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续墙管线原位保护施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92347发布日期:2018-07-07 19:30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科学,具体是一种地下连续墙管线原位保护施工的方法。

[

背景技术:
]

目前,地下连续墙施工是城市建设项目深基坑工程最常用的围护结构施工方法之一,但是,在围护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地下连墙墙的施工经常会受到城市市政管线的制约和影响,同时,由于传统的地下连续墙施工只能直上直下的进行成槽,且成槽时不能有障碍物,不能在市政管线下方进行土体掏挖,所以施工单位往往需要改迁大量的地下管线;另外,地下管线改迁涉及的产权单位多、协调工作量大、时间长、对项目工期影响大,容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管线原位保护施工方法可以实现在管线不改迁的条件下,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并确保管线的安全以及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一种不需进行管线改迁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和管线原位保护方法,解决地下连续墙只能直上直下施工的技术难题,以缩短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减少管线改迁工作,而设计一种地下连续墙管线原位保护施工的方法,方法具体如下:

a.探沟开挖:根据管线分布图,进行管线探沟开挖,初步探明管线的种类、走向、埋深和宽度;

b.管线定位测量:用全站仪和钢尺,精确测量和定位管线的埋深、宽度、高度、上下表面标高及走向;

c.管线边土方开挖:导墙施工前,管线50cm范围内的土方应采用人工方式开挖,以防对管线造成破坏;

d.管线包裹:用橡胶对管线进行包裹,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

e.管线保护箱安装:管线包裹后,采用钢板焊接成矩形框,把管线包裹在内,矩形框长度与橡胶包裹的长度保持一致,焊接完成后,采用方木临时固定矩形框位置,后期导墙钢筋绑扎时,将保护箱嵌入导墙结构内;

f.导墙施工;

g.泥浆制备;

h.成槽施工:原位保护施工地下连续墙应作为首开幅进行施工,成槽前先在地墙上设置管线定位钢板,以标示管线保护箱两侧位置,帮助在成槽过程中确定管线位置,原位保护施工地下连续墙成槽时,按照管线位置划分为三个槽进行施工,分别是左槽、右槽和中槽,成槽时,先成左槽和右槽,再成管线下方的中槽,中槽成槽时,需要对管线下方的土体进行掏挖,土体掏挖时要对成槽机抓斗进行改造,在抓斗两侧分别焊接一付刮刀,抓斗改造完毕后,从左槽和右槽槽内分别对管线下方土体进行切削,直到管线下方土体清除高度达到成槽机抓斗高度后停止切削土体,切割掉斗槽上的刮刀,然后下放、平移抓斗至管线下方,清除管线下方土体,成槽完毕后,超声波沿地墙长度方向检测,确保将管线下方的土体全部清除,保证地墙的整体性;

i.钢筋笼制作;

j.吊放钢筋笼入槽;

k.混凝土浇筑。

所述管线包裹步骤具体如下:包裹橡胶的长度取以下两个值的大者:a)连续墙设计厚度加1m;b)连续墙设计厚度加上两侧导墙设计厚度。

所述导墙施工具体步骤如下:沟槽开挖深度至少需超过管线埋深1m,导墙采用左、右倒l形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为通长的整体的钢筋混凝土墙,导墙的净距大于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宽度40mm,导墙顶标高随地面标高,导墙深度要保证导墙底到套管底的距离不小于1m。

所述的成槽施工步骤中土体掏挖采用设备如下:包括刮刀、毛刷、连接块、挡板和固定板,刮刀和用于连接毛刷的连接块平行设置,刮刀和连接块之间通过若干肋板连接,刮刀一端和连接块一端分别连接挡板,挡板上设有连接板和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插销,刮刀另一端开设有十字钢板刮槽,连接块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毛刷,固定板焊接到成槽机抓斗两侧,并通过插销将刷壁器与成槽机抓斗连接到一起。

所述原位保护施工的地下连续墙成槽深度要比设计深度深1~2m。

所述钢筋笼制作具体步骤如下:钢筋笼采用分幅设计,以管线保护箱一侧边界为分幅线,将钢筋笼分为两幅,采用雌雄头结构,并采用工字钢接头形式,分别为雌头钢筋笼和雄头钢筋笼。

所述吊放钢筋笼入槽具体步骤如下:吊放钢筋笼入槽应分片进行,首先进行雄头钢筋笼的吊放,待钢筋笼入槽至余地面上2~3米,切割管线位置钢筋,然后继续入槽至设计深度,再平移钢筋笼至管线下方,入槽前先在雄头钢筋笼最靠近底部的横向桁架上固定一钢索,钢索上方安装在履带吊的吊钩上,以便入槽偏移后拖拽,雄头钢筋笼吊装完成后,用超声波检测工字钢垂直度,确保雄头钢筋笼垂直后,工字钢后超挖宽槽段以碎石填实,然后再吊放雌头钢筋笼入槽,雌头钢筋笼应尽量靠近雄头钢筋笼,保证两片钢筋笼的间隙不大于20cm。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避免了管线改迁的影响,缩短了工程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

