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石笼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2971发布日期:2019-05-07 22:2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石笼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石笼挡土墙,属于园林景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态挡土墙是一种既能起到生态环保的作用、又兼具景观功能、且能防止水土流失的挡墙。生态挡土墙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能够在城市河道整治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目前,很多生态挡土墙工程穿过居民区,出现不慎落水者的可能性增大,现有的生态挡土墙一般外立面为垂直设置,不方便攀爬,没有考虑落水者的自救措施,无法或不方便攀爬,不利于落水者自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便于落水者攀爬自救功能的生态石笼挡土墙;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保护生态笼内的幼苗生长、具有保活作用的生态石笼挡土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态石笼挡土墙,包括石笼本体,所述石笼本体的后缘设置有向下凸出的锚固杆,所述锚固杆的后表面与所述石笼本体的后表面相平齐,所述锚固杆的厚度为所述石笼本体的长度的1/8~1/5并使上、下层的所述石笼本体为向后错位布置,所述锚固杆的宽度与所述石笼本体的宽度相同;上、下层的所述石笼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生态笼,所述生态笼位于上、下、左、右的所述石笼本体的连接处;所述生态笼底部设置有漏水孔,所述生态笼内由下到上填充有碎石和泥土,所述生态笼顶端设置有柔性挡圈。

所述锚固杆为空心的方形结构,所述锚固杆底端设置有注砂浆孔,所述锚固杆顶端侧壁设置有出砂浆孔。

所述石笼本体包括铁笼和设置于所述铁笼内的石块。

所述生态笼由铁丝制成并利用铁丝将上、下、左、右的所述石笼本体相捆绑。

所述柔性挡圈的材质包括橡胶或者凝胶。

所述柔性挡圈的高度为至少5cm。

所述生态笼内种植有绿植。

所述柔性挡圈上均布有若干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态石笼挡土墙,生态笼的设置,不仅能够种植绿植,增大绿化种植面,还能够连接同一层面以及上下层面的石笼本体,起到巩固挡土墙的作用;锚固杆上的注砂浆孔以及出砂浆孔的设置,可以从锚固杆底端注浆,并从锚固杆顶端侧壁流出,流出的过程将相邻的石笼本体的锚固杆相连,并与周围土体相连,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锚固杆的设置使上、下层的石笼本体为向后错位布置,使本实用新型的生态石笼挡土墙为倾斜挡墙,方便不慎落水者的攀爬自救;在飓风天气,柔性挡圈可起到挡风的作用,为生态笼内的幼苗起到保护作用,柔性挡圈上均布的若干通孔的设置,不仅可以起到透水的作用,还能起到透风,减小风阻的作用,进一步可保护生态笼内的幼苗生长、具有保活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生态石笼挡土墙,包括石笼本体1,所述石笼本体1的后缘设置有向下凸出的锚固杆2,所述锚固杆2的后表面与所述石笼本体1的后表面相平齐,所述锚固杆2的厚度为所述石笼本体1的长度的1/8~1/5并使上、下层的所述石笼本体1为向后错位布置,所述锚固杆2的宽度与所述石笼本体1的宽度相同;上、下层的所述石笼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生态笼3,所述生态笼3位于上、下、左、右的所述石笼本体1的连接处;所述生态笼3底部设置有漏水孔,所述生态笼3内由下到上填充有碎石和泥土,所述生态笼3顶端设置有柔性挡圈4。石笼本体1的后缘为与土体相接触的一端,石笼本体1的前端为裸露于外界的一端。

所述锚固杆2为空心的方形结构,所述锚固杆2底端设置有注砂浆孔,所述锚固杆2顶端侧壁设置有出砂浆孔6。锚固杆2上的注砂浆孔以及出砂浆孔6的设置,可以从锚固杆2底端注浆,砂浆从锚固杆2顶端侧壁流出,砂浆流出的过程将相邻的石笼本体1的锚固杆2相连,并与周围土体相连,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所述石笼本体1包括铁笼和设置于所述铁笼内的石块。

所述生态笼3由铁丝制成并利用铁丝将上、下、左、右的所述石笼本体1相捆绑,由铁丝围成的生态笼3为致密型,生态笼3内填充的碎石和泥土不易外流。

所述柔性挡圈4的材质包括橡胶或者凝胶。

所述柔性挡圈4的高度为至少5cm。

所述生态笼3内种植有绿植。

所述柔性挡圈4上均布有若干通孔5,通孔5的设置,不仅可以起到透水的作用,还能起到透风,减小风阻的作用,进一步可保护生态笼3内的幼苗生长、具有保活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