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钢套筒加固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2167发布日期:2019-04-17 00:15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桩基钢套筒加固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桩基钢套筒加固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公告号为CN20659155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它包括套设在桩基上且与待修补处相对应的加固套筒,加固套筒的内壁与桩基的外壁之间具有加固间隙,且加固间隙的底部呈封闭结构,加固间隙用于容纳修补材料。

这种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可以对桩基实现加固效果,但是操作者在对桩基安装加固套筒时,由于桩基在桥梁下面,因此需要操作者很难直接站在桩基外侧,沿桩基的高度方向持续不断的进行施工,因此行业内亟需一种便于操作者对桩基持续施工的施工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基钢套筒加固施工平台,其优点是:可以灵活迅速的调整操作者相对于桩基的高度位置,从而便于操作者对桩基进行持续完整的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桩基钢套筒加固施工平台,包括若干打入地底的钢管桩以及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同时滑移连接在所有钢管桩上的主架以及可拆卸连接在主架上的副架,所述主架由两段架板拼接而成,所述主架和副架之间设有供操作者对桩基施工的施工通槽,所述承载架上连接有若干供起重机提拉的钢索,所述承载架上设有限制承载架在钢管桩上移动的固定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桩基进行修补加固时,操作者首先将钢管桩打入地底,然后将两段架板拼接成主架,主架同时滑移连接在所以钢管桩上,再将副架连接在主架上,从而完成承载架的安装。操作者可以通过起重机拉动承载架沿竖直方向移动,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钢管桩上,此时操作者便可以在承载架上走动并对一段桩基进行加固,此段桩基加固完成后,操作者解除固定件,然后再通过调整承载架的高度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钢管桩上,以便于操作者对下一段桩基进行加固,从而灵活迅速的调整操作者相对于桩基的高度位置,便于操作者对桩基进行持续完整的施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滑移连接在承载架上的固定板,所述承载架上开设有第一滑孔,所述钢管桩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钢管桩竖直方向设有多个,所述固定板的一端穿过通孔,另一端连接有穿过第一滑孔的驱动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推动驱动板在第一滑孔内移动便可使得固定板在承载架上滑动,从而使得固定板穿过通孔,此时固定板被限制在通孔内无法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快速便捷的将承载架固定在钢管桩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板与第一滑孔孔壁之间设有拉伸弹簧;当拉伸弹簧位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固定板穿过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伸弹簧可以使得固定板在不受较大外力时始终穿过通孔,从而减少了固定板在受非目标力时脱离通孔的可能,进而提高了承载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架上设有驱动固定板移出通孔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承载架上的电机以及连接在驱动板上的拉绳,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所述拉绳远离驱动板的一端连接在转盘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工作时,可以通过转盘收卷拉绳,从而驱动驱动板向着远离通孔的方向移动,直至固定板离开通孔,此时拉伸弹簧被拉伸而具有弹性恢复力;电机反转时,驱动板在拉伸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下向着通孔移动,并使得固定板重新穿过通孔,进而将承载架固定在钢管桩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以及连接在固定板上的驱动板设有多个且与若干钢管桩一一对应,对应位于桩基同一侧的钢管桩的各个所述驱动板通过同步杆相连,所述拉绳连接在同步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设有多个可以提高对承载板的支撑稳定性,各个驱动板通过同步杆相连且拉绳连接在同步杆上,使得承载架上放置一个电机便可以同时驱动所有固定板移动,以便于操作者在承载架上走动、施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架沿周缘设有若干防护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杆可以防止操作者从承载架边缘掉落,大大提高了操作者在承载架上施工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架外壁上连接有匚形板,所述匚形板与主架之间设有爬梯,所述爬梯的一端连接在桥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通过爬梯爬上桥梁,从而使得操作者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随时离开承载架,回到桥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爬梯靠近桥梁的一端设有限制爬梯从匚形板和主架之间掉落的防落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爬梯意外从桥梁上落下时,防落杆可以撞击并卡在匚形板上,从而防止爬梯直接落到河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内设有钢套筒,所述钢套筒的外壁与通孔内壁相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钢套筒可以加大与固定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固定板对钢管桩产生的压强,减少钢管桩被固定板压变形的可能,进而提高钢管桩的结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承载架可以灵活迅速的调整相对于桩基的高度位置,从而操作者可以站在承载架上方便的对桩基进行持续完整的施工;

