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式被动边坡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7457发布日期:2019-08-13 20:2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式被动边坡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上滚石拦截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式被动边坡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修建在山区地段的公路的两侧或一侧均有边坡,边坡上石头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石头经过风吹日晒雨林后或者植被枯死后,石头极容易落下,石头掉落到公路上后,不仅会造成道路堵塞,而且还会砸坏行驶的汽车或砸死车内人员,及其不安全。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人们通常会在边坡上安装边坡防护装置,边坡防护装置包括钢柱、基座、防护网、锚杆和锚绳,边坡上安装有多个基座,每个基座上均铰接有钢柱,边坡上且位于基座的上方施工有多根与钢柱数量相对应的锚杆,锚杆与钢柱之间固连有锚绳,相邻两根钢柱之间设置有用于拦截滚石的防护网。当边坡上有滚石落下后,防护网将滚石拦截下来,从而避免滚石掉落在公路上。然而,有的滚石速度很慢,沿着边缘的斜度落到防护网上的;也有的滚石速度很快,不接触边坡而直接砸到防护网上,这部分滚石对防护网的冲击非常大,极易造成防护网损坏,且大量的落石拦截在防护网上,而防护网的承载能力有限,防护网也容易损坏,因此防护网使用寿命极低。此外,维护人员还要对拦截在防护网上的落石进行搬运走,且操作时在防护网上进行清理,清理时随时可能掉落石头,清理过程非常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主动和被动拦截滚石、方便清理拦截下来滚石、使用寿命长的复式被动边坡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式被动边坡防护结构,它包括设置于边坡上的多个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铰接有钢柱,边坡上且位于基座的高处设置有多根与钢柱对应的上拉锚杆,上拉锚杆与钢柱之间固连接有带减压环的上拉锚绳,边坡上且位于最两端的钢柱的外侧均设置有侧拉锚杆,侧拉锚杆与钢柱之间固连有侧拉锚绳,相邻两根钢柱之间固设有上支撑绳和下支撑绳,下支撑绳和上支撑绳之间设置有环形网,环形网的上边缘与上支撑绳之间、环形网的下边缘与下支撑绳之间均经钢绳缝合,钢柱上捆扎有侧支撑绳,环形网的侧边缘与侧支撑绳之间经缝合绳缝合,所述上支撑绳和下支撑绳之间还经钢丝 缝合有格栅网,格栅网位于环形网的内侧,所述边坡上且位于边坡防护结构的底边处设置有多根围成U形状的钢绳锚杆,相邻钢绳锚杆之间均固连有拦截底绳,位于底部的拦截底绳与下支撑绳之间固连有多根纵向支撑绳,纵向支撑绳与拦截底绳之间经钢丝绳缝合有高强度格栅网,高强度格栅网的上边缘经钢丝绳缝合于下支撑绳上。

所述上支撑绳平行于下支撑绳设置,且上支撑绳和下支撑绳上均设置有减压环。

所述钢柱与边坡呈夹角设置。

所述下支撑绳与钢柱的底部之间留有高度为H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能够主动和被动拦截滚石、方便清理拦截下来滚石、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左视图;

图3 为环形网与钢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边坡,2-基座,3-钢柱,4-上拉锚杆,5-上拉锚绳,6-侧拉锚杆,7-侧拉锚绳,8-上支撑绳,9-下支撑绳,10-环形网,11-缝合绳,12-格栅网,13-钢绳锚杆,14-拦截底绳,15-纵向支撑绳,16-高强度格栅网,17-减压环,18-间隙,19-侧支撑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复式被动边坡防护结构,它包括设置于边坡1上的多个基座2,所述基座2的顶部铰接有钢柱3,边坡1上且位于基座2的高处设置有多根与钢柱3对应的上拉锚杆4,上拉锚杆4与钢柱3之间固连接有带减压环的上拉锚绳5,边坡1上且位于最两端的钢柱3的外侧均设置有侧拉锚杆6,侧拉锚杆6与钢柱3之间固连有侧拉锚绳7,相邻两根钢柱3之间固设有上支撑绳8和下支撑绳9,下支撑绳9和上支撑绳8之间设置有环形网10,环形网10的上边缘与上支撑绳8之间、环形网10的下边缘与下支撑绳9之间均经钢绳缝合,钢柱3上捆扎有侧支撑绳19,环形网10的侧边缘与侧支撑绳19之间经缝合绳11缝合,所述上支撑绳8和下支撑绳9之间还经钢丝 缝合有格栅网12,格栅网12位于环形网10的内侧,所述边坡1上且位于边坡防护结构的底边处设置有多根围成U形状的钢绳锚杆13,相邻钢绳锚杆13之间均固连有拦截底绳14,位于底部的拦截底绳14与下支撑绳9之间固连有多根纵向支撑绳15,纵向支撑绳15与拦截底绳14之间经钢丝绳缝合有高强度格栅网16,高强度格栅网16的上边缘经钢丝绳缝合于下支撑绳9上。

所述上支撑绳8平行于下支撑绳9设置,且上支撑绳8和下支撑绳9上均设置有减压环17。所述钢柱3与边坡1呈夹角设置,所述下支撑绳9与钢柱3的底部之间留有高度为H的间隙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边坡的高处有落石滚下后,若滚石的速度很低,滚石沿着边坡1运动,滚石穿过间隙18后被高强度格栅网16拦截,在边坡1与高强度格栅网16之间顺坡而下至边坡防护结构的底边,被拦截底绳14拦截,从而实现被动拦截落石;若滚石的速度很高,滚石不接触边坡1而直接砸到格栅网12上,滚石的动能依次被格栅网12和环形网10,减压环17削弱滚石震动,动能削弱后滚石在重力下落到边坡1上,最后滚石穿过间隙18被拦截在高强度格栅网16上,在边坡1与高强度格栅网16之间顺坡而下至边坡防护结构的底边,最后被拦截底绳14拦截,从而实现被动拦截落石;从而实现了主动拦截滚石,因此通过由格栅网12和环形网10组成的复合结构,有效避免了格栅网的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若高强度格栅网16内上堆积有大量落石后,维护人员只需站在高强度格栅网16的低位处以解开拦截底绳14与高强度格栅网16之间的钢丝绳,拦截在高强度格栅网16上的落石即可排放出,实现了落石的快速清理,同时保护了维护人员的安全。由于清理落石方便,因此方便了维护人员频繁的操作,避免了落石大量堆积在高强度格栅网16上,避免了因高强度格栅网承载力过大而破裂,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