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泄压功能的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5143发布日期:2018-12-14 22:31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泄压功能的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泄压功能的井盖。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城市建设进行了大量管线地下铺设,井盖已经成为城市道路上的主要基础设施。由于城市扩容速度比较快,城市路面大范围的硬化,这几年世界气候变暖,暴雨频现,城市排水设施相对滞后,造成许多大中型城市水淹看海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现有井盖要么卡死,无法实现排水管线的泄压,要么在排水管线内的巨大压力作用下被完全顶开或漂移离井,产生诸多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泄压功能的井盖,其优点是使井盖能够实时的将井内的压力排出,从而减少排水管线内的巨大压力作用下被完全顶开或漂移离井,产生诸多不安全因素。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泄压功能的井盖,包括井圈以及与井圈盖合的盖板,所述盖板上与盖板中心为圆心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泄压孔,每个泄压孔内竖直方向滑移连接有泄压块,泄压块的底面开设有主排压孔,泄压块的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主排压孔相互连通的泄气孔,并且泄气孔倾斜向上设置;

当井内气压稳定时,泄压块的上表面与盖板的上表面相互齐平;当井内气压过大时,泄压块沿泄压孔内壁竖直向上移动,使井内井外气体通过泄气孔和主排压孔相互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井内压力过大时,井内的气压会带动泄压块沿泄压孔的内壁向上移动,从而将泄气孔显露出,井内多余的气压会依次通过主排压孔和泄气孔排出到井外,从而使井内和井外的气压稳定;多余的压力排出后,泄压块会由于重力作用滑入到泄压孔内,使盖板恢复到初始位置。泄压块的设置能够实时的将井内的多余压力排出,从而减少排水管线内的巨大压力作用下被完全顶开或漂移离井,产生诸多不安全因素。而且泄气孔倾斜向上,便于气体的流动,也使得气体流动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带动泄压块向上移动;而且泄压块的上表面与盖板的上表面齐平,并不会对盖板的整体载荷产生影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泄气孔的端口处设置有挡尘板,并且挡尘板与泄气孔的侧壁相互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尘板的设置,对泄气孔起到了一定的遮盖作用,从而减少了盖板上侧的垃圾进入到泄气孔内,从而影响到泄气孔的通畅,使得在井盖进行排压工作时会有些许的影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尘板与泄气孔的铰接位置位于挡尘板的中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挡尘板设置为中部铰接,当泄压块从盖板的上方滑入到泄压孔内时,若此时挡尘板还处于开启状态时,挡尘板会与泄压孔内壁碰触并带动挡尘板翻转,从而使当衬板闭合,并不影响到泄压块的正常升降;若挡尘板不在中部铰接,泄压块下降的过程中,挡尘板开启会与泄压孔内壁卡住,从而影响到泄压块的回位,从而影响到盖板的齐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泄压块包括支撑块以及固接在支撑块下表面的泄气块,所述支撑块的尺寸大于泄气块的尺寸;并且盖板上开设有容纳支撑块的承托槽;所述主排压孔和主泄气孔开设于泄气块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承托槽的开设对支撑块起到了承托作用,当盖板上方有车辆压过时,支撑块起到了一定的辅助支撑的作用,而泄气块的设置能够满足井盖的正常排压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辅助泄压装置,所述辅助泄压装置包括设置于盖板的下方并与盖板沿竖直方向滑移的受压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辅助排压孔,并且辅助排压孔以盖板中心为圆心均匀分布;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将辅助排压孔封堵的滑板,滑板与盖板的下表面紧贴,并且滑板与盖板滑移连接;所述受压板和滑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并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滑板和受压板相互铰接;所述滑板上开设有对位孔,当井内压力过大时,使受压板在压力作用下向上滑移,带动滑板滑移,使辅助排压孔和对位孔相互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泄压装置设置,起到了辅助泄压的功能,若井内的压力瞬间过大时,泄压块无法马上将井内的压力排出,此时辅助泄压装置就发挥了作用,加快了井内压力的排出;井内压力过大时,受压板在压力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板位移,使得滑板发生移动,滑板移动的过程中,会使辅助排压孔和对位孔相互连通,从而达到泄气的作用;而平时辅助排压孔和对位孔不连通时,滑板将辅助排压孔封闭,减少了大量垃圾从辅助排压孔内掉入井内,也对外部的雨水起到了一定的阻隔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接有对滑板起导向作用的两个l型滑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l型滑轨的设置对滑板起到了限位导向的作用,限制了滑板的滑移方向,而且也便于工作人员对滑板进行安设。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板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滑板转动连接的滑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轮的设置使得滑板在滑槽内滑动的更加顺畅,减少了滑板在滑槽内移动的摩擦力,使得受压板更易在承受压力时带动滑板移动,从而达到辅助排压孔和对位孔相互连通泄压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受压板的上表面竖直固接有滑杆,盖板的下表面固接有将滑板套设的限位管,使滑杆沿限位管的轴向方向滑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管对滑杆起到了限位作用,使得受压板在承受压力时,只能沿限位管的轴向竖直移动,而限位环的设置对受压板起到了支撑作用,使得井内压力正常时,受压板仅受限位环的支撑,从而将受压板与盖板相互固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实时的将井内的压力排出。当井内压力过大时,井内的气压会带动泄压块沿泄压孔的内壁向上移动,从而将泄气孔显露出,井内多余的气压会依次通过主排压孔和泄气孔排出到井外,从而使井内和井外的气压稳定;多余的压力排出后,泄压块会由于重力作用滑入到泄压孔内,使盖板恢复到初始位置;

