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2366发布日期:2019-07-13 09:54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桩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护筒。



背景技术:

水中、软基地带、毗邻建筑物施工钻孔灌注桩时,常规桩工施工方法须事先安装临时护筒。由于临时护筒无需参与结构受力,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毕后,目前常规桩工施工方法中,大部分临时护筒无法回收重复利用,造成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护筒,以解决现有护筒难以在不破坏桩基的情况下实现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护筒,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包括内部形成有空腔的套筒,套筒由左壳体和右壳体对合形成,套筒两端具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上设置有锁紧松开装置,锁紧松开装置包括延伸至套筒的顶端之外的解锁部,锁紧松开装置具有锁定左壳体和右壳体的锁紧状态,以及通过操作解锁部使左壳体和右壳体分离的解锁状态。

可选的,锁紧松开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壳体外壁和右壳体外壁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配合卡接。

进一步的,第一卡接部包括软杆和固定设置在左壳体的第一锚固板;在第一锚固板与软杆的一端分别沿套筒的轴向对应设置有通孔,解锁部穿过通孔以将软杆与第一锚固板连接,软杆的另一端卡接第二卡接部。

进一步的,第二卡接部包括锁紧件和固定设置在右壳体的第二锚固板;在第二锚固板设置有插孔,软杆用于穿过插孔配合锁紧件以将左壳体与右壳体锁紧。

可选的,解锁部为插销。

可选的,第一卡接部包括设置在左壳体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以及卡接件;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所成的夹角为锐角,且锐角的两锐角边的延伸方向远离套筒的顶端;卡接件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壳体,且卡接件的一端伸入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

进一步的,第二卡接部包括设置在右壳体用于容置卡接件另一端的卡槽;卡接件可沿卡槽远离套筒顶端的槽壁滑出以使左壳体和右壳体分离形成解锁状态。

进一步的,在套筒的顶端还设置有轴向锁件,轴向锁件用于对左壳体和右壳体提供沿套筒轴向的锁紧力,以将左壳体与右壳体径向锁紧。

可选的,在左壳体与右壳体对合的侧边沿套筒的轴向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

可选的,锁紧松开装置包括有多个,多个锁紧松开装置沿套筒轴向均布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护筒,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包括内部形成有空腔的套筒,套筒由左壳体和右壳体对合形成,套筒两端具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上设置有锁紧松开装置,锁紧松开装置包括延伸至套筒的端部之外的解锁部,锁紧松开装置具有锁定左壳体和右壳体的锁紧状态,以及通过操作解锁部使左壳体和右壳体分离的解锁状态。当套筒置于地基中时,在地面松开左壳体和右壳体,此时,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解除锁紧状态,左壳体、右壳体和位于两者之间的桩基失去箍紧力,减小了护筒与桩基础的摩擦力,此时,则可以在不损坏桩基的情况下,在地面将左壳体和右壳体分别拔出,实现了护筒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护筒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护筒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紧松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护筒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标:100-护筒;101-左壳体;1011-凹槽;102-右壳体;1021-凸起;103-锁紧松开装置;104-第一锚固板;105-软杆;106-解锁部;107-第二锚固板;108-锁紧件;109-第一限位板;110-第二限位板;111-卡接件;112-卡槽;113-轴向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参照图1,提供一种护筒100,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包括内部形成有空腔的套筒,套筒由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对合形成,套筒两端具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在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上设置有锁紧松开装置103,锁紧松开装置103包括延伸至套筒的顶端之外的解锁部106,锁紧松开装置103具有锁定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的锁紧状态,以及通过操作解锁部106使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分离的解锁状态。

具体的,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需要用到护筒100对灌注后未凝固的桩基进行保护、支撑和定型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护筒100,包括一个套筒,且该套筒的两端具有开口,从而使得底端的开口可以起到顺利的将护筒100沉入地基,顶端的开口则用于将护筒100沉入地基后,从其开口灌注混凝土,之后凝结成型形成桩基。套筒由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对合拼接成一个完成的护筒100,即图1中左半边为左壳体101,右半边为右壳体102。在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上配合设置有锁紧松开装置103,在地面的时候首先操作该锁紧松开装置103锁紧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使得形成一个完整的护筒100。然后将锁紧后的护筒100沉入地基,完成灌注后,锁紧松开装置103还包括一个解锁部106,解锁部106沿套筒延伸至套筒的端部之外,即一直延伸至地面以上,此时为了不破坏桩基,需要在地面操作解锁部106解锁,使得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处于分离不锁紧的解锁状态。此时,护筒100与桩基之间此时不是箍紧的状态,然后分别将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实施顺次拔出的操作,不会破坏桩基,从而避免影响后续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需要说明的,第一,本发明对护筒100,即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的具体材质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定,例如可以是钢制的圆柱形护筒100,也可以是铁制的长方体形护筒100等等其他的多种形式,只要可以实现其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起到的作用即可。