2、实现了非直上直下的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解决了管线下方土体掏挖的技术难题;

3、提出了完整的管线原位保护方法;

4、解决了地墙分幅和平移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线原位保护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分槽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抓斗改造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刮刀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钢筋笼分幅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吊放钢筋笼入槽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刷壁器位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图中:1-1导墙;1-2管线;1-3钢板;1-4橡胶;1-5地下连续墙;2-1左槽;2-2右槽;2-3中槽;2-5管线保护箱;3-1斗体;3-2抓斗;3-3刮刀;3-4刷壁器;4-1刀身;4-2刀齿;5-1雌头钢筋笼;5-2雄头钢筋笼;5-4导管;6-3雄头钢筋笼;6-4雌头钢筋笼;6-5工字钢;6-6吊筋;6-7履带吊;6-8回填沙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8,一种地下连续墙管线原位保护施工的方法,方法具体如下:

a.探沟开挖:根据管线1-2分布图,进行管线探沟开挖,初步探明管线的种类、走向、埋深和宽度;

b.管线定位测量:用全站仪和钢尺,精确测量和定位管线的埋深、宽度、高度、上下表面标高及走向;

c.管线边土方开挖:导墙施工前,管线50cm范围内的土方应采用人工方式开挖,以防对管线造成破坏;

d.管线包裹:用橡胶1-4对管线进行包裹,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

e.管线保护箱2-5安装:管线包裹后,采用钢板焊接成矩形框,把管线包裹在内,矩形框长度与橡胶包裹的长度保持一致,焊接完成后,采用方木临时固定矩形框位置,后期导墙1-1钢筋绑扎时,将保护箱嵌入导墙结构内;

f.导墙1-1施工;

g.泥浆制备;

h.成槽施工:原位保护施工地下连续墙1-5应作为首开幅进行施工,成槽前先在地墙上设置管线定位钢板1-3,以标示管线保护箱2-5两侧位置,帮助在成槽过程中确定管线位置,原位保护施工地下连续墙成槽时,按照管线1-2位置划分为三个槽进行施工,分别是左槽2-1、右槽2-2和中槽2-3,成槽时,先成左槽2-1和右槽2-2,再成管线下方的中槽2-3,中槽2-3成槽时,需要对管线下方的土体进行掏挖,土体掏挖时要对成槽机抓斗3-2进行改造,在抓斗3-2两侧分别焊接一付刮刀3-3,抓斗改造完毕后,从左槽2-1和右槽2-2槽内分别对管线下方土体进行切削,直到管线下方土体清除高度达到成槽机抓斗高度后停止切削土体,切割掉斗槽上的刮刀,然后下放、平移抓斗3-2至管线1-2下方,清除管线下方土体,成槽完毕后,超声波沿地墙长度方向检测,确保将管线下方的土体全部清除,保证地墙的整体性;

i.钢筋笼制作;

j.吊放钢筋笼入槽;

k.混凝土浇筑。

参见图1-3所述管线包裹步骤具体如下:包裹橡胶的长度取以下两个值的大者:a)连续墙设计厚度加1m;b)连续墙设计厚度加上两侧导墙设计厚度。

参见图1-2所述导墙施工具体步骤如下:沟槽开挖深度至少需超过管线埋深1m,导墙采用左、右倒l形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为通长的整体的钢筋混凝土墙,导墙的净距大于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宽度40mm,导墙1-1顶标高随地面标高,导墙深度要保证导墙底到套管底的距离不小于1m。

参见图8所述的成槽施工步骤中土体掏挖采用设备如下:刷壁器3-4包括刮刀、毛刷、连接块、挡板和固定板,刮刀和用于连接毛刷的连接块平行设置,刮刀和连接块之间通过若干肋板连接,刮刀一端和连接块一端分别连接挡板,挡板上设有连接板和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插销,刮刀另一端开设有十字钢板刮槽,连接块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毛刷,固定板焊接到成槽机抓斗3-2两侧,并通过插销将刷壁器与成槽机抓斗连接到一起。

所述原位保护施工的地下连续墙1-5成槽深度要比设计深度深1~2m。

参见图7所述钢筋笼制作具体步骤如下:钢筋笼采用分幅设计,以管线保护箱一侧边界为分幅线,将钢筋笼分为两幅,采用雌雄头结构,并采用工字钢接头形式,分别为雌头钢筋笼6-4和雄头钢筋笼6-3。