2、操作者可以通过爬梯爬上桥梁,从而使得操作者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随时离开承载架,回到桥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桥梁;2、桩基;3、钢管桩;31、通孔;32、钢套筒;4、承载架; 41、主架;42、架板;421、固定螺栓;43、副架;431、锁紧螺栓;44、防护杆;5、钢索;6、施工通槽;7、固定件;71、固定板;72、第一滑孔;73、驱动板;74、拉伸弹簧;8、驱动件;81、电机;811、转盘;82、拉绳;83、同步杆;9、匚形板;91、爬梯;92、防落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桩基钢套筒加固施工平台,如图1,包括六根打入地底的钢管桩3以及承载架4,六根钢管桩3关于桩基2三三对称设置,承载架4包括沿竖直方向同时滑移连接在所有钢管桩3上的主架 41以及副架43,操作者首先将两段架板42拼接成主架 41并通过固定螺栓421锁紧,然后通过锁紧螺栓431(如图3)将副架43可拆卸连接在主架 41上后,主架 41和副架43之间设有供操作者对桩基2施工的施工通槽6,使得操作者可以站在承载架4上对施工通槽6内的桩基2进行加固施工。

如图1,承载架4沿周沿固定设有若干等长的防护杆44,各个防护杆44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0cm,所有防护杆44远离承载架4的一端通过连接杆441连接在一起,从而防护杆44可以防止操作者意外掉落出承载架4。连接杆441上连接有钢索5,钢索5远离承载架4的一端可连接在起重机上,从而操作者可以通过起重机沿竖直方向提拉承载架4。钢索5还可以直接连接在承载架4上。

如图1,主架 41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匚形板9,匚形板9和主架 41之间设有柔性爬梯91,爬梯91的一端可以连接在桥梁1上,从而操作者可以随时通过爬梯91爬上桥梁1。爬梯91靠近桥梁1的一端连接有防落杆92,防落杆92的长度大于匚形板9的长度,从而当爬梯91意外掉落时,防落杆92可以撞击并卡在匚形板9和承载架4之间,进而防止爬梯91落入河内,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如图2,承载架4上设有限制承载架4在钢管桩3上移动的固定件7,固定件7包括滑移连接在承载架4底部的固定板71,固定板71设有六个且与六个钢管桩3一一对应。钢管桩3上开设有通孔31,通孔31内设有钢套筒32,钢套筒32的外壁与通孔31内壁相配合,固定板71朝向钢管桩3的一端穿过钢套筒32并与钢套筒32内壁相贴合,此时固定板71便被限制在通孔31内无法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将承载架4固定在钢管桩3上。

如图2和图3,承载架4上开设有第一滑孔72,固定板71远离钢管桩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穿过第一滑孔72的驱动板73,驱动板73与第一滑孔72孔壁之间设有拉伸弹簧74,承载架4上设有驱动驱动板73和固定板71沿固定板71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8。驱动件8包括固设在承载架4上的两个电机81以及拉绳82,电机8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811,桩基2每侧的三个固定杆上的三个驱动板73远离固定板71的一端通过同步杆83相连,拉绳82的一端连接在转盘811上,另一端连接在同步杆83上,电机81工作时即可收卷拉伸,从而使得驱动板73以及固定板71向着远离通孔31的方向移动。

动作过程:需要对桩基2进行加固时,操作者首先将六根钢管桩3打入桩基2周边的地下,然后通过起重机和钢索5将承载架4滑移连接在六根钢管桩3上。当承载架4移动至指定高度时,电机81工作放出拉绳82,此时驱动板73在拉伸弹簧74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向着通孔31移动,从而使得固定板71插入并穿过钢套筒32,迅速便捷的将承载架4固定在钢管桩3上,此时操作者便可以在承载架4上走动并对一段桩基2进行加固。

此段桩基2加固完成后,操作者控制电机81工作,转盘811将拉伸收卷,使得固定板71与钢套筒32分离,此时起重机继续通过钢索5将承载架4向上拉动一段距离,然后电机81反转使得固定板71再次插入并穿过另一个钢套筒32,再次将承载架4固定在钢管桩3上,灵活迅速的调整操作者相对于桩基2的高度位置,以便于操作者对下一段桩基2进行加固,使得操作者可以对桩基2进行持续完整的施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