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992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1520479810.X公开了一种桥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车,所述检测车底部设有车轮;还包括与检测车顶部相连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有观测口;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有检测端;所述检测端上设有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和照明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检测车内部的中央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无线收发模块和电源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所述电源模块还与照明模块连接。该实用新型能够适应桥梁的复杂结构进行高效检测,同时具备智能化,能够远程传送信息。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问题:1.照明模块的亮度不能够调节,没有达到节能的效果;2.摄像头与桥底之间的距离不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效果明显、使用方便的桥梁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检测装置,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车体顶端的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底端的滚轮,所述连接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底端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端头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高度可调装置;所述第二横杆上设置有照明灯和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照明灯和光照强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空心筒、顶端与所述第一横杆连接的实心杆,所述实心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空心筒内,所述空心筒的左右两侧内壁均沿所述空心筒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导向轨道,两条所述导向轨道之间可滑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设置伺服电机,所述空心筒内位于所述伺服电机上方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上设置有贯穿整个所述挡块的长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穿过所述长孔的螺纹杆,所述长孔内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杆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实心杆的底部设置有圆槽,所述圆槽内可活动设置有活动块,所述螺纹杆的顶部与所述活动块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伺服电机控制按钮组。

优选地,上述的桥梁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空心筒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实心杆穿过所述盖板并与所述盖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桥梁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PLC、伺服驱动器、与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模数转换器、与所述照明灯电性连接的数模转换器,所述PLC与所述电源模块、摄像头、伺服电机控制按钮组、伺服驱动器、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桥梁检测装置,其中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包括上管体、下管体、通过螺纹连接在下管体上的紧固螺丝、设置在所述上管体顶部的限位板,所述上管体的顶端与所述车体的底部连接,底端穿过所述限位板并延伸至所述下管体内,所述紧固螺丝的端头延伸至所述下管体的内腔中并与所述上管体的外壁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光照强度传感器能够自动检测外界的光照强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光照强度自动控制照明灯的亮度,这样设计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效果明显;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连接装置的高度,进而对摄像头到桥底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用起来方便;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按钮组可控制伺服电机旋转,进而带动螺纹杆旋转,由于长孔内设置有与螺纹杆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使得螺纹杆上下运动,进而使得实心杆上下运动,这就实现了连接装置的高度调节,这样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防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车体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2、3、4所示,一种桥梁检测装置,包括车体1、设置在车体1内的控制模块、电源模块10、设置在车体1顶端的连接装置2、设置在车体1底端的滚轮11,连接装置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横杆31,第一横杆31的底端设置有竖杆32,竖杆3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横杆33,第二横杆33的端头设置有摄像头34。连接装置2为高度可调装置;第二横杆33上设置有照明灯35和光照强度传感器36。

连接装置2包括设置在车体1上的空心筒21、顶端与第一横杆31连接的实心杆22,实心杆22的底端延伸至空心筒21内,空心筒2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沿空心筒21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导向轨道23,两条导向轨道23之间可滑动设置有滑动板24,滑动板24上设置伺服电机25,空心筒21内位于伺服电机25上方设置有挡块26,挡块26上设置有贯穿整个挡块26的长孔,伺服电机2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穿过长孔的螺纹杆27,长孔内设置有与螺纹杆27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实心杆22的底部设置有圆槽,圆槽内可活动设置有活动块28,螺纹杆27的顶部与活动块28连接,车体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控制按钮组40。其中控制模块包括PLC41、伺服驱动器42、与光照强度传感器36电性连接的模数转换器43、与照明灯35电性连接的数模转换器44,PLC41与电源模块10、摄像头34、伺服电机控制按钮组40、伺服驱动器42、模数转换器43、数模转换器44电性连接。模数转换器43能够将光照强度传感器36检测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递给PLC41。

其中空心筒2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50,实心杆22穿过盖板50并与盖板50滑动连接,这样设计防止了实心杆22晃动。

其中车体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装置6,防滑装置6包括上管体61、下管体62、通过螺纹连接在下管体62上的紧固螺丝63、设置在上管体61顶部的限位板64,上管体61的顶端与车体1的底部连接,底端穿过限位板64并延伸至下管体64内,紧固螺丝63的端头延伸至下管体62的内腔中并与上管体61的外壁紧密接触。松开紧固螺丝63,抽插上管体61然后锁紧紧固螺丝63可以实现防滑装置6的长短调节;用户可以将防滑装置6的长度调长,使得下管体62与地面接触,从而起到了刹车的作用,防止了车体1自行移动。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