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用驾驶室及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6899发布日期:2019-09-13 20:17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作业车辆用驾驶室及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作业车辆用驾驶室及作业车辆,特别是,涉及具有空气调节单元的作业车辆用驾驶室及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特开2007-15444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空气调节单元的作业车辆。在专利文献1中,空气调节单元配置在驾驶室内且配置在前方控制台箱的下侧。由此,能够空开驾驶座后方的空间,能够增大驾驶座在前后方向上的滑动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5444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具有这样的空气调节单元的作业车辆中,希望进一步改善操作员从驾驶室的内部向外部的视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空气调节单元且能够改善从驾驶室的内部向外部的视野的作业车辆用驾驶室及作业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作业车辆用驾驶室包括驾驶座、空气调节单元和前方壁。空气调节单元配置于驾驶座的前方。前方壁配置在驾驶座的前方且配置在空气调节单元的侧方,具有能够从作业车辆用驾驶室的内部透视外部的第一窗部。

本发明的作业车辆包括上述的作业车辆用驾驶室和通过设置于该作业车辆用驾驶室中的操作装置操作的作业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具有空气调节单元且能够改善从驾驶室的内部向外部的视野的作业车辆用驾驶室及作业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一实施方式中的作业车辆的例子示出轮式装载机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轮式装载机中的驾驶室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轮式装载机中的驾驶室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2的iv-iv线的概要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轮式装载机中的驾驶室的结构的仰视图。

图6是示出图1所示的轮式装载机中的驾驶室内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图1所示的轮式装载机中的驾驶室内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比较例中的驾驶室的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作业车辆的结构。以下,使用图1说明作为应用本发明思想的作业车辆的一例的轮式装载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除了轮式装载机以外还能够应用于液压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等作业车辆。

在本例中,以就座在驾驶室10内的驾驶座14上的操作员为基准说明各部分的位置关系。前后方向是指就座在驾驶座上的操作员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宽度方向)是指就座在驾驶座上的操作员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是指就座在驾驶座上的操作员的上下方向。

与就座在驾驶座上的操作员正对的方向是前方向,与前方向相对的方向是后方向。就座在驾驶座上的操作员正对正面时的右侧和左侧分别是右方向和左方向。就座在驾驶座上的操作员的脚下侧为下侧、头顶侧为上侧。

图1是作为一实施方式中的作业车辆的例子示出轮式装载机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式装载机50主要包括前部框架42、后部车身44和作业机30。在前部框架42的两侧部分别安装有前轮43a。在后部车身44的两侧部分别安装有后轮43b。

前部框架42和后部车身44通过中心销(未图示)以左右动作自如的方式安装。前部框架42和后部车身44构成铰接结构。

具体而言,前部框架42和后部车身44通过左右一对转向缸(未图示)连结。通过该左右的转向缸伸缩,前部框架42和后部车身44以中心销为中心左右动作并转向。由前部框架42和后部车身44构成轮式装载机50的车身。

在前部框架42的前方安装有作业机30。作业机30包括一对动臂31、铲斗32和一对动臂缸33。

在后部车身44配置有发动机室44b。

后部车身44在发动机室44b的前方具有驾驶室(运转室)10。驾驶室10构成供操作员进入内部来操作轮式装载机50的空间。

接着,使用图2~图7说明上述驾驶室10的结构。

图2及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轮式装载机中的驾驶室的结构的侧视图及俯视图。图4是沿图2的iv-iv线的概要剖视图。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轮式装载机中的驾驶室的结构的仰视图。图6及图7分别是示出图1所示的轮式装载机中的驾驶室内的结构的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10主要包括底板1、多个支柱2a、2b、车顶部分3、前方部分4、左右一对前方侧壁5、左右一对中央侧壁6、左右一对后方侧壁7、后方部分8、空气调节单元12、驾驶座14、前方控制台15f。

多个支柱2a、2b包含左右一对前支柱2a和左右一对后支柱2b。左右一对前支柱2a和左右一对后支柱2b竖立设置在底板1上。左右一对前支柱2a和左右一对后支柱2b分别以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前支柱2a及后支柱2b从驾驶室10的前方朝向后方依次排列配置。