参见图6-7所述吊放钢筋笼入槽具体步骤如下:吊放钢筋笼入槽应分片进行,首先进行雄头钢筋笼的吊放,待钢筋笼入槽至余地面上2~3米,切割管线位置钢筋,然后继续入槽至设计深度,再平移钢筋笼至管线下方,入槽前先在雄头钢筋笼最靠近底部的横向桁架上固定一钢索,钢索上方安装在履带吊6-7的吊钩上,以便入槽偏移后拖拽,雄头钢筋笼吊装完成后,用超声波检测工字钢6-5垂直度,确保雄头钢筋笼垂直后,工字钢后超挖宽槽段以碎石填实,然后再吊放雌头钢筋笼入槽,雌头钢筋笼应尽量靠近雄头钢筋笼,保证两片钢筋笼的间隙不大于20cm。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8。

1.探沟开挖:根据管线分布图,进行管线探沟开挖,探沟开挖深度以图纸标明的管线埋深为参考,初步探明管线的种类、走向、埋深和宽度;

2.管线定位测量:用全站仪和钢尺,精确测量和定位管线的埋深、宽度、高度、上下表面标高及走向;

3.管线边土方开挖:导墙施工前,管线50cm范围内的土方应采用人工方式开挖,以防对管线造成破坏;

4.管线包裹:用橡胶对管线进行包裹,可起到防撞缓冲的作用,包裹橡胶的长度取以下两个值的大者:a)连续墙设计厚度加1m;b)连续墙设计厚度加上两侧导墙设计厚度(管线穿越部位),如图2所示;

5.管线保护箱安装:管线包裹后,根据管线的宽度和高度,用1cm厚的钢板焊接成矩形框,把管线包裹在内,矩形框长度与橡胶包裹的长度保持一致,如图2所示。焊接完成后,采用方木临时固定矩形框位置,后期导墙钢筋绑扎时,将保护箱嵌入导墙结构内;

6.导墙施工:首先进行导墙沟槽的开挖,沟槽开挖深度至少需超过管线埋深1m,导墙采用“┓┏“型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为通长的整体的钢筋混凝土墙,导墙混凝土采用c30,导墙的净距大于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宽度40mm,导墙顶标高随地面标高,导墙深度要保证导墙底到套管底的距离不小于1m;

7.泥浆制备:因为原位保护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间相对较长,为了确保施工期间槽壁的稳定性,原位保护施工槽段应当使用特殊配制的优质泥浆,泥浆的配比应根据土质情况和地下水位情况进行调整;

8.成槽施工:原位保护施工地下连续墙应作为首开幅进行施工,并且应根据管线的宽度、地墙的宽度、施工机械类型、设计图纸和场地条件进行调幅,成槽前先在地墙上设置管线定位钢板,以标示管线保护箱两侧位置,帮助在成槽过程中确定管线位置,原位保护施工地下连续墙成槽时,按照管线位置划分为三个槽进行施工,分别是左槽、右槽和中槽,如图3所示。成槽时,先成左槽和右槽(无先后顺序),再成管线下方的中槽,中槽成槽时,需要对管线下方的土体进行掏挖,土体掏挖时要对成槽机抓斗进行改造,在抓斗两侧分别焊接一付刮刀,如图4,刮刀采用3cm厚钢板加工,长度由需要切削的土体宽度决定,钢板一端切割成锯齿状,锯齿深度不小于8cm,如图5;抓斗改造完毕后,从左槽和右槽槽内分别对管线下方土体进行切削,直到管线下方土体清除高度达到成槽机抓斗高度后停止切削土体,切割掉斗槽上的刮刀,然后下放、平移抓斗至管线下方,清除管线下方土体。成槽完毕后,超声波沿地墙长度方向(x轴—x’轴)检测,确保将管线下方的土体全部清除,保证地墙的整体性。原位保护施工的地下连续墙成槽深度要比设计深度深1~2m;

9.钢筋笼制作:钢筋笼采用分幅设计,以管线保护箱一侧边界为分幅线,将钢筋笼分为两幅,采用“雌雄头”设计,并采用工字钢接头形式,分别为雌头钢筋笼和雄头钢筋笼,如图6所示;

10.吊放钢筋笼入槽:吊放钢筋笼入槽应分片进行。首先进行雄头钢筋笼的吊放,待钢筋笼入槽至余地面上2~3米(根据管线的埋深确定),切割管线位置钢筋,然后继续入槽至设计深度,再平移钢筋笼至管线下方。入槽前先在雄头钢筋笼最靠近底部的横向桁架上固定一钢索,钢索上方安装在履带吊的吊钩上,以便入槽偏移后拖拽。雄头钢筋笼吊装完成后,用超声波检测工字钢垂直度,确保雄头钢筋笼垂直后,工字钢后超挖宽槽段以碎石填实。然后再吊放雌头钢筋笼入槽,雌头钢筋笼应尽量靠近雄头钢筋笼,保证两片钢筋笼的间隙不大于20cm。吊装过程如图7所示;

11.混凝土浇筑:连续浇筑混凝土至地下连续墙设计标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