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18387发布日期:2018-11-20 22:02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本发明涉及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这条预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就叫做后浇带,同时后浇带还具有调整高低楼盘之间的压力差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调整相邻两个楼盘施工的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调整相邻两个楼盘的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的作用。

在高层建筑物中,后浇带具备断面大以及钢筋密集的特点,在支设模板时其难度极大,且长时间不能封闭,不能进行及时的覆土,对结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容易落入垃圾和杂物,限制性较大,同时还需要根据楼板的长度设定钢筋的长度,难以随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需要在施工现场对后浇带进行加工,危险性大、效率低、速度慢、成本高。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包括第一主钢筒、第二主钢筒和吊拉螺杆,所述第一主钢筒的外侧设置有防水涂层,所述防水涂层通过静电喷涂固定在所述第一主钢筒上,所述第一主钢筒的内侧设置有定距凸块,所述第二主钢筒外侧设置有所述防水涂层,所述防水涂层通过静电喷涂固定在所述第二主钢筒上,所述第二主钢筒内侧设置有所述定距凸块,所述第一主钢筒与所述第二主钢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定型管套和第二定型管套,所述第一主钢筒与所述第一定型管套焊接连接,所述第二主钢筒与所述第一定型管套焊接连接,所述第一主钢筒与所述第二定型管套焊接连接,所述第二主钢筒与所述第二定型管套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定型管套通过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与所述第一主钢筒相连接,所述第一定型管套通过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与所述第二主钢筒相连接,所述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与所述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之间设置有竖向连接钢筋,所述竖向连接钢筋之间设置有填充泡沫板,所述吊拉螺杆设置在所述第一主钢筒和所述第二主钢筒的中间,所述吊拉螺杆的两侧设置有梳型格构式骨架,所述吊拉螺杆的中间设置有止水环,所述第二主钢筒的中间设置有带肋下预制板,所述带肋下预制板与所述吊拉螺杆相连接,所述带肋下预制板与所述吊拉螺杆相连接,所述带肋下预制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泵管,所述带肋下预制板与所述泵管连通,所述泵管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肋板,所述泵管与所述固定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型管套与所述第一主钢筒通过内六角螺栓相连接,所述带肋下预制板由外环集水套筒、集水凹槽、装配立柱组成,所述集水凹槽设置在所述外环集水套筒内部,所述装配立柱设置在所述集水凹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定距凸块之间的距离为十厘米,所述定距凸块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主钢筒和所述第二主钢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钢筒、所述第二主钢筒、所述第一定型管套和所述第二定型管套构成一个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与所述竖向连接钢筋焊接连接,所述竖向连接钢筋与所述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泡沫板与所述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所述竖向连接钢筋、所述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嵌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钢筒、所述第二主钢筒、所述第一定型管套、所述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所述竖向连接钢筋、所述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所述第二定型管套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梳型格构式骨架的长度为所述梳型格构式骨架与所述吊拉螺杆距离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内六角螺栓的数量为四个,等距分布在所述第一主钢筒与所述第一定型管套交接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钢筒与所述第二定型管套、所述第二主钢筒与所述第一定型管套、所述第二主钢筒与所述第二定型管套分别通过所述内六角螺栓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的施工方法,应用于上述后浇带设备中,具体的施工方法为:

a、预制加工:根据工程后浇带的宽度,由所述定距凸块确定本发明的尺寸,并通过所述定距凸块将所述第一定型管套、所述第二定型管套分别与所述第一主钢筒、所述第二主钢筒进行固定,形成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框架。

b、中心构架的焊接加工:通过焊接设备,分别将所述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所述竖向连接钢筋、所述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焊接成型,将本发明的中心结构进行固定。

c、导水装置的定位安装:将所述带肋下预制板固定安装到所述第二主钢筒的中间,同时将所述泵管与所述带肋下预制板连通,并通过所述固定肋板将所述泵管与所述第二主钢筒固定连接。

d、止水装置的装配:将所述止水环固定在所述吊拉螺杆上,并将所述吊拉螺杆通过所述装配立柱装配到所述第一主钢筒和所述带肋下预制板之间,由所述止水环将内部的水导入所述带肋下预制板中,并最终由所述泵管排放出去。

e、填土:将所述填充泡沫板嵌套到所述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所述竖向连接钢筋、所述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之间,之后通过填土将本发明外部的空间夯实。