车顶部分3配置在驾驶室10的上部,通过多个支柱2a、2b支承在底板1上。梁构件(未图示)分别与前支柱2a的上端部和后支柱2b的上端部连接并与车顶部分3连接。

前方部分4配置在驾驶室10的前方。前方部分4包括前窗4a和外装板4b。前窗4a配置在外装板4b的上侧。后方部分8配置在驾驶室10的后方。后方部分8包括后窗8a和外装板8b。后窗8a配置在外装板8b的上侧。

中央侧壁6配置在前支柱2a与后支柱2b之间。中央侧壁6也可以是乘降用门。在中央侧壁6为乘降用门的情况下,该乘降用门6例如由后支柱2b以能够开闭的方式支承。乘降用门6是操作轮式装载机50的操作员的乘降口。另外,中央侧壁6也可以嵌入并固定(镶嵌)在前支柱2a与后支柱2b之间。

前方侧壁5从前支柱2a向前方延伸。前方侧壁5配置在前支柱2a与前方部分4之间。后方侧壁7从后支柱2b向后方延伸。后方侧壁7配置在后支柱2b与后方部分8之间。前方部分4和前方侧壁5形成前方壁。

空气调节单元12、驾驶座14及前方控制台15f均配置在驾驶室10的内部。前方控制台15f配置在驾驶座14的前方。前方控制台15f具有前面操作面板(前面操作部)。前面操作面板包括例如停车制动器开关、ecss(electroniccontrolledsuspensionsystem:电控悬架系统)开关、作业灯开关、刮水器开关等。

空气调节单元12配置在驾驶座14的前方且在前方控制台15f的下侧。空气调节单元12包括内外部气体切换门、风扇、蒸发器、加热器芯等。风扇将内部气体及外部气体导入空气调节单元内,在将其吹送至蒸发器及加热器芯后送出到运转室的内部空间。由此,对驾驶室10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进行调节。

前方部分4的前窗4a与前方控制台15f的上表面相比配置在上方。另外,后方部分8的后窗8a配置在后方部分8的上侧。前窗4a及后窗8a分别由能够从驾驶室10的内部透视外部的透明构件(例如玻璃)构成。由此,就座在驾驶座14上的操作员能够通过前窗4a视觉辨认轮式装载机50的前方,并通过后窗8a视觉辨认轮式装载机50的后方。

左右一对中央侧壁6分别以能够从驾驶室10的内部透视外部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左右一对中央侧壁6例如分别具有框架6a和透明构件6b。透明构件6b嵌入在框架6a内。透明构件6b以能够从驾驶室10的内部透视外部的方式构成,例如由玻璃构成。

该透明构件6b也可以配置在从中央侧壁6的上端到下端的高度方向的大致整体范围内。在该情况下,中央侧壁6的与前方控制台15f的下端位置(图中单点划线l)相比位于下侧的部分,作为能够从驾驶室10的内部透视外部的窗部(第二窗部)具有透明构件6b。

另外,如图1所示,中央侧壁6的透明构件6b也可以由框架6a分为上部分6ba和下部分6bb。在该情况下,透明构件6b的下部分6bb与前方控制台15f的下端位置(图中单点划线l:图2)相比位于下侧。在该情况下,与前方控制台15f的下端位置(图中单点划线l)相比位于下侧的下部分6bb是能够从驾驶室10的内部透视外部的窗部(第二窗部)。由此,就座在驾驶座14上的操作员能够通过中央侧壁6的透明构件6b视觉辨认轮式装载机50的侧方下方及侧方上方。

以上说明中的前方控制台15f的下端位置(图中单点划线l),是指前方控制台15f的下表面中的位于油门踏板或制动踏板之上的最低位置。

如图2所示,左右一对前方侧壁5分别包括上窗5u和下窗5l(第一窗部)。上窗5u与前方控制台15f的上表面相比位于上侧。下窗5l与前方控制台15f的下端位置(图中单点划线l:图2)相比位于下侧。下窗5l配置在驾驶座14的前方且在空气调节单元12的侧方。在此,空气调节单元12的侧方是指以底板1基准的至少与空气调节单元12的高度位置相同的高度位置范围内的侧方。

上窗5u及下窗5l分别由能够从驾驶室10的内部透视外部的透明构件(例如玻璃)构成。由此,就座在驾驶座14上的操作员能够通过上窗5u视觉辨认轮式装载机50的斜前上方,并通过下窗5l视觉辨认轮式装载机50的斜前下方。