二、提高了井内压力释放的效率。井内压力过大时,受压板在压力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板位移,使得滑板发生移动,滑板移动的过程中,会使辅助排压孔和对位孔相互连通,从而达到泄气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井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泄压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泄压块工作剖视图;

图4是体现辅助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体现辅助泄压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辅助泄压装置工作状态剖视图;

图7是体现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圈;2、盖板;21、泄压孔;22、限位槽;23、第二挡块;24、承托槽;25、辅助排压孔;3、泄压块;31、支撑块;32、泄气块;321、主排压孔;322、泄气孔;33、第一挡块;34、挡尘板;4、辅助泄压装置;41、滑板;411、对位孔;42、受压板;43、连接板;44、滑杆;45、限位块;46、l型滑轨;47、滑轮;48、限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有泄压功能的井盖,如图1所示,包括井圈1以及与井圈1相互盖合的盖板2。

如图2和3所示,盖板2上开设有四个泄压孔21,并且泄压孔21以盖板2中心为圆心均匀布设于盖板2上。每个泄压孔21内设置有泄压块3,泄压块3与泄压孔21竖直方向滑移。泄压块3包括支撑块31以及通过螺栓固接于支撑块31下表面的泄气块32,并且支撑块31的尺寸大于泄气块32的尺寸。若要对泄压块3位置进行固定时,首先将泄气块32从泄压孔21下端口插入进泄压孔21内,泄压孔21相对的两侧壁竖直开设有限位槽22,泄气块32与限位槽22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与泄压块3固接的第一挡块33,并且限位槽22的上端口设置有与限位槽22侧壁固接的第二挡块23,从而使得泄气块32在泄压孔21内竖直方向滑移,但受第二挡块23的阻挡无法从泄压孔21上端口滑出;然后通过螺栓将支撑块31固接于泄气块32的上表面,达到泄压块3与泄压孔21的相互固定。

