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支撑筒及其使用方法和静载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71388发布日期:2018-09-18 20: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阻力支撑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其内部中空,所述筒体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杆体,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筒体内部,所述杆体倾斜设置,并且所述杆体以可旋转至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伸出的方式设置;

提升索,其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杆体上,所述提升索第二端从所述筒体的顶部穿出,所述提升索的第一端在所述杆体上的连接点位于所述杆体的旋转轴下方,使得向上提升所述提升索时,所述杆体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力支撑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回收索,所述回收索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杆体上,所述回收索的第二端从所述筒体的顶部穿出,所述回收索的第一端在所述杆体上的固定点位于所述杆体的旋转轴上方,使得向上提升所述回收索时,所述杆体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缩回所述筒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力支撑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均固定在所述杆体上,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分居所述杆体的旋转轴两侧,并且在所述杆体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时,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分别遮蔽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力支撑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所述上承压板和所述下承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杆体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部分,并且所述上承压板和所述下承压板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所述杆体的旋转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力支撑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升杆,其一端与所述杆体铰接,并且铰接点位于所述杆体的旋转轴下方,所述提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提升索的第一端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力支撑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杆体转轴和两个转轴孔洞,所述两个转轴孔洞设置于所述筒体另一相对的两侧表面,所述杆体转轴两端分别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两个转轴孔洞内,所述杆体固定在所述杆体转轴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力支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两端均形成尖刺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力支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顶部和底部和侧部连接的区域均圆弧过渡。

9.阻力支撑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钻孔;

将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阻力支撑筒吊放入钻好的孔洞内;

用提升装置提升提升索,至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遮蔽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阻力支撑筒使用完后,释放提升索,提升回收索使得杆体两端缩回筒体,并继续提升回收索至所述阻力支撑筒返回地面。

10.使用阻力支撑筒的静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钻孔;

将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阻力支撑筒吊放入钻好的孔洞内;

用提升装置提升提升索,至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遮蔽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将提升索与反力梁连接;

在待测桩基顶部放置千斤顶,利用反力梁为千斤顶提供反力进行静载检测;

静载检测完成后,释放提升索,提升回收索使得杆体两端缩回筒体,并继续提升回收索至所述阻力支撑筒返回地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