f、浇筑:通过混凝土对本发明进行浇筑,并在混凝土干燥成型后将外部的模板拆除,干燥时间不小于一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时的选择调节尺寸,简单便捷,避免了需要重复调整尺寸的弊端,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时间成本,同时通过内部填充,降低了杂物进入的几率,更方便后期的浇筑成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的所述带肋下预制板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主钢筒;2、第二主钢筒;3、定距凸块;4、防水涂层;5、第一定型管套;6、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7、竖向连接钢筋;8、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9、泵管;10、固定肋板;11、梳型格构式骨架;12、吊拉螺杆;13、止水环;14、第二定型管套;15、带肋下预制板;16、填充泡沫板;17、内六角螺栓;1501、外环集水套筒;1502、集水凹槽;1503、装配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包括第一主钢筒1、第二主钢筒2和吊拉螺杆12,所述第一主钢筒1的外侧设置有防水涂层4,所述防水涂层4通过静电喷涂固定在所述第一主钢筒1上,所述第一主钢筒1的内侧设置有定距凸块3,所述第二主钢筒2外侧设置有所述防水涂层4,所述防水涂层4通过静电喷涂固定在所述第二主钢筒2上,所述第二主钢筒2内侧设置有所述定距凸块3,所述第一主钢筒1与所述第二主钢筒2之间设置有第一定型管套5和第二定型管套14,所述第一主钢筒1与所述第一定型管套5焊接连接,所述第二主钢筒2与所述第一定型管套5焊接连接,所述第一主钢筒1与所述第二定型管套14焊接连接,所述第二主钢筒2与所述第二定型管套14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定型管套5通过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6与所述第一主钢筒1相连接,所述第一定型管套5通过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8与所述第二主钢筒2相连接,所述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6与所述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8之间设置有竖向连接钢筋7,所述竖向连接钢筋7之间设置有填充泡沫板16,所述吊拉螺杆12设置在所述第一主钢筒1和所述第二主钢筒2的中间,所述吊拉螺杆12的两侧设置有梳型格构式骨架11,所述吊拉螺杆12的中间设置有止水环13,所述第二主钢筒2的中间设置有带肋下预制板15,所述带肋下预制板15与所述吊拉螺杆12相连接,所述带肋下预制板15与所述吊拉螺杆12相连接,所述带肋下预制板15的另一侧设置有泵管9,所述带肋下预制板15与所述泵管9连通,所述泵管9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肋板10,所述泵管9与所述固定肋板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型管套5与所述第一主钢筒1通过内六角螺栓17相连接,所述带肋下预制板15由外环集水套筒1501、集水凹槽1502、装配立柱1503组成,所述集水凹槽1502设置在所述外环集水套筒1501内部,所述装配立柱1503设置在所述集水凹槽1502内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距凸块3之间的距离为十厘米,所述定距凸块3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主钢筒1和所述第二主钢筒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钢筒1、所述第二主钢筒2、所述第一定型管套5和所述第二定型管套14构成一个矩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6与所述竖向连接钢筋7焊接连接,所述竖向连接钢筋7与所述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8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泡沫板16与所述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6、所述竖向连接钢筋7、所述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8嵌套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钢筒1、所述第二主钢筒2、所述第一定型管套5、所述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6、所述竖向连接钢筋7、所述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8、所述第二定型管套14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本实施例中,所述梳型格构式骨架11的长度为所述梳型格构式骨架11与所述吊拉螺杆12距离的一半。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六角螺栓17的数量为四个,等距分布在所述第一主钢筒1与所述第一定型管套5交接的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钢筒1与所述第二定型管套14、所述第二主钢筒2与所述第一定型管套5、所述第二主钢筒2与所述第二定型管套14分别通过所述内六角螺栓17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的施工方法,应用于上述后浇带设备中,具体的施工方法为:

a、预制加工:根据工程后浇带的宽度,由所述定距凸块3确定本发明的尺寸,并通过所述定距凸块3将所述第一定型管套5、所述第二定型管套14分别与所述第一主钢筒1、所述第二主钢筒2进行固定,形成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框架。

b、中心构架的焊接加工:通过焊接设备,分别将所述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6、所述竖向连接钢筋7、所述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8焊接成型,将本发明的中心结构进行固定。

c、导水装置的定位安装:将所述带肋下预制板15固定安装到所述第二主钢筒2的中间,同时将所述泵管9与所述带肋下预制板15连通,并通过所述固定肋板10将所述泵管9与所述第二主钢筒2固定连接。

d、止水装置的装配:将所述止水环13固定在所述吊拉螺杆12上,并将所述吊拉螺杆12通过所述装配立柱1503装配到所述第一主钢筒1和所述带肋下预制板15之间,由所述止水环13将内部的水导入所述带肋下预制板15中,并最终由所述泵管9排放出去。

e、填土:将所述填充泡沫板16嵌套到所述第一斜向铁丝撑拉筋杆6、所述竖向连接钢筋7、所述第二斜向铁丝撑拉筋杆8之间,之后通过填土将本发明外部的空间夯实。

f、浇筑:通过混凝土对本发明进行浇筑,并在混凝土干燥成型后将外部的模板拆除,干燥时间不小于一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