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泵站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1462发布日期:2018-09-25 21:34阅读:9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站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体化泵站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泵站把污水从低位管路提升到高位管路,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水泵运行时,只能抽取离泵距离近的颗粒物,距离远的颗粒物随着时间推移沉积在泵站的底部,沉积物的逐渐堆积,形成离水泵远的颗粒物层叠,阻碍水流快速的通过水泵提升到高位水管,影响了泵的使用效率;另外,污水颗粒物堆积在泵站内,挥发有毒有害可燃气体,对泵站的安全和平常的检修存在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泵站清淤装置,避免泵站底部出现颗粒物堆积现象,提高泵站的使用效率,增加泵站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化泵站清淤装置,包括泵体和连接在所述泵体上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设有支水管,所述支水管另一端设有射流器。

优选地,所述支水管上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支水管与所述出水管连接的一端的端部设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射流器为贯通的管,所述射流器的一端为出水口,另一端为进水口。

优选地,所述射流器的外径从所述射流器的中部向所述射流器的所述出水口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射流器的所述进水口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水口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支水管与所述射流器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射流器中部的外壁,设置在所述射流器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支水管与所述射流器连接的一端的端口呈直径逐渐变小的圆台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泵站的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支水管,并在支水管另一端设置射流器,使出水管的一小部分水流入到支水管形成小流量的高压水,这些小流量的高压水经过射流器射出,带动周边的水形成一个紊流,把泵站底部的沉积物搅动和水混合,通过水泵抽离,避免了泵站底部出现颗粒物堆积现象,提高了泵站的使用效率,同时增加泵站的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泵站清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泵站清淤装置的射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射流器,2-单向阀,3-支水管,4-出水管,5-进水口,6-出水口,7-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化泵站清淤装置,包括泵体7和连接在所述泵体7上的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出水口设有支水管3,所述支水管3另一端设有射流器1。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一体化泵站清淤装置,通过在泵站的出水管4的出水口设置支水管3,并在支水管3另一端设置射流器1,使出水管4的一小部分水流入到支水管3形成小流量的高压水,这些小流量的高压水经过射流器1射出,带动周边的水形成一个紊流,把泵站底部的沉积物搅动和水混合,通过水泵抽离,避免了泵站底部出现颗粒物堆积现象,提高了泵站的使用效率,同时增加泵站的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水管3上设有单向阀2。通过设置所述单向阀2,可以防止水流通过所述支水管3倒灌进入所述出水管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水管3与所述出水管4连接的一端的端部设有过滤网。由于所述支水管3直径相对较小,有些较大的颗粒物可能会堵塞所述支水管3,通过设置所述过滤网,可以避免相对较大的颗粒物堵塞所述支水管3。

如图2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射流器1为贯通的管,所述射流器1的一端为出水口6,另一端为进水口5,且所述射流器1的所述进水口5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水口6的外径,所述射流器1的外径从所述射流器1的中部向所述射流器1的出水口6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射流器1的这种设置,可以使从所述进水口5进入的水经过所述射流器1后变成高压水,使小流量的水就能带动大量低压水在入水口形成一个水流,带动入水口后端大范围的底部沉积物的快速通过所述射流器1的所述进水口5,向水泵的吸水口流动,所诉沉积物通过水泵吸取,快速的从低位提升到高位水管,达到清淤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水管3与所述射流器1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射流器1中部的外壁,设置在所述射流器1的内部,所述支水管3与所述射流器1连接的一端的端口呈直径逐渐变小的圆台形。通过端口成这种圆台形设置,可以使从所述出水管4中一小部分进入所述支水管3的水流,在所述射流器1内部射出时获得更大的压力,起到更好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