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臭防鼠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445发布日期:2019-01-04 22:52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臭防鼠地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具体涉及一种防臭防鼠地漏。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防臭防鼠地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市面上广泛流通的防臭防鼠地漏,普遍存在着排水孔直径小、数量少、排水速度慢等问题,这使得地面容易出现返水现象,由于排水不及时,导致房间漫水的情况时有发生; 另外,现有的防臭防鼠地漏,防臭防鼠地漏芯与地漏本体之间为固定式结构,无法方便的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臭防鼠地漏,它可以解决目前防臭防鼠地漏排水速度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防臭防鼠地漏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地漏本体与防臭体,所述地漏本体包括底板与设置在底板周边的向上延伸的围框,围框与底板共同形成了嵌设空间,所述防臭体活动放置于嵌设空间内,且防臭体的底部支撑在底板上,所述防臭体的外周至围框的内壁之间形成了环形下水口;所述底板中心设有下水筒,下水筒具有上部与下部,且上部与下部以底板为分界平面;所述防臭体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底端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下凹槽,相邻的两个下凹槽之间形成了底脚,底脚支撑在底板上;下凹槽与底板共同形成了下排水孔;所述框体内部设有隔板,在隔板的底面设有若干挡板,挡板的两边分别与框体的内壁连接,且挡板的外壁与框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了通孔,所述若干挡板的内壁、围框的内壁以及隔板的底面共同形成了下集水腔,所述隔板的顶面与围框的内壁共同形成了上集水腔;通孔使得上集水腔与下集水腔贯通;所述下集水腔包围在下水筒的上部的外围,且下集水腔与下水筒的上部之间具有间隔;所述下排水孔的最高排水位至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挡板的底面至底板之间的距离,且挡板的底面至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下水筒的顶端至底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框体的顶端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上凹槽,在框体的顶端还放置有顶盖,顶盖与上凹槽之间共同形成了上排水孔,上排水孔与上集水腔贯通。

所述框体外周向外延伸有若干支杆,若干支杆的自由端连接有一定位架,相邻的两个支杆之间形成了漏水孔,所述定位架处于框体的下半部,且定位架的外周与围框的内壁匹配,在围框的内壁设有卡块,当防臭体支撑在底板上时,卡块匹配处于定位架的上表面。

所述框体外周向外延伸有若干支杆,若干支杆的自由端连接有一定位架,相邻的两个支杆之间形成了漏水孔,所述定位架处于框体的下半部,且定位架的外周与围框的内壁为面贴合接触。

所述定位架的高度为10-12mm。

所述上集水腔内设有“十”字型隔水板,隔水板将上集水腔分隔成四个分水腔,若干通孔均分的处于四个分水腔内。

所述顶盖包括盖板、盖板四周向下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的内壁设有扣件,所述框体的外壁设有与扣件匹配的扣孔,在盖板的底面设有“儿”字型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所述左限位块与右限位块之间形成了嵌槽,“十”字型隔水板嵌设在嵌槽内。

