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8554发布日期:2018-09-28 21:50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杆塔架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中杆塔的常见基础形式有:钻孔灌注桩基础、现浇混凝土基础(板式、台阶式)、桩台式基础、岩石锚桩基础、装配式基础等。其中装配式基础是由多个钢筋混凝土或金属预制部件拼装而成,分为大开挖基础和桩基两种,其施工速度快,节能减排,在缺少砂石、水或冬季不宜现场浇筑混凝土时也可使用。但是,目前常用的装配式基础有以下缺点:

1.装配式大开挖基础工作原理与现浇混凝土基础类似,主要依靠上部覆土来抵抗倾覆和拉拔,与桩基础相比,占地面积大,承载力低;

2.装配式金属基础造价较高,防腐问题制约使用;

3.预制桩基础与上部承台的连接处多使用现浇混凝土,现场施工复杂,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解决了现有装配式基础,主要依靠上部覆土来抵抗倾覆和拉拔,占地面积大、承载力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包括预制桩与承台,所述承台位于预制桩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包括下承台与上承台,所述上承台设有矩形立柱,所述矩形立柱内部沿竖直方向设有用于连接输电杆塔的地脚螺栓,所述预制桩截面为圆形,所述预制桩内部设有以预制桩轴线为中心的四个竖向均布的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顶端设有螺纹,所述预制桩顶端设有圆柱形连接凹槽,所述圆柱形连接凹槽竖向轴线与预埋钢筋轴线同轴,所述预埋钢筋顶端高度低于预制桩顶端平面,所述下承台底端设有与预制桩相配合的圆形定位凹槽,所述下承台与上承台均设有与预埋钢筋相匹配的承台通孔,所述下承台与上承台通过两端设有螺纹的对拉钢筋连接于预埋钢筋,所述对拉钢筋上端连接螺母,下端与预埋钢筋之间通过直螺纹套筒连接。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预制桩中部还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贯通整个预制桩。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对拉钢筋与预埋钢筋的端部螺纹均是墩粗直螺纹。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下承台设有截面为正方形的凸台,所述上承台的底面设有与下承台顶面凸台相匹配的凹坑。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预埋钢筋的下端与地脚螺栓的下端均是棘爪形、弯勾形或T形。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螺母与上承台之间还设有垫片。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螺母顶端还设有混凝土保护帽。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承台通孔孔径不小于三倍的对拉钢筋直径。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下承台可以多个叠合。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使用时,所述承台通孔与对拉钢筋之间的间隙、方形凹槽、出水孔均填充水泥砂浆。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预制率较高,施工现场没有与主体结构受力相关的湿作业,减少了现场施工的作业量,安装完毕后即可进行立塔、架线,工期短。

2.本实用新型中,承台分为下承台和上承台两部分,当承台体积更大时,可以沿高度方向叠加多块下承台,方便现场吊装,每片承台的叠合面上,预留凹坑和凸台,相互咬合以抵抗水平方向的剪力,确保多片承台共同工作。承台中的竖向孔洞直径不小于三倍的对拉钢筋直径,确保即使存在一定施工误差,也能完成安装,地脚螺栓和预埋钢筋的下端加工成棘爪形、弯勾形或T形,增大抗拉拔承载力。