第二,上述中提到的套筒的顶端,该护筒100在使用中是有上下端之分的,可以在地面或水面进行操作解锁的一端为套筒或护筒100的顶端。

可选的,锁紧松开装置103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壳体101外壁和右壳体102外壁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配合卡接。

锁紧松开装置103采用卡接的方式实现锁紧和松开的状态,卡接既可以为处于锁紧状态的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提供较为稳固的锁紧力,也可以较为简便的实现解锁操作。具体的,锁紧松开装置103包括设置在左壳体101外壁和右壳体102外壁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其中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可以实现相互配合的卡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前述已经限定锁紧松开装置103可以将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对合锁紧,那么根据实际对合锁紧的情况,当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解锁时为两个独立的壳体,那么需要锁紧时,该锁紧松开装置103必然锁紧上右壳体102的两个对合处,即参照图1,在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的上部(图1中的上部)设置有一个锁紧松开装置103,在下部(图1中的下部)也设置有一个锁紧松开装置103。

进一步的,第一卡接部包括软杆105和固定设置在左壳体101的第一锚固板104;在第一锚固板104与软杆105的一端分别沿套筒的轴向对应设置有通孔,解锁部106穿过通孔以将软杆105与第一锚固板104连接,软杆105的另一端卡接第二卡接部。

示例的,如图2所示,在左壳体101的外壁固定设置有第一锚固板104,在第一锚固板104和软杆105的一端分别对应设置有通孔,且该通孔沿套筒轴向设置。解锁部106穿过通孔将软杆105和第一锚固板104连接,此时软杆105的另外一端则卡接到设置在右壳体102的第二卡接部。如图2中第一锚固板104固定的方式较为稳固,且强度较高,软杆105通过解锁部106连接到第一锚固板104,因此当在地面需要解锁时,只需将插接在软杆105和第一锚固板104上的解锁部106抽出即可实现,此结构较为简便,同时具有较强的强度,故障率较低,相关制造工艺较为成熟,制造成本较低,可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进一步的,第二卡接部包括锁紧件108和固定设置在右壳体102的第二锚固板107;在第二锚固板107设置有插孔,软杆105用于穿过插孔配合锁紧件108以将左壳体101与右壳体102锁紧。

示例的,如图2所示,第二卡接部具体包括第二锚固板107和锁紧件108,其中,第二锚固板107固定设置在右壳体102的外壁,在第二锚固板107上开设有插孔,该插孔用于穿过软杆105的一端,同时配合锁紧件108将软杆105与第二锚固板107锁紧以使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之间相互锁紧。采用锚固板的方式可以加强该部位的强度,同时锁紧件108将穿过插孔的软杆105锁紧的方式,其加工工艺较为成熟,且锁紧的力度能够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锁紧件108与软杆105之间具体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在软杆105的相应位置设置螺纹,锁紧件108为螺母,其内壁设置有与软杆105上相互配套的螺纹,二者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锁紧;也可以是锁紧件108为卡簧,软杆105的一端为销轴,由此二者相互配合从而达到锁紧的状态等等多种形式。

可选的,解锁部106为插销。

示例的,如图2所示,解锁部106为插销,且其一直延伸至地面外。

在实际的使用中,配合上述的特征,其具体的使用方法为:在地面将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对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护筒100形状,此时将软杆105伸入位于右壳体102的第二锚固板107上的插孔,然后将插销插入软杆105和第一锚固板104上的通孔,以将二者固定连接,此时,在软杆105伸出第二锚固板107的部分旋入螺母,螺母的直径大于插孔的直径,此时,将螺母旋紧,同时参照图1,在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的下方的对合处也设置有这种结构的锁紧松开装置103,以将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相互锁紧。根据施工的进度,将护筒100整体采用振动下沉法,下沉至预定的深度,然后进行护筒100下沉的角度和方向校验,合格后,在其内进行冲孔灌注桩施工。待到钻孔灌注桩砼龄期达到施工要求的强度后,在地面上将延伸至地面的插销拔出,此时左壳体101相对于右壳体102之间处于松开的状态,消除了护筒100和桩砼之间的箍紧粘结力,即处于没有箍紧的状态。继而,按照顺序将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分别拔出,以完成对护筒100的回收再利用。

可选的,第一卡接部包括设置在左壳体101的第一限位板109、第二限位板110以及卡接件111;第一限位板109与第二限位板110所成的夹角为锐角,且锐角的两锐角边的延伸方向远离套筒的顶端;卡接件111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壳体101,且卡接件111的一端伸入第一限位板109与第二限位板110之间。

