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用防护密闭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6487发布日期:2018-12-07 23:30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地下综合管廊用防护密闭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用井口盖,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用防护密闭盖。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功能分区细化,市政管线分开规划、建设、管理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能有效解决目前城市存在的诸多弊端。人防工程是国家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建设,是保障城市有效运转、人民群众生命和管廊内部设施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以及相关管理规定,要求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当兼顾人民防空需要。

地下综合管廊的人员出入口、吊装口、逃生口、通风口、管线分支口、连通口等孔口是人防设防的薄弱环节,也是防护的重点。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落实防护要求设计导则》要求,地下综合管廊平时设置的人员逃生口尺寸不宜大于 1200mm×1200mm,且不应小于1000mm×1000mm;当为圆形时,内径不应大于 1200mm。人员逃生口应平战结合,人员逃生口上设置有井口盖,逃生口井口盖的盖板优先采用手动、电动的防护密闭盖板。

现有的人防工程的防护密闭盖的盖板,大多是钢筋砼或者钢结构材料,存在重量大,运输、安装调试和维护困难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用防护密闭盖,该防护密闭盖的盖板承载力高,产品的强度和耐久性好,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用防护密闭盖,包括盖板和铰接在所述盖板下部的盖板支撑框,所述盖板包括盖板板体和包设在盖板板体侧边上的外包钢框,所述盖板板体由纤维增强混凝土材质浇筑而成,所述盖板板体内夹设有金属丝骨架层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所述金属丝骨架层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沿所述盖板板体的厚度方向间隔平行设置,所述金属丝骨架层靠近所述盖板的下板面设置,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靠近所述盖板的上板面设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厚度为5~7mm。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盖板板体一个侧边的外包钢框上设置有铰页,所述盖板通过铰页与盖板支撑框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盖板支撑框由角钢焊接而成,在盖板支撑框的一个边框上焊接有至少一个铰座底板,所述铰座底板上部固设有与所述铰页配合设置的铰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盖板的下板面上固定有密封条,密封条采用 45°坡口搭接,搭接口不多于两处,所述密封条用于所述盖板与盖板支撑框在压紧时的密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铰座底板的下部焊接有两个双锚钩。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闭锁部件,用于将所述盖板与盖板支撑框锁紧,所述闭锁部件包括闭锁头,所述闭锁头一端延伸至盖板的上板面外,所述闭锁头另一端延伸至盖板的下板面外,所述闭锁头的延伸至盖板的上板面外的一端安装有把手,用于旋拧所述闭锁头,所述盖板支撑框的角钢上开设有闭锁孔,所述盖板与盖板支撑框锁紧时,所述闭锁头的延伸至盖板的下板面外的一端的端部伸入所述闭锁孔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外包钢框、盖板支撑框、铰页、闭锁部件表面均涂设有氰凝防水涂料防腐层。防护密闭盖由于处于地下综合管廊的潮湿环境中,所以盖板的外包钢框、盖板支撑框、铰页和闭锁部件等钢结构部件表面全部用氰凝防水涂料做防腐处理,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盖板板体的加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将外包钢框与模板固定,之后布置金属丝骨架层,在金属丝骨架层和模板之间设置有马凳,马凳在模板与金属丝骨架层之间支撑并控制金属丝骨架层在模板内的位置,使金属丝骨架层水平定位准确;

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浇筑入模,浇筑入模分为三次进行,首先将拌和好的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第一次浇筑入模,振动35~60s,得到浇筑面层,浇筑面层的表面与金属丝骨架层平齐,之后再将拌和好的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第二次浇筑入模,振动45~70s,得到浇筑中层,浇筑中层的表面在金属丝骨架层上方;然后在浇筑中层上覆盖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厚度不低于 5mm,之后再将拌和好的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第三次浇筑入模,之后振动40~70s,浇筑完成;

浇筑完成后放在振动平台上采用振捣成型工艺振动密实成型,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的振动加速度与振动平台一致,振动时间控制在2~3min;

在振动平台上振动密实后,用抹子抹平压光,达到标准要求的平整度,之后再经养护,得到盖板板体成品。

其中养护过程包括静停、初养和终养;

静停:将制得的盖板半成品带模板平移于托架上,盖板半成品上方覆盖塑料薄膜,以减少水分蒸发散失,将托架放置于平坦的静停区静养,并检查制件的表面平整度,待表面初凝,静停时间控制在6h内;

初养:初凝后的制品立即转至初养室,初养室温度控制在40±2℃,相对湿度≥70%,初养由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养护,升温速度控制在12℃/h以内,降温速度控制在15℃/h以内,恒温温度应控制在40±2℃,初养结束后拆模,拆模时构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5℃,静停及初养总时间控制在 24h内;