3.对拉钢筋与预埋钢筋的端部螺纹均是墩粗直螺纹,避免了截面削弱,保证了对拉钢筋与预埋钢筋连接处的强度。

4.预制桩的中心预留出水孔,沉桩时地下水可以由此排除,沉桩结束后,用水泥砂浆灌孔,预制钢筋混凝土承台中预留竖向孔洞,对拉钢筋紧固完毕后需用水泥砂浆灌孔并浇筑混凝土保护帽,既能保证对拉钢筋、直螺纹套筒、预埋钢筋、螺母、垫片不被地下水腐蚀,也能防止直螺纹套筒和螺母发生松动。此外,由于施工误差,预制桩桩顶和下承台台底部之间难免会存在缝隙,灌浆可以填充该缝隙,保证桩和承台共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桩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截面的1/2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B截面的1/2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C-C截面的1/2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D-D截面的1/2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E-E截面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1-预制桩;2-下承台;3-上承台;4-地脚螺栓;5-对拉钢筋;6-直螺纹套筒;7-预埋钢筋;8-螺母;9-垫片;10-混凝土保护帽;11-出水孔;12-圆柱形连接凹槽;13-圆形定位凹槽;14-矩形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所示: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包括预制桩1与承台,所述承台位于预制桩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包括下承台2与上承台3,所述上承台3设有侧边中部设有矩形立柱14,所述矩形立柱14内部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输电塔的地脚螺栓4,所述预制桩1截面为圆形,所述预制桩1内部设有以预制桩1轴线为中心的四个竖向均布的预埋钢筋7,所述预埋钢筋7顶端设有螺纹,所述预制桩1顶端设有圆柱形连接凹槽12,所述圆柱形连接凹槽12竖向轴线与预埋钢筋7轴线同轴,所述预埋钢筋7顶端高度低于预制桩1顶端平面,所述下承台2底端设有与预制桩相配合的圆形定位凹槽13,所述下承台2与上承台3均设有与预埋钢筋7相匹配的承台通孔,所述下承台2与上承台3通过两端设有螺纹的对拉钢筋5连接于预埋钢筋7,所述对拉钢筋5上端连接螺母8,下端与预埋钢筋7之间通过直螺纹套筒6连接。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预制桩1中部还设有出水孔11,所述出水孔11贯通整个预制桩1。出水孔11可以将沉桩时的地下水排出,待沉桩完成之后出水孔11需用砂浆填充。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对拉钢筋5与预埋钢筋7的端部螺纹均是墩粗直螺纹。墩粗直螺纹避免了截面消弱,增加了对拉钢筋5与预埋钢筋7的强度。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下承台2设有上表面截面为正方形的凸台,所述上承台3的底面设有与下承台2顶面凸台相匹配的凹坑。凹坑与凸台是相匹配的,当上承台3放置于下承台2上时,二者互相配合,一方面能够保证上下承台通孔的同轴度,另一方面,在工作时,凹坑与凸台也能够抵抗水平方向的剪力,特别是多块承台叠加工作时。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预埋钢筋7的下端与地脚螺栓4的下端均是棘爪形、弯勾形或T形。棘爪形、弯勾形或T形能够增加预埋钢筋7的下端与地脚螺栓4与预制桩1及上承台3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大抗拉拔承载力。

如图4所示: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螺母8与上承台3之间还设有垫片9,单个垫片9上有四个通孔,四个通孔与单个预制桩1的四个对拉钢筋相匹配,增加了螺母8与上承台之间的受力面积。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螺母8顶端还设有混凝土保护帽10。保护帽10对螺母8起到防松、防腐作用。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承台通孔孔径不小于三倍的对拉钢筋5直径。当承台之间存在误差时,直径较大的承台通孔可以确保对拉钢筋5的顺利穿入。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下承台2可以多个叠合。当承台体积要求较大时,下承台2可以多个叠加使用,方便运输与安装。

前述的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装配式承台桩基础,其特征是:所述承台通孔与对拉钢筋5之间的间隙以及圆柱形连接凹槽12均填充水泥砂浆。施工完毕之后在承台通孔与对拉钢筋5支架填充水泥砂浆,增强了承台的一体性,同时也可填充预制桩1与下承台2之间间隙。

使用时,首先将预制桩1沉在地下,对于挤土效应严重或者地质条件特别坚硬时,需要预先成孔,然后再沉桩,并将地下水由出水孔11排出,此后在出水孔中灌入水泥砂浆,将对拉钢筋5和预埋钢筋7用直螺纹套筒6进行连接,再安装下承台2和上承台3,在承台通孔内灌入水泥砂浆,盖上垫片9,紧固螺母8,最后浇筑混凝土保护帽10,混凝土保护帽10的模板具有一定刚度,能承受上部覆土的重量,混凝土保护帽10浇筑后不拆模,直接进行土方回填。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