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工程岩体防渗灌浆的钻孔清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8501发布日期:2019-06-15 00:3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文物保护工程,具体说,是一种文物保护工程岩体防渗灌浆的钻孔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帷幕灌浆是一种常用的岩体防渗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大型矿业工程、大型工民建工程。钻孔清洗是帷幕灌浆的一道工序,传统的钻孔清洗方法主要重视岩体裂隙清洗的干净程度,对使用水量没有控制,也不针对钻孔内的特定裂隙进行操作。传统的钻孔清洗方法对于常规帷幕灌浆工程,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可大幅提高裂隙的可灌性。但是,传统方法,仅重视裂隙清洗的干净程度,清洗方式比较粗放式。其不针对具体裂隙进行操作,清洗过程中,不对清洗用水量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文物保护工程岩体防渗灌浆的钻孔清洗方法,改变传统粗放式的清洗模式,在保证微裂隙清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清洗用水量,以减小清洗用水对文物本体的不利影响及对灌浆配合比及灌浆效果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文物保护工程岩体防渗灌浆的钻孔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钻孔完成后,挪移钻机,保持钻孔内的水静止30~60min;

(2)在钻孔口架设孔内电视设备,先进行钻孔内照片拍摄,再进行孔内录像,如果发现成果不清楚,再次进行拍摄;

(3)现场分析孔内电视成果,确定岩石与覆盖层的分界深度,确定每一条微裂隙的深度,且观察和测量其宽度、填充物、倾向、走向信息;

(4)根据步骤(3)取得的资料,精准的分别对每一条裂隙进行卡塞;用水清洗方法,时间控制在5~10min,水洗压力不大于灌浆压力的80%;

(5)用微型水泵多次抽干钻孔内的存水,保证钻孔内干净无水,孔底的存水采用压缩空气排出;

(6)重新对每一条裂隙进行卡塞,采用空气清洗方法,时间控制在5~20min,观察可见裂隙出露点出水、水汽混合、空气的出露状况,如果不干净,反复空气清洗,直至裂隙干净、无存水。

所述步骤(1)中投入水质清澈液,以提升孔内电视拍摄清晰度。

所述步骤(4)中,如果裂隙宽度大于1cm且填充比例少于50%,水洗压力至灌浆压力的50%以下。

所述步骤(6)中使用压缩空气脉动冲洗的方式,对微裂隙进行反复挤压清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精细化的钻孔清洗方法,即可达到微裂隙的清洁效果,又减少了清洗用水量,降低了对文物本体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文物保护工程岩体防渗灌浆的钻孔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钻孔完成后,挪移钻机,保持钻孔内的水静止30~60min;

(2)在钻孔口架设孔内电视设备,先进行钻孔内照片拍摄,再进行孔内录像,如果发现成果不清楚,再次进行拍摄;

(3)现场分析孔内电视成果,确定岩石与覆盖层的分界深度,确定每一条微裂隙的深度,且观察和测量其宽度、填充物、倾向、走向信息;

(4)根据步骤(3)取得的资料,精准的分别对每一条裂隙进行卡塞;用水清洗方法,时间控制在5~10min,水洗压力不大于灌浆压力的80%;

(5)用微型水泵多次抽干钻孔内的存水,保证钻孔内干净无水,孔底的存水采用压缩空气排出;

(6)重新对每一条裂隙进行卡塞,采用空气清洗方法,时间控制在5~20min,观察可见裂隙出露点出水、水汽混合、空气的出露状况,如果不干净,反复空气清洗,直至裂隙干净、无存水。

所述步骤(1)中投入水质清澈液,以提升孔内电视拍摄清晰度。

所述步骤(4)中,如果裂隙宽度大于1cm且填充比例少于50%,水洗压力至灌浆压力的50%以下。

所述步骤(6)中使用压缩空气脉动冲洗的方式,对微裂隙进行反复挤压清洗。

例如,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水害治理工程(一期),灌浆钻孔沿卧佛上游成u形布置,分上游、下游、中游三排,其中上、下游灌浆孔为超细水泥灌浆孔,中间孔为丙烯酸盐化学灌浆孔。排距0.5m、孔距1m,成梅花布置。设计灌浆孔孔深均为15m,灌浆压力0.3mpa~1.2mpa。所有灌浆孔灌浆前,都需要钻孔清洗。

用水清洗方法,时间控制在5min~10min;水洗压力不大于灌浆压力的80%,如果裂隙宽度大于1cm且填充比例小于50%,可适当降低水洗压力至灌浆压力的50%;

采用空气清洗方法,时间控制在5min~20min,使用压缩空气脉动冲洗的方式。

本发明以文物保护工程的实际需求为目标,旨在通过精细化,根据分析,当钻孔内存在多条微裂隙时,常规的清洗方法,不能准确的对微裂隙进行定位,并且观察其宽度、填充物、倾向、走向等信息,不能有针对性对单一微裂隙进行有效的清洗。在传统的清洗方法中,不重视清洁用水量的控制,不重视裂隙中存水的控制。不但可能会稀释灌浆材料,特别是水溶性化学浆液,影响其配比,影响其凝固和防渗效果,而且大量的清洗用水,有可能会改变文物保护区的水环境,有可能对文物本体产生不利影响。

本发明针对文物保护工程的钻孔清洗,采取了精细化的钻孔清洗方式。首先采用钻孔电视对钻孔内的微裂隙进行逐一精确定位及描述,然后根据微裂隙的特征,对微裂隙逐一进行精准卡塞,采用较少的清洗用水和较短的清洗时间,随后采用微型水泵排出钻孔内的存水,最后用压缩空气对钻孔进行二次清洗。本发明用于进行文物保护工程岩体防渗灌浆时,对钻孔内存在的微裂隙进行精细化钻孔清洗。特别适用于文物保护防渗工程中,取得更为可靠的灌浆防渗效果和避免大量清洗用水对文物本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物保护工程岩体防渗灌浆的钻孔清洗方法,在传统的钻孔清洗的基础上给予改良,通过裂隙的精确定位、对单一微裂隙进行精确清洗以满足其可灌性,提高结石体强度。同时,考虑到在文物保护区施工,大量的清洗用水可能对文物本体产生不利影响,并有可能会影响浆液配比,因此本方法对清洗水量进行了控制,并采取了清洗后抽水措施和二次压缩空气清洗。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会;石金山;杨赫楠;于绍奉;蒋思维;王斌;齐志诚;燕学锋;韩国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15
技术公布日:2019.0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