,中部设有调节孔403,底端设有底部支撑板404,所述调节孔403表面设有3个圆形空槽,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齿轮与封盖405中部设有的齿轮进行旋紧配合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板404通过上端的连接支撑壁四周与封盖405底端内壁焊接。

本专利所说的调节孔403将生产过程参数的测量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后根据一定的调节规律产生输出信号推动执行器消除偏差量,使该参数保持在给定值附近或按预定规律变化的控制器。

在进行使用时,首先通过连接口6连接外部设备,接着由挡板2对设备进行辅助抵挡,紧固器1对挡板2加以紧固,底端的固定器5进行固定,最后对设备基桩进行连接,通过控制调节装置4内设的连接孔401连接设备,再与支撑面板402进行连接,从而支撑面板402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可进行支撑调节孔403,这样人员对调节孔403进行调节将带动支撑面板402与连接孔401对外部设备进行调节,解决了设备需要相对应的设备才能进行连接工作,无法进行实时调节的问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