终养:初养拆模后移至终养室码垛进行蒸气养护,终养室的温度控制在60 ±2℃,养护24h,终养过程分为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升温速度控制在 12℃/h,降温速度控制在15℃/h,终养结束后移出终养室时,构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密闭盖,盖板包括钢结构的外包钢框,在外包钢框内用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浇筑形成盖板板体,在所述盖板板体内设有金属丝骨架层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产品的强度好,承载力高、重量轻,且造价低。

在防护密闭盖的所有钢结构部件表面用氰凝防水涂料做防腐处理,解决了地下综合管廊潮湿腐蚀环境中防护密闭盖的耐久性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密闭盖解决了普通防护密闭盖板重量大,造价高,不方便运输、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填补了综合管廊孔口防护密闭盖板关键技术的空白;比照普通混凝土制作的盖板具有承载力高、重量轻、美观、耐用、造价低、耐火性能和抗拉折强度好、韧性高等优点,从整体上提高了产品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提高产品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护密闭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防护密闭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防护密闭盖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条,2-外包钢框,3-盖板板体,4-把手,5-铰页,6-铰座, 7-铰座底板,8-双锚钩,9-闭锁头,10-金属丝骨架层,11-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2-盖板支撑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用防护密闭盖实施例,包括盖板和铰接在盖板下部的盖板支撑框12,盖板包括盖板板体3和包设在盖板板体3侧边上的外包钢框2,盖板板体3为正方形,盖板板体3由纤维增强混凝土材质浇筑而成,纤维增强混凝土为已知的材料。盖板板体3内夹设有金属丝骨架层10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1,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也是已知的材料。金属丝骨架层10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1沿盖板板体3的厚度方向间隔平行设置,金属丝骨架层10靠近盖板的下板面设置,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1靠近盖板的上板面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盖板的下板面是指朝向盖板支撑框12 的板面。

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1的厚度不能低于5mm,优选在5~7mm之间。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盖板板体3的一个侧边的外包钢框2上焊接有两个铰页5,两个铰页间隔设置在外包钢框的侧边上,以使受力均匀。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盖板支撑框12由角钢焊接而成。角钢阴角内焊接单锚钩(图中未示出),锚钩的作用主要是将锚钩浇筑在混凝土中用于固定安装盖板支撑框12,锚钩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30mm。盖板支撑框12不允许变形,安装前必须用钢管或以上的钢筋固定住,固定点上方焊在盖板支撑框的4/5 处,下方形成三角形后与盖板支撑框侧边施焊。盖板支撑框垂直度,平面度保证小于或等于1‰。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盖板支撑框12的一个边框上焊接两个铰座底板 7,铰座底板7上部均焊接一个铰座6,铰座6与盖板上的铰页5配合安装,实现盖板与盖板支撑框12的铰接。铰座底板7下为双锚钩8,各焊两件,用于将铰座底板7牢固固定在混凝土中。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盖板的下板面上固定有密封条1,密封条采用45°坡口搭接,搭接口不多于两处,密封条1用于盖板与盖板支撑框12在压紧时的密封。密封条1采用防火膨胀橡胶材料固定在盖板板面上。盖板支撑框12保持密封条1压缩量是12mm,保证了板面本身的密闭性。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盖板上还设置有闭锁部件,用于将盖板与盖板支撑框12锁紧,闭锁部件包括闭锁头9,闭锁头9一端延伸至盖板的上板面外,闭锁头另一端延伸至盖板的下板面外,闭锁头9的延伸至盖板的上板面外的一端安装有把手4,用于旋拧闭锁头9,盖板支撑框12的角钢上开设有闭锁孔,盖板与盖板支撑框12锁紧时,闭锁头9的延伸至盖板的下板面外的一端的端部伸入闭锁孔内。闭锁头9由把手4控制进出盖板支撑框12角钢上的闭锁孔,从而将盖板与盖板支撑框12锁紧或解锁。例如防护密闭盖关闭时,将盖板拉向盖板支撑框12,操作把手4带动闭锁头9插进闭锁孔,同时盖板板面的密封条1紧紧压在盖板支撑框12上,实现密闭防护功能。打开防护密闭盖时动作相反。

外包钢框2、盖板支撑框12、铰页5、闭锁部件表面均涂设有氰凝防水涂料防腐层,解决了地下综合管廊潮湿腐蚀环境中防护密闭盖板的耐久性问题。

通过在盖板板体3内设有金属丝骨架层10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1,增强了盖板的强度和韧性,可以满足地下综合管廊用防护密闭盖板的强度要求,经爆破冲击实验,耐冲击性好,强度高。比照普通混凝土制作的盖板具有承载力高、重量轻、美观、耐用、造价低、耐火性能和抗拉折强度好、韧性高等优点,从整体上提高了产品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提高产品寿命。

防护密闭盖的盖板制作过程主要为:外包钢框、把手板、盖板板面铰耳和闭锁套下料加工→板体外包钢框焊接→盖板板体铰页焊接→闭锁轴套固定→模板清理涂油→盖板板体外包钢框与模板固定→隐检→纤维增强混凝土浇筑→覆膜养护→起模修整→涂喷漆、标识、铭牌→检验→入库等过程。其中纤维增强混凝土浇筑按照浇筑基材(面层)→振动→布置金属丝骨架层→浇筑基材→振动→布置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浇筑基材→振动→收光处理的过程制作。