示例的,参照图3,第一卡接部包括设置在左壳体101的第一限位板109、第二限位板110以及卡接件111。如图4所示,第一限位板109与第二限位板110的夹角为锐角,但两者并没有连接在一起,同时该锐角的两锐角边的延伸方向远离套筒的顶端(即图4中沿第二限位板110向上为套筒的顶端,向下为套筒的底端),然后卡接件111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壳体101,且卡接件11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09与第二限位板110之间。

进一步的,第二卡接部包括设置在右壳体102用于容置卡接件111另一端的卡槽112;卡接件111可沿卡槽112远离套筒顶端的槽壁滑出以使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分离形成解锁状态。

示例的,在上述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第二卡接部包括设置在右壳体102的卡槽112,当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对合在一起的时候,卡槽112用于容置卡接件111的另外一端,且还需要满足,当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对合设置在一起时,将右壳体102向上拔出的时候,卡接件111可以沿着卡槽112远离套筒顶端的槽壁滑出,即图4中卡槽112靠下的槽壁,这使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之间就会呈现出逐渐解锁的状态。

在实际的使用中,在地面先将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对合,卡接件111的另一端置于卡槽112内的时候,依靠右壳体102重力的作用,使得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相互锁紧,该锁紧的方式为横向锁紧,然后将护筒100整体采用振动下沉法下沉至预定的深度,进行角度和方向的校验后,进行冲孔灌注桩的施工,待到钻孔灌注桩砼龄期达到强度要求后,将左壳体101先拔出,此时,左壳体101与右壳体102之间是逐渐解锁,即护筒100与桩基之间处于一定间隙,消除了护筒100和桩砼之间的箍紧粘结力,即处于没有箍紧的状态。继而,再将左壳体101拔出,以完成对护筒100的回收再利用。

进一步的,在套筒的顶端还设置有轴向锁件113,轴向锁件113用于对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提供沿套筒轴向的锁紧力,以将左壳体101与右壳体102径向锁紧。

示例的,在套筒的顶端还设置有轴向锁件113,如图5所示,左壳体101为半壳体,右壳体102顶端的壳体的横截面覆盖整个套筒横截面,以此形成右壳体102顶端盖接在左壳体101的顶端,且两者横向对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套筒。在盖接处设置轴向锁件113,从而对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提供沿套筒轴向的锁紧力,当该轴向锁件113锁紧后,卡接件111的一端伸入卡槽112,且卡接件111与卡槽112靠近套筒顶端的槽壁贴紧,以此来实现对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提供竖向的锁紧力的同时也通过卡接件111与卡槽112卡紧提供横向的锁紧力,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个套筒的对合强度以及整体性,避免了对后续桩基础凝固成型造成不利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该轴向锁件113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采用螺栓连接,也可以是通过锁扣连接,还可以是通过绑缚固定连接等等多种方式。

实际使用时,先将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对合拼接,卡接件111伸入卡槽112内,为提供更强的横向锁紧力,将盖接处使用轴向锁件113锁紧,使得卡接件111完全伸入卡槽112且与靠近套筒顶端的槽壁贴紧,此时两壳体因竖向锁紧力和横向锁紧力完全对合锁紧。施工完毕后,先需将轴向锁件113松开,此时,两壳体失去竖向锁紧力,横向锁紧力减弱,与桩基础不再是箍紧状态,从而减小了摩擦力,可以在不影响桩基砼质量的情况下将右壳体102出,然后再将左壳体101出,完成对护筒100的回收再利用。

可选的,在左壳体101与右壳体102对合的侧边沿套筒的轴向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起1021和凹槽1011。

示例的,为了更好的提高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对合速度,且提高对合精度,在左壳体101和右壳体102的对合的侧边沿套筒的轴向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起1021和凹槽1011。既可以是参照图2,在左壳体101的对合处设置凹槽1011,在右壳体102的对合处设置凸起1021;也可以是在左壳体101的对合处设置凸起1021,在右壳体102的对合处设置凹槽1011,本发明对其不做具体的限制。

可选的,锁紧松开装置103包括有多个,多个锁紧松开装置103沿套筒轴向均布设置。

示例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筒100的锁紧强度,沿着套筒的轴向均布设置有多个锁紧松开装置103,可以是锚固板、插销、软杆105以及螺母的结构为多个沿套筒的轴向设置,参照图5,也可以是第一限位板109、第二限位板110、卡接件111、卡槽112的结构为多个沿着套筒的对合处轴向设置多个。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5中,右壳体102顶端可以是l型的结构,左壳体101为半圆形的壳体,且在该连接处通过螺接,且该部分是沉入地基后,依然高于地面的,与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109、第二限位板110、卡接件111、卡槽112的结构结合时,可以提供更好的整体性和锁紧强度,不影响其作为一个整体对砼桩进行箍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是和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锚固板104、第二锚固板107、插销、软杆105以及螺母的结构结合,保证护筒100的整体性不受影响。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第一锚固板104、第二锚固板107、插销、软杆105以及螺母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左壳体101是l型、右壳体102是半壳体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