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泄物固液分离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07172发布日期:2018-09-21 23:1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泄物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受人们如厕的习惯及方便性所决定,现有的绝大多数如厕设施,大小便都是排放在一起的,这样处理起来很不方便;若如厕时,要求人们将大小便分开排泄,又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不容易处理如厕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味,受目前方便及清洁效果好的方式是冲水的方式所决定,即使如厕时,大小便分开排泄,但是,若采用冲水清洁,混入大便中的水也显著减弱大小便分开排泄所带来的好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不改变人们如厕习惯,同时,又能将大小便分开,以便进行有效处理的排泄物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排泄物固液分离方法是这样实现的,设置带有缺口的圆环状槽,圆环状槽的内外两侧壁是格栅状侧壁或者是网状侧壁,圆环状槽内设置有至少两块同步沿圆环状槽转动的刮板将圆环状槽分隔成两个以上的区域,圆环状槽缺口下面是固体收集容腔,圆环状槽下面是液体收集容腔,如厕时的排泄物排泄到圆环状槽内,排泄物中的液体沿通过侧壁的格栅口或者网孔流出圆环状槽外并落入下面的液体收集容腔内,排泄物中的固体留在圆环状槽内,刮板同步沿圆环状槽移动,将排泄物中的固体物刮移到缺口处并从缺口处落入固体收集容腔内,这样,刮板同步循环沿圆环状槽移动,连续不断地将落入圆环状槽内的排泄物中的固体刮入固体收集容腔内,而排泄物中的液体侧透过格栅或者网孔落入下面的液体收集容腔内,分离开来的液体和固体就能分别进行处理,以提升处理的效率及效果。

本发明排泄物固液分离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带有缺口的圆环状槽、由动力带动的同步沿圆环状槽移动的至少两块设置在圆环状槽内的刮板、固体收集容腔、液体收集容腔,圆环状槽的内外两侧壁是格栅状侧壁或者是网状侧壁,固体收集容腔位于圆环状槽的缺口的下面,液体收集容腔位于圆环状槽的下面。

动力包括设置在圆环状槽中部的电机,由电机带动的转动架,刮板连接在转动架上。

圆环状槽上设置有盖,在靠近缺口处的圆环状槽的上面的盖上设置有安装孔。这样,如厕装置(如厕兜、坐便器)的排泄管就能插入安装孔内。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既不改变人们如厕习惯,同时,又能将大小便分开,以便进行有效处理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去除盖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排泄物固液分离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带有缺口1的圆环状槽2、由动力a带动的同步沿圆环状槽移动的呈十字分布的四块设置在圆环状槽2内的刮板3、固体收集容腔4、液体收集容腔5,圆环状槽2的内外两侧壁2a是格栅状侧壁或者是网状侧壁,固体收集容腔4的入口4a位于圆环状槽2的缺口1的下面,液体收集容腔5的入口5a位于圆环状槽2的两侧。液体收集容腔5的入口5a呈带缺口的圆环状,圆环状槽2位于液体收集容腔5的圆环状入口5a内。

动力a包括设置在圆环状槽2中部的电机6,由电机6带动的转动架7,刮板3固定连接在转动架7上。

圆环状槽2上设置有盖8,在靠近缺口1处的圆环状槽2的上面的盖8上设置有安装孔9。这样,如厕装置10(如厕兜、坐便器)的排泄管11就能插入安装孔9内。

刮板3的靠在圆环状槽2侧壁2a的侧边上设置有钢丝刷12。工作时,通过钢丝刷12清洁侧壁2a的格栅或者网孔,以保持格栅或者网孔的通畅。刮板3的靠在圆环状槽2侧壁2a的侧边上设置有镶嵌槽13,钢丝刷12设置在镶嵌槽13内。

本发明排泄物固液分离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如厕时的排泄物排泄到圆环状槽2内,排泄物中的液体沿通过侧壁2a的格栅口或者网孔流出圆环状槽2外并落入下面的液体收集容腔5内,排泄物中的固体留在圆环状槽2内,刮板3同步沿圆环状槽2移动,将排泄物中的固体物刮移到缺口1处并从缺口1处落入固体收集容腔4内,这样,刮板3同步循环沿圆环状槽2移动,连续不断地将落入圆环状槽2内的排泄物中的固体刮入固体收集容腔4内,而排泄物中的液体侧透过格栅或者网孔落入下面的液体收集容腔5内,分离开来的液体由液体微生物处理装置14处理,固体通过加入带有菌种的添加物(如木糠)并混合加热处理,成为没有异味的固体肥料后,排出固体收集容腔4。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排泄物固液分离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缺口的圆环状槽、由动力带动的同步沿圆环状槽移动的至少两块设置在圆环状槽内的刮板、固体收集容腔、液体收集容腔,圆环状槽的内外两侧壁是格栅状侧壁或者是网状侧壁,固体收集容腔位于圆环状槽的缺口的下面,液体收集容腔位于圆环状槽的下面。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既不改变人们如厕习惯,同时,又能将大小便分开,以便进行有效处理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己阿已磁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2
技术公布日:2018.09.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