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反向加载支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35349发布日期:2019-10-09 05:07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基坑反向加载支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反向加载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下建筑施工时,首先要挖掘基坑,当挖掘的基坑超过一定值时,一般需采用桩或墙进行支护,但支护时悬臂变形较大,还需采用内支撑或拉锚进行辅助支护。这种支护方法需大量的内支撑或拉锚,特别是进行大面积基坑支护时,内支撑或拉锚的工程量大,同时内支撑或拉锚的设置还会影响基坑土方的进一步挖掘。另外,内支撑或拉锚的用量也会影响到基坑的稳定性,对于长度大的基坑,需采取中间加墩、起拱等措施以限制过大的位移。另外,要保证基坑四周的稳定性,还要满足地下施工需有一定空间的要求。因此,造成施工难度大、造价高、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施工、施工成本较低且施工效率较高的基坑反向加载支护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坑反向加载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地面起向下进行竖向支护构件的施工;

s2,在所述竖向支护构件顶部远离基坑一侧、距离所述竖向支护构件1-8m处,沿基坑方向间隔向下施工多个斜向拉力装置,相邻斜向拉力装置的间距为1.5-10m,其中所述斜向拉力装置为斜向锚索、大角度锚索或抗拔桩,且斜向拉力装置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30°;

s3,在所述竖向支护构件顶部和斜向拉力装置顶部施工横向支护构件,所述横向支护构件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支护构件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斜向拉力装置铰接;

其中所述的竖向支护构件为桩构件或墙构件;

所述的横向支护构件为悬挑梁构件或板构件,横向支护构件的宽度为1-8m,设置在地面以下0~0.8h处,h为坑深。

优选的是,在所述竖向支护构件远离基坑一侧距离竖向支护构件顶部1-3m处沿基坑方向间隔向下施工多个斜向拉力装置。

所述竖向支护构件与横向支护构件的夹角为45°~135°。优选的是,竖向支护构件与横向支护构件的夹角为90°。

所述横向支护构件与浅层土坡面的夹角为90°~180°。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现有的在横向支护构件上面压载重物的方法,横向支护构件的宽度一般是5-8m,受场地条件约束,很难实现;其压载的重物一般是土或石块,体积较大,也易受场地条件约束;另外,其压载载荷大小有限,一般最大为100kn/m2。而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桩锚结构,施工方便,横向支护构件的宽度最小可以是1m,不易受空间限制,载荷最大为1000kn/m2,可以满足深大基坑的施工要求;本发明提供的载荷大小可以根据基坑的承载力的要求灵活调整,载荷大小通过调整斜向锚索、大角度锚索或抗拔桩的长度和直径来实现。

2、本发明的基坑反向加载支护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地基,特别是软土地基,当基坑的深度超过一定值时,可以减少采用或无需采用内支撑(或水平和斜向拉锚)支护,竖向支护构件的上端基本不发生位移。

3、由于减少或不采用内支撑(或水平和斜向拉锚)支护,所以便于基坑土方开挖,支护体系占用空间小、不出红线,解决了基坑周边场地狭小,水平及斜向拉锚支撑出红线问题;

4、节省了大量内支撑、拉锚等支护材料,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基坑反向加载支护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

1.竖向支护构件2.横向支护构件3.基坑顶面4.基坑底面

5.斜向拉力装置6.浅层土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的基坑反向加载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地面起向下进行竖向支护构件1的施工;

s2,在所述竖向支护构件1顶部远离基坑4一侧、距离所述竖向支护构件11-8m处,沿基坑方向间隔向下施工多个斜向拉力装置5,相邻斜向拉力装置的间距为1.5-10m,其中所述斜向拉力装置为斜向锚索、大角度锚索或抗拔桩,且斜向拉力装置与竖直方向的夹角ω为0°~30°(斜向拉力装置在垂直于竖向支护构件1的平面内,向远离竖向支护构件1的方向倾斜);

s3,在所述竖向支护构件1顶部和斜向拉力装置5顶部施工横向支护构件2,所述横向支护构件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支护构件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斜向拉力装置铰接,横向支护构件2与竖向支护构件垂直。

所述竖向支护构件1可以是桩构件或墙构件;所述横向支护构件2可以是悬挑梁构件或板构件,横向支护构件2的宽度l为1-8m,且设置在基坑顶面3以下0~0.8h处。h为坑深,即从基坑顶面3至基坑底面4的距离。

所述竖向支护构件1与横向支护构件2的夹角α为45°~135°。优选的是,竖向支护构件与横向支护构件的夹角α为90°。

横向支护构件可以设置在地面上,也可以设置在地面以下,距基坑顶面0~0.8h中的任一数值,如距基坑顶面0.1h,0.3h,0.4h,0.6h,0.7h,0.8h。

横向支护构件与浅层土坡面的夹角β为90°或120°或135°或180°。

理论上,所述斜向拉力装置不限于斜向或大角度锚索(钎)、抗拔桩等,能提供斜向拉力的所有构件均可。

本发明的方法施工方便,横向支护构件的宽度最小可以是1m,不易受空间限制,载荷最大为1000kn/m2,可以满足深大基坑的施工要求。该方法中,载荷的大小可以根据基坑的承载力要求灵活调整,载荷大小通过调整斜向锚索、大角度锚索或抗拔桩的长度和直径来实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反向加载支护方法包括:S1,从地面起向下进行竖向支护构件(1)的施工;S2,在所述竖向支护构件顶部远离基坑一侧、距离所述竖向支护构件1‑8m处,沿基坑方向间隔向下施工多个斜向拉力装置,相邻斜向拉力装置的间距为1.5‑10m,其中所述斜向拉力装置为斜向锚索、大角度锚索或抗拔桩,且斜向拉力装置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30°;S3,在所述竖向支护构件顶部和斜向拉力装置顶部施工横向支护构件,所述横向支护构件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支护构件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斜向拉力装置铰接。解决了基坑周边场地狭小、水平及斜向拉锚支撑出红线问题;同时节约了造价,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左克伟;郑文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左克伟;郑文忠
技术研发日:2019.08.05
技术公布日:2019.10.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