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渡槽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41665发布日期:2019-05-11 00:42阅读:1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渡槽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渡槽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渡槽又称高架渠,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渡水结构物,和隧洞、明渠构成输水系统。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

现有渡槽的施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传统的支撑方法为满堂架式支撑方法,该支撑方法不仅受地基条件的限制,还需要至少2—3天左右的施工时间;②、传统的施工方法中,外模拼装好以后,将槽身钢筋吊到外模内进行绑扎,此施工方法的缺点是,一是高空作业施工难度大,二是与上一跨接头处的钢筋绑扎难度大,没有施工空间,由于施工条件限制,此处钢筋的绑扎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三是只能按顺序施工,浪费时间;③、传统的施工方法中,内模是用吊车吊装的,如果要满足设计要求槽身横拉梁和槽身一次浇注,那么浇注完成后,槽身内模就很难拆出来,因此,目前大部份施工方法是槽身横拉梁进行二次浇注,满足不了设计要求,保证不了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渡槽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受地基条件限制、以及槽身外模拼装好以后,再将槽身钢筋吊到外模内进行绑扎导致的施工难度大、绑扎难度大和浪费时间的问题,并且在满足槽身横拉梁与槽身一次浇注的设计要求下,解决了槽身内模的拆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新型渡槽施工方法,包括:

将三组贝雷片架设在相邻的两个槽墩上,之后将槽身外模固定在贝雷片上;

制作与槽身外模相对应的槽身钢筋支撑架,并在槽身钢筋支撑架上绑扎槽身钢筋;

绑扎好的槽身钢筋整体吊装在已安装好的槽身外模内,之后将槽身内模直接从上一跨槽身内用行车移动到下一跨的槽身外模上,把提前预制好的槽身拉梁安装在槽身内模上,然后进行混凝土浇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墩上设有用于支撑贝雷片的沙筒。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沙筒包括设置在贝雷片下方的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下方的支柱、以及固定在槽墩上可容纳支柱的容器,所述容器内设有用于调整支柱与槽墩相对位置的填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包括沙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器的下部设有卸料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贝雷片以悬挂的方式架设在相邻的两个槽墩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槽身内模分两节在槽身内通过行车分别从上一跨平移到下一跨的槽身外模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槽身与槽身拉梁一次浇注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渡槽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通过采用贝雷片进行支撑,不需要处理地基,因此不受地基条件的限制;安装完成一跨槽身的贝雷片大约2—3h左右,而传统的满堂支架包括地基处理至少需要2—3天左右,大大节约了时间。本申请的槽身钢筋可与槽身外模安装同时进行,平行施工,槽身外模安装完成后即可吊装槽身钢筋骨架,节约至少1—2天时间;此外,在地面绑扎槽身钢筋由于不存在施工空间限制的问题,所以施工简单、安全、绑扎容易、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槽身内模直接从槽身内用行车移动到下一跨,内模不需要吊出来,不仅节约了施工时间,而且还能实现槽身横拉梁和槽身整体浇注的设计要求,保证了槽身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渡槽施工方法中槽身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渡槽施工方法中槽身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渡槽施工方法中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渡槽施工方法中槽墩与沙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渡槽施工方法中贝雷片的支撑示意图;

图中:1—贝雷片;2—槽墩;3—槽身内模;4—槽身;5—行吊;6—沙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渡槽施工方法,包括:

将三组贝雷片1架设在相邻的两个槽墩2上,之后将槽身外模固定在贝雷片1上;

制作与槽身外模相对应的槽身钢筋支撑架,并在槽身钢筋支撑架上绑扎槽身钢筋;

将绑扎好的槽身钢筋整体吊装在已安装好的槽身外模内,之后将槽身内模3直接从上一跨槽身4内用行车的行吊5移动到下一跨的槽身外模上,把提前预制好的槽身拉梁安装在槽身内模3上,然后进行混凝土浇注。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渡槽施工方法通过采用贝雷片1进行支撑,不需要处理地基,因此不受地基条件的限制;安装完成一跨槽身4的贝雷片1大约2—3h左右,而传统的满堂支架包括地基处理至少需要2—3天左右,大大节约了时间。本申请的槽身钢筋可与槽身外模安装同时进行,平行施工,槽身外模安装完成后即可吊装钢筋骨架,节约至少1—2天时间;此外,在地面绑扎槽身钢筋支撑架由于不存在施工空间限制的问题,所以施工简单、绑扎容易、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渡槽施工方法,可采用活动式行车等工具将槽身内模分两节将内模从已浇注好的槽身内平移到下一跨不仅施工速度快,而且还能满足槽身4和横拉梁一次浇注的设计要求;有效解决现有的施工方法中槽身4和槽身4的横拉梁必须分两次浇注,否则槽身内模将无法拆除,该施工方法满足不了槽身4和横拉梁依次浇注的设计要求的问题。

实施例2

在采取实施例1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所述槽墩2上设有用于支撑贝雷片1的沙筒6。所述沙筒6包括设置在贝雷片1下方的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下方的支柱、以及固定在槽墩2上可容纳支柱的容器,所述容器内设有用于调整支柱与槽墩2相对位置的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包括沙子,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的下部设有卸料孔,以从容器内卸掉部分填料,降低支柱与槽墩2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贝雷片1以悬挂的方式架设在相邻的两个槽墩2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渡槽的施工方法,通过采用本申请的沙筒6,不仅制作简单,还可根据需要有效调节贝雷片1的高度和平整度,拆槽身外模时,从泄沙孔掏掉容器里的沙子,由于重力的作用外模和贝雷片1会自动下沉,便于外模和贝雷片1的拆卸。

实施例3

在采取实施例1或实施例2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槽身内模3分两节在槽身4内通过行吊5等分别从上一跨平移到下一跨的槽身外模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渡槽的施工方法,可实现制作槽身钢筋、贝雷片安装、拆除上一跨外模三道工序的同步进行,达到平行施工的效果,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

实施例4

在采取实施例1—3中任一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槽身4与槽身拉梁一次浇注成型。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