如图2和图3所示,盖板2上与支撑块31位置对应处开设有容纳支撑块31的承托槽24。当支撑块31置于承托槽24内时,支撑块31的上表面与盖板2的上表面相互齐平,从而对走在盖板2上的行人不会造成磕绊,而且支撑块31在承托槽24内也分担了部分盖板2的支撑载荷,起到了辅助支撑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泄气块32的下表面竖直向上开设有主排压孔321,而泄气块32的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主排压孔321相互连通的泄气孔322,并且泄气孔322从与主排压孔321连接的一端倾斜向上设置。当井内的气压过大时,泄压块3受到压力的作用,沿着泄压孔21的内壁竖直向上移动,从而使泄气孔322的端口表露于盖板2上侧,从而将井外井内通过泄气孔322和主排压孔321相互连通。井内过剩的气压也会顺着主排压孔321然后经由泄气孔322排出到井外,从而达到井内井外的气压平衡,从而减少了井内的巨大压力作用下被完全顶开或漂移离井,产生诸多不安全因素。当井内压力和井外压力平衡后,泄压块3在重力作用再次回位到泄压孔21内,从而不影响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如图3所示,泄气孔322的端口处设置有挡尘板34,并且挡尘板34的中部与泄气孔322的内壁铰接。当泄压块3(此处如图2所示)凸出于盖板2上方进行排压时,挡尘板34会在强大的气压下被吹动翻转,从而不影响气体的正常排出。当泄压块3落入泄压孔21内的过程中,由于挡尘板34中部与泄气孔322内壁相互铰接,即使挡尘板34碰触到泄压孔21的内壁,也会带动挡尘板34翻转,并不影响泄压块3(此处如图2所示)的正常回位。

如图5和图6所示,盖板2的下方还设置有辅助泄压装置4,用于配合泄压块3同时使用增加盖板2的排压效率。辅助排压装置包括开设于盖板2上方的若干个辅助排压孔25,辅助排压孔25以盖板2中心为圆心均匀布设于盖板2上;盖板2的下方设置有将辅助排压孔25封挡的滑板41,并且滑板41向盖板2圆心的方向与盖板2滑移连接,当井内气压稳定时,滑板41的设置可减少盖板2上方的垃圾或雨水通过辅助排压孔25进入到井体内部;盖板2下方的中心位置水平设置有受压板42,受压板42与盖板2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受压板42与每个滑板4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3,并且连接板43的两端通过合页分别与受压板42和滑板41铰接。并且滑板41上还开设有与辅助排压孔25错位的对位孔411,当井内压力过大时,使得受压板42竖直方向向上移动,通过连接板43带动滑板41朝远离盖板2圆心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辅助排压孔25与对位孔411相互连通,而井内的过剩的气压可依次通过对位孔411和辅助排压孔25排出到盖板2外,从而达到井内井外的气压平衡,再配合着泄压块3同时工作,增加了井内的排压效率。

如图4所示,盖板2下方的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与盖板2固接的限位管48,限位管48内沿限位管48的轴向滑移连接有滑杆44,滑杆44的上端口固接有限位块45,限位块45的尺寸大于限位管48上端口的直径,从而使得滑杆44的限位块45的作用下承托于限位管48内,限位管48的下端与上述受压板42固接,使得限位管48不但限制了受压板42竖直方向的位移,而且也对受压板42起到了承托作用。

如图7所示,滑板41的两侧设置有与盖板2下表面相互固接的l型滑轨46,l型滑轨46对滑板41起到了承接和导向的作用,而且滑板41的两侧与l型滑轨46对应的位置固接有若干个滑轮47,使得滑轮47在l型滑轨46的承接下带动滑板41移动;滑轮47的设置不但减小了滑板41直接与l型滑轨46的摩擦力,而且也使得滑板41与l型滑轨46相对滑动的更加顺畅。当受压板4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更易带动滑板41在l型滑轨46内移动。

工作过程:当井内压力过大时,泄压块3的下表面受到了向上的压力,并带动泄压块3上升,使得井内和井外通过泄气孔322相互连通,井内过剩的压力可通过泄气孔322排出到井外,达到了井外和井外的气压平衡,而且泄压块3上升的同时,受压板42也受到了向上的抬升力,使得受压板42在限位管48的限位下向上移动,并通过连接板43带动滑板41移动,使得对位孔411和辅助排压孔25相互对位,从而达到井内和井外的相互连通,加快了井内过剩的压力排出的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