主要施工工艺简述如下:

1.布置金属丝骨架层

将外包钢框2与模板固定,之后布置金属丝骨架层10,布置金属丝骨架层应采取有效措施使骨架层的水平定位准确,金属丝骨架层10沿盖板板体3板厚方向位置误差不应超过3mm,采取的措施是每片金属丝骨架下设置4处马凳,马凳在模板与金属丝骨架之间支撑并控制网片在模板内的水平位置,使金属丝骨架层水平定位准确。

2.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入模

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浇筑入模,浇筑入模分为三次进行,每一次入模均要准确控制入模量,以确保增强材料的位置正确。并且每次振动的时间要根据使用增强材料的不同而不同。首先将拌和好的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第一次浇筑入模,振动35~60s,得到浇筑面层,浇筑面层的表面与金属丝骨架层10平齐,之后再将拌和好的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第二次浇筑入模,振动45~70s,得到浇筑中层,浇筑中层的表面在金属丝骨架层10上方;然后在浇筑中层上覆盖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11,玻璃纤维耐碱增强网格布是以玻璃纤维机织物为基材,经高分子抗碱乳液处理后而成,具有高度的耐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覆盖过程中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厚度不低于5mm,之后再将拌和好的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第三次浇筑入模,之后振动40~70s,浇筑完成。

3.振捣成型

浇筑完成后放在振动平台上采用振捣成型工艺振动密实成型,要获得良好的振实效果,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密实度,必须合理选择振捣工艺。纤维增强混凝土拌合物的振动加速度与振动平台一致,尽量避免跳跃式振动,减少能量损失,降低噪声,振动时间控制在2~3min。

4.抹平压光

入模后的拌合物在振动平台上振动密实后,用抹子抹平压光,达到标准要求的平整度,不外露纤维,模板周围不外漏拌合物,这样就会避免拆模后盖板周围出现毛边,影响整体美观,也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工去打磨它。此时得到的盖板板体半成品经养护,得到盖板板体成品。

5.纤维增强混凝土制品的养护

纤维增强混凝土制品的养护分静停、初养和终养,现场施工人员和温控室人员密切监控,把握好不同养护条件制品的转移,严控养护温度。

5.1纤维增强混凝土制品的静停

将浇注成型后的纤维增强复合混凝土制品带模板平移于托架上,模板上方覆盖塑料薄膜,以减少成品的水分蒸发散失,用叉车将托架放置于平坦的静停区静养,并检查制件的表面平整度,待拌合物表面初凝,静停时间控制在6h内。

5.2纤维增强混凝土制品的初养

初凝后的制品立即转至初养室,初养室温度控制在40±2℃间,相对湿度≥ 70%。初养由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养护,升温速度控制在12℃/h以内,降温速度控制在15℃/h以内,恒温温度应控制在40±2℃。初养结束后拆模,拆模时构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5℃,静停及初养总时间控制在24h 内。

拆模时先把塑料薄膜拆除,从模具中倒出盖板制品。拆模时不得用力过猛损坏盖板的外观,减少对模板的损害,盖板摆放时要轻放,初期强度不够,防止断裂,严禁摔打,拆模时要将盖板和模板分别码放整齐,便于运输。

5.3纤维增强混凝土制品的终养

初养拆模后的成品要移至终养室进行蒸气养护,终养室的温度控制在60± 2℃,养护24h,终养过程分为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升温速度控制在12℃ /h,降温速度控制在15℃/h。终养结束后移出终养室时,构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5℃。

纤维增强复合混凝土盖板制品拆模码垛时,制品间应留30~50mm的间隙,以利于蒸汽的流动,应使与蒸汽接触的制品外表面积尽可能最大,以利于热量的传递。为避免起运时磕碰及蒸汽流动,纤维增强复合混凝土制品码垛间以及码垛与养护室壁间应留200mm的间隙。在每个纤维增强复合混凝土制品码垛上方都要覆盖塑料薄膜,防止室盖上的冷凝水直接滴于制品表面,蒸汽不能直接喷在成品上,应使蒸汽向下方喷。

终养室中尽量避免使用铁制构件,如不可避免,应用塑料薄膜将其包裹,或者采取其他措施覆盖铁制构件表面,以防污染成品表面,码垛用的木方外应包裹塑料薄膜。定期清理养护室,保持室内洁净。养护室应能准确地控制室内温度,能准确地控制升温降温速度。

6.纤维增强混凝土盖板产品存放

纤维增强混凝土盖板终养后移出终养室,成品盖板应侧立分层码放,每层间垫木条或者软管,码放高度不超过四层,码垛的成品盖板要用苫布覆盖,存放盖板时要轻拿轻放,产品的码放要便于产品出厂装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