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泥浆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0510发布日期:2019-03-22 20:5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泥浆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疏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泥浆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绞吸式挖泥船具有集疏浚、输送、吹填于一体的功能,在进行疏浚工程中,利用绞吸式挖泥船将河道内的泥浆挖出,进而输送至吹填区。因为小型绞吸船拆卸、调遣方便,在河湖疏浚工程中经常采用,但小型绞吸船的排距有限,在远距离输送时往往在连接绞吸船的输送管道上增加装接力泵。但通常情况下,由于疏浚土质复杂,疏浚深度厚薄不均等特殊工况的因素,绞吸船无法实现较为稳定的疏浚作业,无法保证接力泵进出口的输送压力保持稳定状态,进而使得与绞吸船之间的匹配性差,施工故障多,时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保证接力泵进出口工作压力保持稳定的泥浆增压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泥浆输送装置,连接在绞吸船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罐、输入管、输出管以及接力泵,所述输入管连接在所述绞吸船的泥浆输出口与存储罐的入口之间,所述输出管连接在所述存储罐的出口上,所述输出管靠近存储罐出口的一端上设置有闸阀,所述接力泵设置在输出管上。

为了有效过滤进入存储管中的大粒径砂石,所述存储罐的入口上设置有栅栏。

优选地,所述存储罐的入口设置在顶部,所述存储罐的出口设置在底部。

为了提高泥浆的输送效率,所述输出管包括至少两个,每个输出管上均设置有闸阀和接力泵。

为了适应储存罐与接力泵之间的沉降差异,所述输出管在存储罐出口向外包括相连接的硬质管和软管,所述接力泵设置在软管上。

为了实时获取接力泵进口以及出口位置的压力情况,所述接力泵的进口和出口处均设置有压力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多功能泥浆输送装置在泥浆的输出端额外设置了存储罐,将泥浆先输送至存储罐,如此再从存储罐中向外输出,如此接力泵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输出的流量稳定,能够很好的实现与绞吸船之间的匹配工作,施工故障少,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泥浆输送装置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泥浆输送装置,连接在绞吸船上使用,进而将绞吸船挖出的泥浆通过该多功能泥浆输送装置输出至吹填区。

该多功能泥浆输送装置包括存储罐1、输入管2、输出管3以及接力泵4。

其中存储罐1为具有一定容积的罐体,罐体的形状根据需要进行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存储罐1为容积是16m3的圆筒形储存罐,该存储罐1的顶部开有开口,该开口作为存储罐1的入口。该存储罐1的入口上覆盖设置有栅栏11。

输入管2则分别连接在绞吸船的泥浆输出口与存储罐1的入口之间,绞吸船挖出的泥浆经过输入管2自存储罐1的入口输入至存储罐1中,而开口处设置的栅栏11可以起到过滤大粒径砂石的目的。

存储罐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出口,出口的数量根据泥浆的输出要求以及出口的口径进行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中在存储罐1的底部设置四个直径为325mm的分流出口。每个出口上连接有输出管3,在输出管3靠近存储罐1出口的位置上设置有闸阀5,通过对闸阀5的启闭控制,实现存储罐1上各出口的开闭,进而控制各输出管3的使用和非使用状态。匹配泥浆输送的功能性需要,可以通过操作闸阀5开启不同数量的输出管3。

另外每个输出管3上还设置有接力泵4,在接力泵4的作用下,保证泥浆的远距离输出,一般小型绞吸船的排距可由3km提高至7km,通常存储罐1和接力泵4之间具有一定的沉降,为了适应储存罐与接力泵4之间的沉降差异,输出管3位于闸阀5和接力泵4之间的部分沿存储罐1出口向外的方向上包括有硬质管和软管。本实施例中硬质管采用钢管,软管采用橡胶管,接力泵4则连接在橡胶管上,由于橡胶管可以弯曲变形,能够很好的适应储存罐与接力泵4之间的沉降差异。使用时,根据输出管3的开启数量,相应调节接力泵4的工作转速,进而实现对泥浆的高效输送。

为了控制接力泵4的正常运转,接力泵4采用电力驱动,并安装变频装置控制接力泵4转速,并且在接力泵4的进口和出口处均设置有压力表6,以实时显示进出接力泵4的压力,便于管理人员动态控制接力泵4的运行状态。

该装置起到泥浆储存、分流、增压多种功能,提高了设备之间的匹配稳定性,施工故障率低,时间利用率大大提高,在复杂工况下具有突出的优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