左右一对前方侧壁5双方具有下窗5l。另外,上窗5u与下窗5l也可以彼此不分离而构成一个窗(一体的窗)。另外,上窗5u及下窗5l可以均嵌入有例如玻璃这样的透明构件,另外,也可以不嵌入透明构件而使驾驶室10的内部与外部经由上窗5u及下窗5l相连。

左右一对后方侧壁7分别具有窗7a和外装板7b。窗7a配置在外装板7b上。窗7a由能够从驾驶室10的内部透视外部的透明构件(例如玻璃)构成。由此,就座在驾驶座14上的操作员能够通过窗7a视觉辨认轮式装载机50的斜后方。

后方侧壁7具有外部气体吸引口7c。具体而言,左右一对后方侧壁7中的一个后方侧壁上的外装板7b具有外部气体吸引口7c。外部气体吸引口7c用于向空气调节单元12供给空气(外部气体)。外部气体吸引口7c例如由多个狭缝7ca构成。多个狭缝7ca均贯通外装板7b。外部气体吸引口7c具有与前方控制台15f的下端位置(图中单点划线l:图2)相比位于下侧的部分。

后方侧壁7的外装板7b也可以与后方部分8的外装板8b一体化。另外,后方侧壁7的外装板7b也可以是能够相对于后方部分8的外装板8b开闭的罩部。在该情况下,优选将外装板7b打开而从轮式装载机50的外部更换过滤器9。由此,过滤器9的更换作业容易。

如图3所示,在俯视观察下,左右一对前方侧壁5间的间隔w随着从后方趋向前方而减小。在此,俯视观察是指从与车顶部分3的上表面或底板1的上表面正交的方向观察车顶部分3或底板1的视点。在俯视观察下,左右一对前方侧壁5分别相对于中央侧壁6倾斜。

如图4所示,在外装板7b的外部气体吸引口7c的内侧配置有过滤器9。过滤器9例如由无纺布片材构成。过滤器9从经由外部气体吸引口7c吸引的空气中去除灰尘等而使空气清洁。过滤器9沿外装板7b配置。过滤器9配置在外部气体吸引口7c与管道11之间。

管道11用于从外部气体吸引口7c向空气调节单元12引导外部气体。管道11包括室内管道11a和室外管道11b。室内管道11a配置在驾驶室10的内部。室内管道11a的一个开口端由过滤器9覆盖。室内管道11a的另一开口端支承在底板1上。

在底板1的支承室内管道11a的另一开口端的部分设有贯通孔。管道11的至少一部分(室外管道11b)配置在驾驶室10的外部且在底板1之下。室外管道11b的一个开口端支承在底板1上。室外管道11b的内部流路与室内管道11a的内部流路经由在底板1上设置的贯通孔相互连通。

如图5所示,室外管道11b支承在底板1的下表面。室外管道11b从驾驶室10的后方位置朝向前方位置延伸并到达空气调节单元12的正下方。室外管道11b的内部流路经由底板1的贯通孔与空气调节单元12的外部气体导入通路连通。由此,从外部气体吸引口7c进入的外部气体在由过滤器9净化后经由管道11向空气调节单元12供给。

如图6所示,驾驶室10还包括左右一对扶手14r、14l、侧方控制台15s和控制器16。扶手14r配置在驾驶座14的例如右侧。扶手14l配置在驾驶座14的例如左侧。

侧方控制台15s配置在驾驶座14的例如右侧。侧方控制台15s具有用于操作作业机的作业机操作杆(操作装置)等。侧方控制台15s具有例如降档开关、变速器断路开关、喇叭开关、前后进退切换开关、远程位置开关等。

控制器16配置在侧方控制台15s的正下方。控制器16用于控制轮式装载机50各部分的动作。控制器16例如包括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和存储部等。

控制器16横置配置在底板1的上表面。具体而言,控制器16以相比于从底板1的上表面起的高度方向的厚度,与该高度方向正交的面内的横向尺寸较长的方式支承在底板1的上表面。

下窗5l及外部气体吸引口7c相对于驾驶座14位于与配置有侧方控制台15s的一侧相同的一侧。具体而言,在侧方控制台15s配置在驾驶座14的例如右侧情况下,下窗5l及外部气体吸引口7c双方均相对于驾驶座14配置在右侧。

