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79794发布日期:2019-11-20 00:53阅读:1372来源:国知局
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

从广义上来说,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大型建筑体在修筑中,桩基作为建筑体的基础部件。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

钢筋笼主要起的作用跟柱子纵向钢筋的受力是同理,主要起抗拉作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是很低。对桩身混凝土起到约束的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水平力。

在桥涵或者高层建筑施工时,根据要求可能要求基础进行打桩,方法是用利用机器冲孔和水磨钻孔,并且孔深达到设计要求,然后向桩孔下放钢筋笼,再插入导管进行混凝土浇注。

部分种类桩基在修筑中,需要先将各个主体钢筋垂直于地面放置,并将其位置固定,围成圆形,然后再用钢丝绳将其围起来,形成纵横交错的钢筋笼,然后再将钢筋笼移入放置桩基的凹坑中,再进行后续的水泥浇筑作业。

在制造钢筋笼中,通常小型的钢筋笼由工人徒手在工地现场制造,而现在没有便于人工制造钢筋笼的相关装置,需要多个工人扶持住主体钢筋,然后另外一个工人用钢丝绳将柱体钢筋围起来。这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解决现有的钢筋笼生产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且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各个安装孔中分别各安装一个弹性橡胶筒,且使橡胶筒的封闭端与安装孔的孔底接触;

步骤b:在各个橡胶筒的中心孔中分别各放置一个螺栓,螺栓的杆部末端穿过通孔后位于支撑块的底部,并与螺母连接;

步骤c:将支承筒的一端与支撑块的底部拆卸连接;

步骤d:将支承筒远离支撑块的一端放置在地面上;

步骤e:将主体钢筋分别各插入一个橡胶筒的中心孔中,并按照传统的钢筋笼的生产工艺进行钢筋笼的生产;

步骤f:钢筋笼生产完成后,将柱体钢筋从橡胶筒中拔出。

橡胶筒的设置,消除了主体钢筋与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利于各个主体钢筋均处于垂直于地面的固定位置,继而便于后续的钢丝绳围绕作业的顺利进行,无需工人扶持固定住主体钢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长期使用中,橡胶筒的内壁会因主体钢筋的摩擦而产生磨损甚至划裂,因此设置螺栓以及支撑筒。当橡胶筒受损后,松卸螺母,将螺栓从橡胶筒的中心孔中退出,然后取下橡胶筒,并更换上新的橡胶筒即可。支承筒的设置便于使用支撑块时,螺栓的杆部末端不与地面接触,提升了支撑块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为圆柱形,其轴线垂直于地面,在支撑块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支撑块的轴线中心对称,所述橡胶筒的一端为开放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在橡胶筒的封闭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向支撑块的底面延伸并贯穿支撑块;

所述支撑筒两端均为开放端,且支承筒的轴线与支撑块的轴线重合。

支承筒与支撑块拆卸连接,便于取下支撑筒,松卸或者拧紧螺母;螺栓等部件结构的设置,便于本发明后期的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承筒上靠近支撑块的一端设置有磁铁,支承筒通过磁铁吸附在支撑块1的底面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承筒上远离支撑块的一端设置有防滑橡胶层。

防滑橡胶层的设置增大了支承筒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支承筒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消除了主体钢筋与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利于各个主体钢筋均处于垂直于地面的固定位置,继而便于后续的钢丝绳围绕作业的顺利进行,无需工人扶持固定住主体钢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

2、本发明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螺栓等部件结构的设置,便于本发明后期的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

3、本发明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防滑橡胶层的设置增大了支承筒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支承筒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仰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为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支撑块,2-安装孔,3-橡胶筒,4-螺栓,5-螺母,6-支承筒,7-磁铁,8-橡胶层,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用于桩基钢筋笼的支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各个安装孔2中分别各安装一个弹性橡胶筒3,且使橡胶筒3的封闭端与安装孔2的孔底接触;

步骤b:在各个橡胶筒3的中心孔中分别各放置一个螺栓4,螺栓4的杆部末端穿过通孔后位于支撑块1的底部,并与螺母5连接;

步骤c:将支承筒6的一端与支撑块1的底部拆卸连接;

步骤d:将支承筒6远离支撑块1的一端放置在地面上;

步骤e:将主体钢筋分别各插入一个橡胶筒3的中心孔中,并按照传统的钢筋笼的生产工艺进行钢筋笼的生产;

步骤f:钢筋笼生产完成后,将柱体钢筋从橡胶筒3中拔出。

橡胶筒3的设置,消除了主体钢筋与安装孔2之间的间隙,利于各个主体钢筋均处于垂直于地面的固定位置,继而便于后续的钢丝绳围绕作业的顺利进行,无需工人扶持固定住主体钢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长期使用中,橡胶筒3的内壁会因主体钢筋的摩擦而产生磨损甚至划裂,因此设置螺栓4以及支撑筒6。当橡胶筒3受损后,松卸螺母5,将螺栓4从橡胶筒3的中心孔中退出,然后取下橡胶筒3,并更换上新的橡胶筒3即可。支承筒6的设置便于使用支撑块1时,螺栓4的杆部末端不与地面接触,提升了支撑块1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1为圆柱形,其轴线垂直于地面,在支撑块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2,所述安装孔2沿支撑块1的轴线中心对称,所述橡胶筒3的一端为开放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在橡胶筒3的封闭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向支撑块1的底面延伸并贯穿支撑块1;

所述支撑筒6两端均为开放端,且支承筒6的轴线与支撑块1的轴线重合。

支承筒6与支撑块1拆卸连接,便于取下支撑筒6,松卸或者拧紧螺母5;螺栓4等部件结构的设置,便于本发明后期的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承筒6上靠近支撑块1的一端设置有磁铁7,支承筒6通过磁铁7吸附在支撑块1的底面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承筒6上远离支撑块1的一端设置有防滑橡胶层8。

防滑橡胶层8的设置增大了支承筒6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支承筒6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