所述围框的上沿设有装饰件。

所述定位架上还设有若干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臭防鼠地漏,增大了防臭体与框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大大提高了下水量,并且,设计有下排水孔与上排水孔,当水量较小时,仅下排水孔工作,当水量较大时,环形下水口内的水位高于上排水孔时,则上、下排水孔共同工作,实现双流道、双层排水,提高瞬间排水量,提高排水速度,同时,上集水腔与下集水腔的设计,能够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防臭防鼠地漏的瞬时污水排放容纳量,防止返水情况的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臭防鼠地漏,下水筒的上部高度大于下排水孔以及挡板底面的高度,这使得在下水筒的上沿至挡板的底面之间形成了水封,进而实现防臭功能,结构设计巧妙,市场前景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臭防鼠地漏,框体外周的支杆,能够过滤掉污水中的丝状物、块状物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臭防鼠地漏,“十”字型隔水板提高了防臭体的整体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臭防鼠地漏,防臭体能够轻松的取出并进行清理、清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臭防鼠地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臭防鼠地漏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臭防鼠地漏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臭防鼠地漏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臭防鼠地漏的立体分解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防臭防鼠地漏的防臭体的底部视角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臭防鼠地漏的防臭体的部分剖面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防臭防鼠地漏的防臭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臭防鼠地漏,包括地漏本体1与防臭体2,所述地漏本体1包括底板3与设置在底板3周边的向上延伸的围框4,围框4与底板3共同形成了嵌设空间5,所述防臭体2活动放置于嵌设空间5内,且防臭体2的底部支撑在底板3上,所述防臭体2的外周至围框4的内壁之间形成了环形下水口6;具体的,围框4为四边形,环形下水口6为环四边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环四边形的宽度做大,提高下水速度;防臭体2为四边形;所述底板3中心设有下水筒7,下水筒7具有上部8与下部9,且上部8与下部9以底板3为分界平面;所述防臭体2包括框体10,所述框体10的底端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下凹槽11,相邻的两个下凹槽11之间形成了底脚12,底脚12支撑在底板3上;下凹槽11与底板3共同形成了下排水孔13;所述框体10内部设有隔板14,在隔板14的底面设有若干挡板15,挡板15的两边分别与框体10的内壁连接,且挡板15的外壁与框体10的内壁之间形成了通孔16,所述若干挡板15的内壁、围框4的内壁以及隔板14的底面共同形成了下集水腔17,具体的,挡板15具有四个,下集水腔17为菱形,从而形成了四个通孔16;所述隔板14的顶面与围框4的内壁共同形成了上集水腔18;通孔16使得上集水腔18与下集水腔17贯通;所述下集水腔17包围在下水筒7的上部8的外围,且下集水腔17与下水筒7的上部之间具有间隔;所述下排水孔13的最高排水位至底板3之间的距离d1小于或等于挡板15的底面至底板3之间的距离d2,且挡板15的底面至底板3之间的距离d2小于下水筒7的顶端至底板3之间的距离d3;所述框体10的顶端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上凹槽19,在框体10的顶端还放置有顶盖20,顶盖20与上凹槽19之间共同形成了上排水孔21,上排水孔21与上集水腔18贯通。

所述框体10外周向外延伸有若干支杆22,若干支杆22的自由端连接有一定位架23,相邻的两个支杆22之间形成了漏水孔24,所述定位架23处于框体10的下半部,且定位架23的外周与围框4的内壁匹配,在围框4的内壁设有卡块25,当防臭体2支撑在底板3上时,卡块25匹配处于定位架23的上表面;通过卡块25卡住防臭体2,限制防臭体2具有向上的移动趋势,防止老鼠钻入。

或者,将定位架23的厚度(或者高度)加工的足够大,而定位架23的外周面与围框4的内壁贴合,为面接触,优选地,定位架23的高度为10mm;若将防臭体2从地漏本体1内取出,防臭体2相对地漏本体1需处于零轴状态(即:定位架23外周的每个面必须同时与围框4处于平行状态,防臭体2相对地漏本体1不能有丝毫的倾角),当下水道内的老鼠向上拱防臭体2时,防臭体2不可能处于零轴状态,从而完成防老鼠的目的。

所述定位架23上还设有若干支撑杆35。

所述上集水腔18内设有“十”字型隔水板26,隔水板26将上集水腔18分隔成四个分水腔,若干通孔16均分的处于四个分水腔内。“十”字型隔水板26,能够增强防臭体2的整体制造强度,另外,四个分水腔能够针对四个通孔16,结构较为美观,而且有针对性。

所述顶盖20包括盖板27、盖板27四周向下延伸的翻边28,所述翻边28的内壁设有扣件29,所述框体10的外壁设有与扣件29匹配的扣孔30,在盖板27的底面设有“儿”字型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左限位块31与右限位块32,所述左限位块31与右限位块32之间形成了嵌槽33,“十”字型隔水板26嵌设在嵌槽33内。可拆卸的顶盖20,能够在地漏长时间使用后,打开顶盖20,对防臭体2内进行清洗,也可以在上集水腔18放置一些清洁球。

所述围框4的上沿设有装饰件34。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防臭防鼠地漏的工作原理作出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防臭防鼠地漏,水从防臭体2的外周至围框的内壁之间的环形下水口6进入地漏本体1内,处于环形下水口6的水通过下排水孔13或/和上排水孔21进入下集水腔17,最终从下水筒7排出。

当水进入地漏本体1内时,在下水筒7的上部与围框4的内壁之间的水位渐渐上升,当水位与下水筒7的顶端齐平时,水没过下排水孔13以及挡板15的底面,挡板15底面所在的平面与下水筒7的顶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具有间隔距离,继而形成了水封层,此时下集水腔17与外界由于水封层的存在而处于密封状态,从而起到防臭作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臭防鼠地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