如图7所示,驾驶室10还具有操作部13。操作部13在驾驶室10的内部设置在前支柱2a上。优选该操作部13与前方控制台15f的上表面相比配置在上方。另外,优选操作部13以从前支柱2a向驾驶室10的内部突出的方式设置。

更具体而言,优选操作部13以从前支柱2a朝向驾驶座14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由此,操作员能够容易地以就座在驾驶座14上的姿态操作设置于前支柱2a的操作部13。

接着,与图8所示的比较例的驾驶室110的结构对比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如图8所示,在比较例的驾驶室110中,前方侧壁105包括窗部105a和配置在该窗部105a之下的外装板105b。该外装板105b设有用于向空气调节单元供给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吸引口107c。外部气体吸引口107c由多个狭缝107ca构成。另外,中央侧壁106包括窗部106b和配置在该窗部106b之下的外装板106c。

在这样的比较例的驾驶室110中,由于前方侧壁105的外装板105b,就座在驾驶座上的操作员无法视觉辨认轮式装载机的斜前下方。另外,由于中央侧壁106的外装板106c,操作员也无法视觉辨认轮式装载机的侧方下方。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外部气体吸引口7c设置在后方侧壁7的外装板7b上。因此,在前方侧壁5上,能够将下窗5l与前方控制台15f的下端位置(图中单点划线l:图2)相比配置在下侧。由此,在驾驶室10内就座在驾驶座14上的操作员能够通过前方侧壁5的下窗5l视觉辨认轮式装载机50的斜前下方,视野良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侧壁6的与前方控制台15f相比的下侧部分具有能够从驾驶室10的内部透视外部的透明构件6b。因此,在驾驶室10内就座在驾驶座14上的操作员能够通过中央侧壁6的透明构件6b视觉辨认轮式装载机50的侧方下方,视野更加良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7所示,在前支柱2a上设有操作部13。这样,通过将原本应配置在图6的侧方控制台15s上的操作部的一部分设置在前支柱2a上,能够减少在侧方控制台15s设置的操作部的数量。由此能够减小侧方控制台15s的尺寸。对应于侧方控制台15s的尺寸减小的量,就座在驾驶座14上的操作员的视野更加不易被侧方控制台15s遮挡,操作员能够视觉辨认更宽范围的驾驶室10的外部。由此,操作员的视野更加良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如图5所示,管道11的至少一部分(室外管道11b)配置在底板1之下。由此,能够减小驾驶室10的室内空间中由管道11占据的空间。对应于管道11的占据空间减小的量,能够在驾驶室10的室内空间配置除了管道11以外的其他构成部件,能够有效利用驾驶室10的室内空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控制器16配置在侧方控制台15s的正下方。由此能够有效利用侧方控制台15s的此前作为死区空间的正下方区域。另外,通过将控制器16配置在侧方控制台15s的正下方,从而能够将外部气体吸引口7c设置在后方侧壁7的外装板7b上。另外,通过将控制器16配置在侧方控制台15s的正下方区域,从而能够抑制控制器16遮挡就座在驾驶座14上的操作员视野的情况。

另外,由于控制器16横置配置,因此能够降低控制器16从底板1的上表面突出的高度。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控制器16遮挡就座在驾驶座14上的操作员视野的情况。

应知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各方面均为例示而非进行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上述说明表示,而是由请求保护的范围表示,旨在包含与请求保护的范围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2a前支柱,2b后支柱,3车顶部分,4前方部分,4a前窗,4b、7b、8b外装板,5前方侧壁,5l下窗,5u上窗,6中央侧壁,6a框架,6b透明构件,6ba上部分,6bb下部分,7后方侧壁,7a窗,7c外部气体吸引口,7ca狭缝,8后方部分,8a后窗,9过滤器,10驾驶室,11管道,11a室内管道,11b室外管道,12空气调节单元,13操作部,14驾驶座,14l、114r扶手,15f前方控制台,15s侧方控制台,16控制器,30作业机,31动臂,32铲斗,33动臂缸,42前部框架,43a前轮,43b后轮,44后部车身,44a工作油箱,44b发动机室,44d配重,50轮式装载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